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400萬以上者新北市住宅貸款分布_2009-2021

Deso大大的建議

我再增加年收入60-200萬,200萬-400萬,400萬以上3個部分來比對其中的差異。

https://changweite369.blogspot.com/2021/11/2009-2021.html







根據3張圖表各區在圖表位置中的差異,
林口區在新北市中為年收入60-200萬者最受喜愛的地區。
年收入400萬以上者把板橋區的鑑估值拉到最右側。淡水區也拉高其鑑估值。

之前說的林口區是舊市區替代首選應該也沒有錯啦。
有任何錯誤或建議請告訴我,謝啦。
站在統計的角度來看
多維度通常比較難解釋

以上面第三張圖表來看
1.若是我們固定在相同的建物面積下,假設看200-220平方公尺,可以發現新店、板橋是最高價
2.若是固定在鑑估值,假設是24000-30000,則林口相對的面積最大

這代表什麼?
代表想要大坪數的人在相同的薪資水準下,就只能往外圍區域走,不管是哪種薪資水準都一樣
而外圍選擇有林口、三峽、淡水等地,為什麼林口總價偏高的案件較多,這可能跟開發的產品型態有關

林口:價格帶款,小坪數到大坪數一應具全,且訴求造鎮、未來長期發展等,大坪數廣告打的大,在台北常常看到廣告看板,自然會吸引想要大坪數的人過去

三峽:以大學城為主要訴求 ,多半是小家庭需求,喜歡好的居住環境,文教氣氛,因此規劃上坪數多半沒這麼誇張的大,總價當然較低

淡水:更不用說,除了部分景觀宅有機會賣高總價給有錢人外(這也是為什麼高價品略高於三峽),基本上產品就是訴求低總價,那都沒產品了,鑑價資料怎麼可能會出現高價

結論是,林口是不是首選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基本上林口對於收入看起來沒有很大的差異,反倒是反應他提供各類型的產品比較完整

至於一般所得的人,則是除了林口外,還有很多低單價或低總價的替代選擇

以上淺見分享😁😁
真的很沒意義

數據分析要細分,你的細分方式有問題,顆粒太大

而且為什麼是抓200~400?,為什麼不是其他抓法,有沒有符合實情的原因?

然後這些數字跟換屋喜歡區域又有什麼真實關係?

還是你以為數字看起來有關係就是有關係?

有問題的地方太多了,講不完

我的工作就是做數據分析的,看到你抓的數字跟解讀我也只能搖頭
SHTM wrote:
以上面第三張圖表來看
1.若是我們固定在相同的建物面積下,假設看200-220平方公尺,可以發現新店、板橋是最高價
2.若是固定在鑑估值,假設是24000-30000,則林口相對的面積最大

這代表什麼?
代表想要大坪數的人在相同的薪資水準下,就只能往外圍區域走,不管是哪種薪資水準都一樣
而外圍選擇有林口、三峽、淡水等地,為什麼林口總價偏高的案件較多,這可能跟開發的產品型態有關

林口:價格帶款,小坪數到大坪數一應具全,且訴求造鎮、未來長期發展等,大坪數廣告打的大,在台北常常看到廣告看板,自然會吸引想要大坪數的人過去

三峽:以大學城為主要訴求 ,多半是小家庭需求,喜歡好的居住環境,文教氣氛,因此規劃上坪數多半沒這麼誇張的大,總價當然較低

淡水:更不用說,除了部分景觀宅有機會賣高總價給有錢人外(這也是為什麼高價品略高於三峽),基本上產品就是訴求低總價,那都沒產品了,鑑價資料怎麼可能會出現高價

結論是,林口是不是首選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基本上林口對於收入看起來沒有很大的差異,反倒是反應他提供各類型的產品比較完整

至於一般所得的人,則是除了林口外,還有很多低單價或低總價的替代選擇

言之有物,雖然多維度比較難解釋,但還是瞧得出端倪

  1. 林口確實是大坪數愛好者的首選,全台購屋坪數最大「林口」,這在兩年前就有這樣的新聞報導,這跟產品規畫有關,但也跟家庭人口數,平均年齡有關,林口也是新北最年輕的區,林口是育兒的天堂,小孩多平均年齡自然年輕,小孩多坪數需求當然比較大!
  2. 林口的鑑估值不論在哪個收入區間都是偏高的,鑑估值高,自然能貸的金額就高,所以新北房貸金額最高竟在林口
  3. 這些當然都不能證明林口的收入跟其他區有沒有很大的差異,只能說林口人選擇了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與更天寬地闊的生活!
    但,要看收入不就有現成的統計嗎? 林口的家戶收入位居新北第一不是已經好幾年了?
    而且這趨勢看來會持續擴大,不信? 那就再看幾年囉!

