房價高到底是投資客/建商/房仲/媒體/政府炒上去的?還是消費者自己拱上去的?

Davidvampire wrote:
不信?! 看看這!,...(恕刪)

你講到哪裡去了?
我是指: 有人討論, 房價也是會跌的, 現在就是.

Davidvampire wrote:
如果建商或投資客有在01觀察,他們會認為,那裡是最好的標的市場? 那裡的需求者眾?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尤其是長期投資

至於做短的投資客..當然喜歡混水摸魚

willk wrote: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恕刪)


在台北,沒有捷運,日子難過(不方便)的人,越來越多!
走路約10分鐘內不會到捷運的房子,也會越來越難賣,
捷運站周邊一直上漲的態勢已經是確定的了,將來下探
的空間也會比遠離捷運的地區小很多。

即使買在郊區,即使買公寓,也要買在捷運站周邊,才能進退自如!



nicebalabala wrote:
在台北,沒有捷運,日子難過(不方便)的人,越來越多!
走路約10分鐘內不會到捷運的房子,也會越來越難賣,
捷運站周邊一直上漲的態勢已經是確定的了,將來下探
的空間也會比遠離捷運的地區小很多。
即使買在郊區,即使買公寓,也要買在捷運站周邊,才能進退自如!



偏偏在台北,有個地方沒捷運,要給他們輕軌還不要,
本來以為那邊房價10年前就該開始逐步下跌了,
可是好像也沒有,怎麼會這樣呢?

ANTARCTICA wrote:
我是指: 有人討論, 房價也是會跌的, 現在就是.



跌! 對投資而言是好事,怕的是不漲不跌,死水一灘,沒有價差,自然無利可圖,無利可圖,那來的多空討論.


這麼關心漲跌,也不證自明的說明了一件事,不動產早就脫離消費商品的定位,而是一項投資商品,


既然是投資,自然就會有損益,這就是咱們在這,汲汲營營關心價格的原因,不是嗎?


話說,會有人會天天關心,一包衛生紙,是漲是跌嗎?


最關心價格的,在資本市場中,除了股匯市,看來就是不動產了,尤其是大台北的房市.


除非那一天,全社會的共識,包括政府,投資客,建商,仲介和消費者,所有市場的參與者,有一致的認知,


不動產僅僅只是供人居住的民生必需品,這裡無利可圖,更沒有投機賺價差的空間,那時還有誰去關心房市,是漲是跌?


烏托邦存不存在?理論上說,資本主義走到最終的階段,應該就可以逹成,慢慢等吧,烏托邦降臨之前,市場的每一波漲


跌,財富不就是在你我手中,分配來,分配去,看看最終分配到誰手上的一塲大戲罷了.




jaroy wrote:
為啥??
因為政府錢是越印越多 然而土地 黃金..等
卻是固定數量

隨著教育的提升..現在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要理財
不然現金每年被通膨給吃掉一些
幾年下來...你的錢..就貶了一大段
房產會熱 金價會熱 這都是有原因的


怎麼這幾句話聽起來很耳熟阿 不就是銀行的理專或業務常拿來說嘴的嘛

多少人被這幾句話害死了 為了區區一點點的通貨膨漲 就大把大把的錢交給銀行理專或股市等等

結果咧 賠的比通貨膨脹吃掉的還多好幾十倍百倍

聽信"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 結果是"你一理財 財就離你"
lichai wrote:
偏偏在台北,有個地方沒捷運,要給他們輕軌還不要,
本來以為那邊房價10年前就該開始逐步下跌了,
可是好像也沒有,怎麼會這樣呢?...(恕刪)



他是沒跌, 但是也沒什麼漲...
別的地方都漲翻天了..他價錢幾乎沒什麼調整就算是跌了

你看那地方幾乎30-40%空店面就知道了...真的很慘..
10年前房價是內湖的2 - 2.2倍...現在已經被追到差不多了...
我也是這樣認為, 覺得貴買不下手會追不上房價, 好的地點最重要, 貴買貴賣..嗯~台北市還是比較保值吧.
lichai wrote:
偏偏在台北,有個地方...(恕刪)




你是講天母嘛? 嘻嘻~~ 天母是一個很奇怪的社區, 搬進去的人都不想出來, 有一間房的人都會想買第二間, 第三間.......
jahaw11 wrote:
打從去年把房子賣了以...(恕刪)


依自己的需求及能力買房就可以了。想太多反而沒太大幫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