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會說話~

附上近十年新北市(台北縣)各行政區的人口變化,
不知道是過於飽和?房價太高?還是其他地方更有引吸力?
近五年整個新北市人口增加了3.96%,
中和人口只成長了0.96%,永和更是神奇的負成長!




http://dl.dropbox.com/u/75373056/NewTaipei2012.gif
sunhome1220 wrote:
中和人口只成長了0.96%,永和更是神奇的負成長!


有時候也要參考一下絕對數字
中和40萬人口的0.96$是4000人
新北29區人口最少的平溪區 也才5000人而已= =
再加上永和20萬人口 地小人稠
雙和60萬人口聚集在這裡
真得是好擠 好亂 好好玩!
以現階段來的永和人,小幅度的負成長是件好事
畢竟已經升格新北市,不再是永和市,而是永和區~人數多寡不會影響分配款,還可以少點擁擠

sunhome1220 wrote:
數字會說話~附上近十...(恕刪)


大大不認為新北市應該流出人口嗎?

還用流入人口來表示吸引力

應該還是有其他指標來代表"吸引力"的啦
以立法委員的選區而言,中和有部分的里(都是秀字開頭的像是秀山、秀明、秀景等等,稱為秀安區),已經是和永和劃在同一個選區,如果以後行政區域調整也是照著立委選區調整,那中永和的特性就會各自發展起來,不像現在兩區被通稱為中永和。
像是秀朗橋中和這一端,一直都是中和,但是我遇過許多人,甚至連計程車司機,都認為秀朗橋一端是新店另一端是永和。
目前四號公園、秀山公園、秀山國小都屬於中和,但是永和人使用比較多,如果被劃進去永和,也比較合理。像是秀山國小把圍牆拆除,並讓出部分校地改成綠帶,是個增加綠地的作法,如果秀朗國小也這麼做,那空間品質就會提升。
四號公園、秀山公園讓給永和,甚至秀字頭的里全部劃給永和,秀朗橋到福和橋的高灘地也都給永和,甚至連憲兵隊旁的尖山也都給永和,這樣對中和而言並沒什麼損失,中和多的是可以變更成綠地的地方。
再則,如果瓦窯溝能夠全面整頓,砸錢把瓦窯溝兩側的土地都徵收綠化,那中永和又不一樣了。
kpchao wrote:
您誤會了,我貼那張公文,只是讓大家知道一下運動中心的進度,不是說這個運動中心對豫溪街有什麼影響。


呵呵 我還以為您的意思是指 這個運動中心建了 是代表政府多大的恩澤 請永和知足 別再要綠地了

kpchao wrote:
豫溪街要大幅度的改變,可能比文林苑要善了還要難上一千倍,我只能說您的構想很好,但是沒人會買帳。拆掉這麼多戶相對高房價的房屋,要他們遷到相對低房價,生活機能較差的地區,大家不跟你拼命才怪。您如果以這個當政見出馬競選縣議員甚至市長,應該是選不上。


南勢角由於交通擁擠 及缺乏綠地 除了近捷運站的第一圈 房價上遜於永和
不過待興南路一段與安樂路拓寬 並開闢10公頃的大公園以後
不但交通會變很方便 且增加生活空間 在新社區導入後
由於有鄰近的竹林中學與華夏技術學院大量學生的消費支撐
相信會有很多店家進駐 形塑優質商圈
事實上 生活採買機能並非是支撐房價的唯一要素
內湖的新建案 由於有公園綠地的生活空間 房價硬是站上百萬
興南路二段那邊 離台北市區、新店、板橋都不遠 到夜市也很近 相信會比內湖更方便 卻比永和有更多生活空間

kpchao wrote:
現實一點看,永和已經飽和的人口,仍以極緩慢的速度成長。以目前政府的能力與百姓安於現狀來看,要紓解永和的擁擠談何容易。除了透過老舊住宅翻新改建向上發展拉開棟距,別無他法。


事實上 永和近年來的人口一直在流失 商圈也逐漸沒落 頂溪美食館倒閉算是指標
商業其實是往仁愛特區轉移的 包括中正路的日系Best電器搬到永貞路
許多屋主搬走後房子賣不掉 只好隔間租給沒什麼錢付房租的學生

