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地部分只是A7產業計畫的一部分,
並不包含A7合宜,
不用為了部分不懂A9與A7差異的人是來汙衊A7,
如果捷運近台北2站房價就有支撐,
就不會發生板橋站目前遠比前2站高許多的情況,
A7至少還要發展10年以上才有現在A9的規模,
而A7至少要20年以上才有現在A8的可能(應該是永不可能),
到時A8.9不知又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不過台地上房價已經到高原區了,
大家咬來咬去很糟糕,也很無謂,
房價已經高漲的區域去和待開發的區域打嘴砲,
不是很無意義嗎?
適當穩定的房價才是好的,
甚至於低一些也無妨,
如果人口沒有持續大量移入,
任何地方空談房價到頭來都是一個廢,
A7的人口移入,
到最後還是林口台地發展的推手,
長期是互利的事,
就心平氣和吧.
林口台地不含龜山鄉,光林口重劃區實際移入人口數已有23000人,
以每戶人口3人計算,可消耗約7600戶的待售量。
待捷運通,人口移入速度恐怕只會更快。
何以故?要買新房、要買便宜只能到外圍重劃區。
塭仔圳重劃區:目前進度大概還要五年才有辦法大量供給。
淡海重劃區:交通建設落後。
北大重劃區:軌道運輸不如林口,國一比國三近市中心。
其他近市中心重劃區不是非平民能負擔就是進度緩慢或是供給量小。
是以待機場捷運通,我看好林口人口增加數量會明顯超過北大(近五年林口小勝北大)。
而在未來幾年可預見的低利環境下,
除非有像金融風暴的經濟危機或天災人禍,否則房價至多就是緩跌而已。
以往市中心的抗跌能力遠勝於市郊重劃區,
但這種情形在軌道運輸建設落成以及重劃區優勢與實質人口移入等因素支撐下,
兩者抗跌能力的差距當不會像十幾廿年前如此明顯。
HI,BABY
pds1 wrote:
以往市中心的抗跌能力遠勝於市郊重劃區,
這抗跌是不會變的!
不會因為接近機場價值比較高
香港紐約上海......全世界都是這樣,
所以接近機場不是增值點, 沒有加分, 多數還是減分
接近機場是建商喊出來的口號
否則10多年前林口南崁的房價早就應該高了
會不會因為有捷運加分, 會!?
但是哪個地方沒有捷運?
台北市你就算住在離捷運站遠點的地方, 走個10多分鐘也會遇到一個
應該是沒捷運減分
今天, 要結構性的改變抗跌性, 不是看人口移入, 是看這些移入人口在哪裡上班
這些人若是因為市區買不到房子, 或是市區買不到大的房子, 就會犧牲交通往郊區般
當房價下跌時, 市區與郊區的差價會拉近, 就會讓郊區的人想辦法搬進市區
所以郊區就會跌比較多, 市區會抗跌, 這從沒變過
紐約, 東京, 倫敦, 上一波的台北....,我從沒看過例外
除非這些移入人口都在當地或桃園上班
我家自己在林口買過兩棟房, 一個是台北新都, 一個忘了名字
氣候問題我就不多說了, 居民很清楚
上一波台北還沒跌, 林口就已經跌1成了, 最後短短1年跌近3成
公共建設造成房價上揚, 自己要去評估是否已經完全反應
郊區房子比較不具抗跌性, 大家要有這個認知
相對的, 房價漲升到末段, 都是在漲郊區, 因為市區價格已經炒上不去了
如果認為自住沒差, 就選自己要的
如果你是很在乎房價的, 我的建議, 還是要買在林口捷運站附近
屆時下跌時, 也會較有抗跌性
與上面同樣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