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會不會覺得,台北縣市的房價這幾年漲的真是誇張

怎麼說呢?
有能力買房子的人不會只買一間
一間自住一間投資
自助的不談
投資一間不大的30坪算500萬好了
以後跌價時賣掉賠了100萬好了
但同時更大坪數的45坪可能跌200萬了(房子越大跌越深)

所以在跌價時
屋主賣掉投資的房子換更大的房子投資
並不會更吃力 反而有小賺

如果漲價呢???
當然賣掉投資的房子 然後....落袋為安
收手等跌價實再進場

所以 買房子要先看有沒有能力負擔
如果有能力負擔
買第一間自住沒有所謂大賺大賠
重點在第二間可以伸縮的投資屋

ps房價和租金沒有1000萬比1萬5那麼誇張
我在北縣某重劃區的一間出租屋換算起來1000萬可收2萬8
對阿, 真羨慕同事住台北的, 一樣的薪水, 他花的瀟灑, 我卻斤斤計較, 常常跟著別人喊敗家, 又常常縮手, 被笑都只是喊喊而已, 我想我只是有個無形的壓力在吧. 覺得不需要的話, 想一想還是就省了吧.

一個住台北家裡的和一個外地需要買房過活的, 人生的消費至少相差一千萬. 很多不食人間煙火的言論, 就是這樣出現的.

雖然目前單身, 但不見得我就不需要準備未來的資金吧, 常常有很奇怪的邏輯出現來調侃, 什麼單身錢花得少.

另外一種言論也是奇怪無比, 第一棟房子買就對了, 管他是否在高檔, 沒有賺賠的問題. 這差多了吧, 二年前, 八百萬的房子, 現在賣一千多萬, 平均都要多花個幾百萬, 不管新屋還是二手屋, 這對真的需要用房貸的人來說真的沒差嗎?!

手上有房子的和手上沒房子的, 立場真的差很多.

小弟相信, 感覺房價漲很急很多的受害者, 應該就是六年級生吧. 人生剛穩定, 就又被打回原形. 恭喜前幾年有上車的人, 真是有遠見...

至少不用跟我們這些 losers 在這裡抱怨, 旁邊看笑話就好.
我也是外地人買房在台北
辛辛苦苦才買到第二間
一起加油
共勉之


guanminhong wrote:
第一棟房子買就對了, 管他是否在高檔, 沒有賺賠的問題


我覺得這是對的

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是要買負擔的起的房子

如果你要買人生的第一棟房子

千萬不要買超過你年收入五倍的房子

否則你就等著當屋奴了
年薪五倍買第一間房?
小弟認為這樣太低沽台北房價 也低估還款能力
我記得我第一次買房子時
是年薪的6.5倍買的
還款不會吃緊(自備款約2成)


試問大家假設年薪70萬 會看上350萬的房子嗎??
應該都會上看450萬吧(指大台北地區)
買房子真的抗漲!!!

因為你現在不買 以後還是要買!!反而用更高的成本買!!

現在買了 以後賣 那你就賺到漲的錢!!因為 好區域的房子 土地少 房子會不停的漲呦!!!
A33不錯唷!!
房價會漲除了上述原因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就是"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
有了錢~總是要買個房才算"有錢" M型社會的一端仍然持續消費(ex 豪宅市場的價量上揚)

加上台灣的投資管道(或資訊)不如國外發達
目前投資報酬率(較)佳+安全性(較)高的標的

除了房地產還有什麼???
所以一窩瘋的人投入房地市場

不停的在哪~循環啊循環!!!

市場論供需==>沒錯
但房市的需可不只是"需求"(住)而已 供需失調==>不可片面斷之

如果加上(投資需求)以及全球性的原物料上漲(成本因素提高)
那麼短期房市仍然可期


guanminhong wrote:
第一棟房子買就對了, 管他是否在高檔, 沒有賺賠的問題

好笑伯二代 wrote:
我覺得這是對的...(恕刪)

我也認為這是對的

一來房價長期來說大多是看漲的
現在不買以後再買通常會更貴
當然相對高點有必要避一下
期待短期內的低波段就可以進場
要等到大跌真的很難

二來
若不是住在家裡自有的房子
而是需要租屋的話
等待房價下跌的期間而延遲買屋所多付出的租金
絕對更不划算

人生中的第一間房
當需求出現、付得起頭期跟裝潢
以及收入足以負擔之後的貸款時
盡早下手吧
貸款也會是早點進場早點解脫
"台北縣市的房價這幾年漲的真是誇張"...

民國6x年...民國7x年...民國8x年...我都聽長輩邊嘆氣說過同樣的話.
這個版開了, 應該主要是要能知道更透明的資訊, 才有其價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