真正人口成長的是中和 有興趣的話 可以查查看歷年的戶政事務所的統計資料
永和區 101年3月 232,428
100年3月 234,203
99年3月 236,824
98年3月 237,229
97年3月 236,927

中和區 101年3月 414,975
100年3月 413,896
99年3月 414,849
98年3月 412,784
97年3月 409,846

永和5年內人口減少了4,499人 中和5年內增加了5,129人
總計 雙和這幾年人口仍微幅增加 不過 是中和在增加 不是永和喔~

但人口減少對永和算是好事 然而減少的戶籍人口 卻變成了新貧分租屋客的進駐
並沒有因此增加生活空間
如果要有效提升永和的生活品質 仍然需要政府大刀闊斧的公園建設
但...先不論永和 我倒是覺得 把中和興南路拓寬更重要
nicemanpower wrote:
永和5年內人口減少了4,499人 中和5年內增加了5,129人
總計 雙和這幾年人口仍微幅增加 不過 是中和在增加 不是永和喔~

以近十年來看,永和人口是微幅成長,從99年才開始負成長。人口的流動,還是把時間拉長一點來看比較好。而且人口密度超高的永和,人口減少是好消息說。

你說的商圈逐漸沒落的現像,其實已經持續很多年了,我的觀察應該與近十幾年來大賣場與網購的興起有很大的關係。一樓店面再也不是票房保證!越來越多新建案的一樓店面乏人問津,不光是永和而已。
kpchao wrote:
你說的商圈逐漸沒落的現像,其實已經持續很多年了,我的觀察應該與近十幾年來大賣場與網購的興起有很大的關係。一樓店面再也不是票房保證!越來越多新建案的一樓店面乏人問津,不光是永和而已。


事實上 除了往仁愛特區移動
也往四號公園移動
永安商圈這幾年的一樓店面發展極為強勢
中型賣場有家樂福便利購、全聯、勝利生活百貨
3C有燦坤、全國電子
藥妝店有屈臣氏、MOMO、康是美
速食店有摩斯、麥當勞、subway
運動用品有萬岳
服飾有Bossini、Hen Ten、KUDA...等
許多人逛公園之餘 順便帶著開朗的心情逛街
或是逛完街後 在公園散步一下再回家

沒有公園的商圈 既不好約 也不好逛
總是少了點休閒的氣氛

台北市的幾個大型商圈
都有這樣的生活空間
讓人在東區採購後 也能夠在附近的綠帶步道休息一下喘口氣 而感到愉快

中永和也必須朝這個方向規劃 那些店面才能持續吸引人來逛~
您列舉的那些店家,在竹林商圈都找得到
永和第六家,頂溪商圈第五家全聯才剛在網溪國小旁開幕,主打採買方便性而非休憩購物
摩斯麥當勞星巴客早就存在這個商圈很久,竹林麥當勞也翻修了一次
不知頂溪麥當勞何時要整修?因為整修後重開幕都會送小玩具,我家小孩可期待的咧~
至於小七跟全家,我覺得氾濫到可怕...

至於綠地,我覺得很需要,但綠地與採購不見得是絕對相關的
以阿桑角度來說,光是一個人帶著二隻小動物,玩了三四個小時後我只想買個便當回家躺平著吃
大量採買時非常需要"把把"這種駝獸,可以把小孩跟戰利品丟給他顧,我努力的買買買買買...

對於綠地,我是期待又害怕
光是前來休閒的人潮所帶來的吵雜,對於公園週遭的住民來說不見得是好事
公園是24H開放,無論是半夜3點或是清早5點,你不能阻止他人前來活動(比住學校旁邊還慘)
大新公園晚上9點後還有小孩跑跳(爸媽白天上班,只有晚上有親子時間),情侶摸摸茶常上演18禁
四號公園假日常舉辦各種活動,多少會被吵到(更別提滿地狗屎+亂騎腳踏車的問題)

要我買,我會挑隔二條巷道,有公園之便,無公園之吵雜,而且房價也不會太貴
對商家來說,人潮等於錢潮;對住民來說,太興盛的商業反而會妨礙居家安寧與品質(師大夜市就是)


ps.
店面沒人租,除了人潮,還有房租價格的問題

zzzchen wrote:
您列舉的那些店家,在...(恕刪)


永和的方便就是要做甚麼幾乎都走路就可以辦到,全聯已經快跟超商一樣多了,到處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