SHTM wrote:
站在統計的角度來看多(恕刪)


北大特區還要注意一點
純權狀50坪以上大坪數的建案多半在樹林段
(中悅維也納/彼德堡/大北大/紫京城/新北大/遠雄翡冷翠/碧蓮天)
三峽段就比較少
(台北大/23行館/永裕居學勤路)
也因此在高總價住宅鑑價上
很多都算在樹林這邊
相同狀況也出現在林口龜山
大坪數很高比例都落在林口段
若把三峽+樹林和淡水相比
淡水的高總價還是比較多 因為有紅樹林 小坪頂豪宅
但是淡海新市鎮就比較少
其他區域比較意外的是三重
還可以在平均總價排到第五
壓過中永和
航向未來 wrote:
言之有物,雖然多維度比較難解釋,但還是瞧得出端倪

林口確實是大坪數愛好者的首選,全台購屋坪數最大「林口」,這在兩年前就有這樣的新聞報導,這跟產品規畫有關,但也跟家庭人口數,平均年齡有關,林口也是新北最年輕的區,林口是育兒的天堂,小孩多平均年齡自然年輕,小孩多坪數需求當然比較大!
林口的鑑估值不論在哪個收入區間都是偏高的,鑑估值高,自然能貸的金額就高,所以新北房貸金額最高竟在林口
這些當然都不能證明林口的收入跟其他區有沒有很大的差異,只能說林口人選擇了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與更天寬地闊的生活!
但,要看收入不就有現成的統計嗎? 林口的家戶收入位居新北第一不是已經好幾年了?
而且這趨勢看來會持續擴大,不信? 那就再看幾年囉!


林口2009年-2021年
人口移入了近5萬人
但年收400萬以上的購屋人數
居然連新北前三名都排不進去
說明了林口家戶收入第一
主因是因為發展緩慢
沒有其他區早期因為負擔不起台北市房價的居民
大量移入周遭的衛星城市
拉低了所得




航向未來 wrote:
言之有物,雖然多維度比較難解釋,但還是瞧得出端倪

林口確實是大坪數愛好者的首選,全台購屋坪數最大「林口」,這在兩年前就有這樣的新聞報導,這跟產品規畫有關,但也跟家庭人口數,平均年齡有關,林口也是新北最年輕的區,林口是育兒的天堂,小孩多平均年齡自然年輕,小孩多坪數需求當然比較大!
林口的鑑估值不論在哪個收入區間都是偏高的,鑑估值高,自然能貸的金額就高,所以新北房貸金額最高竟在林口
這些當然都不能證明林口的收入跟其他區有沒有很大的差異,只能說林口人選擇了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與更天寬地闊的生活!
但,要看收入不就有現成的統計嗎? 林口的家戶收入位居新北第一不是已經好幾年了?
而且這趨勢看來會持續擴大,不信? 那就再看幾年囉!


新北鑑估價
林口只有在60萬-200萬這區間最高
因為林口不像其他區域
有大量的公寓和套房產品來拉低貸款金額


如果將產品條件設定在"電梯大廈"
買林口就算換到了較大的坪數
(平均比新北一二環 大了十多坪)
但鑑估價值
林口連前六名都排不進去


下面這一篇8樓之後, 早就說過了!
( ↓ ↓ ↓)


買氣太旺 新北房貸金額最高竟在林口
johngaliano
這就是我在六樓的意思,有些人根本沒具備判讀資料的能力
krissijr wrote:
林口2009年-20...(恕刪)


非常同意

其實不知道這個所得資訊的意義在哪,因為平均所得高,所以林口就變成是首選?這還真夠奇怪,這樣的結果某種程度是政策造成的

當時政府就是要紓解都會中心高房價,要持續提供住房不易,只能往外找,當然林口是最佳區域,台地平坦,沒什麼發展,土地重劃容易,因此就開始造鎮,自然會吸引中產階級進駐,加上當地人口少,一下就拉高平均所得,so what?
我的同事會往林口去的,多是因為有較多兒女或有跟父母同住需求,需要較大的居住空間,除此之外,絕大部分都是選擇第一環,但這些資訊很容易就被過往的原居民所稀釋(所得方面),因此還是回歸那句話,需求牽動選擇,跟這個區是否吸引較高的所得無關

如果要比,就把新北市重劃區全部攤出來看,會發現重劃區的所得都相對高,因為新房多較能夠過濾雜訊 

SHTM wrote:
我的同事會往林口去的,多是因為有較多兒女或有跟父母同住需求,需要較大的居住空間,除此之外,絕大部分都是選擇第一環,但這些資訊很容易就被過往的原居民所稀釋(所得方面)
你的同事,這樣看來就是bios,
就像長庚的醫師說:我的同事會去住台北的,多是因為另一半在台北工作,除此之外,絕大部分都是選擇住林口附近
就像竹科的工程師說:我的同事會去住台北的,多是因為還要照顧不願意搬離台北的家人,除此之外,絕大部分都是選擇在竹北或新竹

