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北大特區01網友幫忙推薦

我覺得不要怕社區人多
管理的好
社區人多力量大
我個人認為社區理想戶數應該在250~400戶之間,這樣不會太複雜,相對租屋的住戶也比較少,但是超過500戶就太多了~

一百多戶或者一百戶以下當然比較容易溝通,但相對要花錢的時候分母少分到的分擔額也多~
bis0815 wrote:
我覺得不要怕社區人多
管理的好
社區人多力量大(恕刪)


  我也覺得重點不是在戶數多寡,而是在管理,
  如果戶數多,但管理良善,反而是加分,
  因為人多養得起公設,而有良好的公設,反而能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例如朋友來可以招待去唱KTV,或是平日到健身房或游泳池運動等,
  有電影院的社區可以辦電影欣賞等活動,
  有圖書館的社區更棒!K書、借書都不用遠離家門。

  另一方面,戶數多,收的錢多,安檢跟維護也能做得更確實,
  例如電梯該汰換了,就可以花大錢換新電梯,
  或是請人清洗外牆,做好門面工作,
  這樣的社區反而能長久保值。

  反之,小社區假設兼之管理不善,
  就會有上述相反的缺點,
  而且,人少容易集合開會又怎樣?
  或許容易因為少數人的意見或把權,反而讓社區更加烏煙瘴氣。

  當然,這些都是假設問題,
  只是想提醒,重點應該放在管理上,
  這才是更值得花時間去打聽的。

  
重點在管理不在戶數+1


silentocean wrote:


  我也覺得重點...(恕刪)

chehwa2000 wrote:
鼎禮有四房要賣


每次經過都會特別注意一下
這社區入住率好像不高耶
不知為何??
因為買這個社區的大多不是首購族,他們可能只有例假日或回台灣時才入住。
戶數多,管理層級高,管理複雜度高,預算多

因此資訊的流通也特別不暢通,溝通也費時費力,導致人與人之間猜忌也多

這些都是戶數多的管委會要面臨的困難, 不是社區中每一戶都能夠有能力參予這種複雜的管理

因此基層的怨言必然不少, 也會導致許多聲音無法被重視

因為戶數一多,多半只能行使代議系統來管理

戶數少的建案幾乎是以直接民權的方式解決爭議, 事後翻案的機會不大!


簡單來說,以管理精神來看

大建案是以議決來決定公眾事務, 小建案幾乎是以協商來決定公眾事務,這兩者很不同,基本上效率上就大不相同

小建案的管理效率遠優於大建案

例如, 一樣的工程在小建案只要3萬,可能主委徵詢一下委員與住戶意件,就可以馬上進行施工,但是相當的工程在大建案可能須要數十萬的預算,這就不是能簡單的決定, 要召開管委會,甚至區分人權大會,要報價,要審核,要發包.....效率比較差!

還有,小建案因為事少,所以人人都有機會也有能力擔任社區管理者,這對所有住戶都很公平!

這在大建案則未必!

只是同樣的支出小建案卻不能享有大建案同等的公設享受!
Brilliant99 wrote:
戶數:
1. 100戶內
2. 至多200戶內
管理費: 不拘

HK說的有道理, 小弟現為管委會一員, 有深刻體會
曾住過只有36戶的, 結果...就是沒管理, 大多住戶為了省那小錢, 關大小公電的燈, 然後省錢不請管理員, 結果小偷猖獗, 後來受不了就搬家了

現在這個社區, 不到100戶, 大家意見就很多了, 更不用說超過100戶以上的中大型社區了
戶數少時, 協商比較容易, 大家比較容易建立感情及友誼
戶數多時, 多數決了也是有很多住戶會有小意見

而且, 戶數少的時候, 管員會成員約略6-8人, 約佔了住戶的十分之一, 管委會做的決議很有說服力
幾年下來, 等大家都做過管委會成員之後, 就更融洽了
這也是我打出戶數不超過200戶, 然後管理費"不拘"的主要原因

花快千萬或破千萬買房, 省那公電幾百塊...那是大商人的想法, 我只想快樂過生活, 每天都像星期天一樣快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