沒錯,你的bios以前可能代表比較大的需求,因為你應該在台北工作,而台北提供了最多的就業機會,但,世界正在改變!
WFH成永久趨勢?曼哈頓調查:僅28%勞工重返辦公室
WFH後遺症?美國掀起大離職潮 2021-10-19 11:58 聯合新聞網 / Cheers
覆水難收的遠端工作:史無前例的員工抗拒潮
節錄重點
美國經過疫情的洗禮,愈來愈多人選擇離開辦公室,選擇在家工作,就算不能一周5天在家,也更多人選擇混合式的工作,也因此超過三分之一受訪雇主預計,曼哈頓的商辦空間需求將在未來五年內下降,13%雇主預料旗下紐約人力將會減少。
Partnership for New York City總裁兼執行長Kathryn Wylde表示,遠距工作型態在後疫情時代留存,「關於維持紐約工作崗位和辦公室一事,將面臨長久性的重新考量」。
當前紐約市辦公室空置率達18.6%,創下30年來新高。根據紐約州主計長Thomas DiNapoli近期發布的一分報告,紐約商業地產的總價值大跌286億美元或16.6%,可能使紐約市本財政年度減少高達17億美元的房地產稅收。

再加上線上購物興起,元宇宙等概念發酵,疫情衝擊下已經對房地產趨勢產生了不同以往的變化
人們不用再每天往市中心擠,因此房地產不再是台北市唯我獨尊,所謂的第一環就是以台北市為中心的概念,但
舊金山灣區房市 出現「甜甜圈效應」
混合式工作令美國大城市房市出現甜甜圈效應
選擇搬到郊區享受更好的環境的人會愈來愈多

SHTM wrote:
如果要比,就把新北市重劃區全部攤出來看,會發現重劃區的所得都相對高,因為新房多較能夠過濾雜訊
所以你同意重畫區所得相對高? 是因為如果經濟能力允許,多數人還是選擇買新房? 還是因為愈來愈多人喜歡重劃區的整齊街道與環境?
不管是哪一個原因? 林口擁有最大片的重畫區,最一致最整齊的街廓,當然所得高的人愛住哪都行,如果不用上班在家操盤就能日進斗金,要住金山萬里,要住淡水好山好水都行,但當前的趨勢,造就了這樣的結果,林口的收入會持續在新北第一,而且差距還會拉大
就等時間證明了!
航向未來 wrote:
沒錯,你的bios以前可能代表比較大的需求,因為你應該在台北工作,而台北提供了最多的就業機會,但,世界正在改變!
WFH成永久趨勢?曼哈頓調查:僅28%勞工重返辦公室
WFH後遺症?美國掀起大離職潮 2021-10-19 11:58 聯合新聞網 / Cheers
覆水難收的遠端工作:史無前例的員工抗拒潮
節錄重點
美國經過疫情的洗禮,愈來愈多人選擇離開辦公室,選擇在家工作,就算不能一周5天在家,也更多人選擇混合式的工作,也因此超過三分之一受訪雇主預計,曼哈頓的商辦空間需求將在未來五年內下降,13%雇主預料旗下紐約人力將會減少。
Partnership for New York City總裁兼執行長Kathryn Wylde表示,遠距工作型態在後疫情時代留存,「關於維持紐約工作崗位和辦公室一事,將面臨長久性的重新考量」。
當前紐約市辦公室空置率達18.6%,創下30年來新高。根據紐約州主計長Thomas DiNapoli近期發布的一分報告,紐約商業地產的總價值大跌286億美元或16.6%,可能使紐約市本財政年度減少高達17億美元的房地產稅收。

再加上線上購物興起,元宇宙等概念發酵,疫情衝擊下已經對房地產趨勢產生了不同以往的變化



你舉的例子根本沒在台灣(台北)發生!



超越東京!台北市辦公室空置率2.7% 躍全球主要城市前段班

仲量聯行統計全球主要城市辦公室市場,多數城市辦公室市場受到疫情衝擊,但台北今年第3季淨有效租金漲幅比上季成長1.1%,空置率亦維持在低檔2.7%,在普遍衰退的全球市場中,表現優異。



供不應求 北市辦公空置率僅1.74% 創統計新低

北市辦公室空置率僅1.74%,為歷年新低。根據商仲業者調查,北市7大辦公室商圈中,便高達6個空置率不到2%,顯見此波辦公室租賃需求相當強勁。
krissijr wrote:
你舉的例子根本沒在台灣(台北)發生!
超越東京!台北市辦公室空置率2.7% 躍全球主要城市前段班


只有台北市辦公室空置率這件事沒有發生
人口往新北往桃園移動不是一直在發生嗎
台北甚至是六都唯一家戶數減少的地方

至於為什麼台北市辦公室空置率提高沒有發生
你的連結不就說了,敦北商圈內多數商辦大樓已見老舊,甚至轉型成豪宅案


因為台北的房價高得嚇人,建商把辦公室改建成豪宅比較賺啊!
但豪宅市場是不是永遠這麼樂觀呢?
台灣近期的豪宅案很多都是賠售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