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房打到真正住屋需求小老百姓

是啊
如果選前可以通過這項法案
我一定也投老馬一票
反之
如果是要我等到選後
那就選選別的囉
如果買方能自主性覺醒
房市就不會前仆後繼的換手給拱上來
是趨勢還是麻痺
是誰在賣屋?
這些年來賣屋的人有多少等著想回補
又是誰在買屋?
這些年來買屋的人,有多少根本不拿出來賣
壓根兒只想等著賣大陸人士
現在會拿出來賣的就只有短線投機客而巳
政策一打,反而有助市場量縮價穩
把短線投機客趕出場
有錢的台商繼續吃貨
台灣太小了,台北市更小,夠賣嗎?









WASABI1971 wrote:
各位投資客們,不用再裝一般平民購屋者了,會痛要說,別人才能給你秀秀....

如果會通過,也不是你在這邊喊喊不公平就有用,年沒有天天在過的,

台灣史上僅此一次的房地產大景氣,也許差不多已走到頂了,

趕快找個正途來做吧!
...(恕刪)


大大這篇真的很寫實

不過我要替這些投資客們說點公道話

台灣史上也只剩下這一波房地產大景氣了,你要叫他們不趕快從這中間撈點好處,那真的是很難阿!


我鼓勵投資客們繼續持有手上的物件兩年以上,不過無法保證兩年後的景氣會變成如何,也無法保證這中間會升息幾趴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我最近在永和租了間三房的電梯華廈, 年租金 20 萬, 如果用買的, 900 萬還不知房東賣不賣,
因為附近已經不少開價破千的房子.

有住屋需求的小老百姓,我覺得當下租房子很划算啊, 租金跟著漲上去的機會不大, 又不必擔心屋子有問題或是有惡鄰居, 真的碰上了, 換房東就成了.

政府課稅後如果投資客改賣為租, 市場上會釋出更多好房子給大家租, 何必要買呢?

道格吐司 wrote:
過去幾年換屋賺錢的要...(恕刪)


我年薪80萬 卻住在大安區4000萬的房子 政府奈我何 因為金融風暴我敢下場用600萬現金承接人家的斷頭戶 有誰敢?富貴險中求 股票去年賺八位數一毛稅都不用交(但有捐款六位數)~~不敢的不要一天怨天尤人 社會很公平 也是合法的賭場 要安穩的去當公務員 要發財的去當電子業老闆 輸贏自負 準備好現金 機會來了絕不放過 穩中求贏 這才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其他的真的是天命

mathis wrote:
我最近在永和租了間三房的電梯華廈, 年租金 20 萬, 如果用買的, 900 萬還不知房東賣不賣,
因為附近已經不少開價破千的房子.(恕刪)


900萬售價成交的話, 算成售價/ 月租金比例約為 540. 淨年報酬約為1.50% (扣掉地價稅房屋稅加空置10%).....

銀行資金成本約2%, 真的看不懂租金報酬比資金成本低(負報酬), 售價/月租金比例差不多是世界最高, 但是一般看法都認為會再創新高....完全沒辦法用舊的方法衡量現在房價......我落五了.....

kenlun wrote:
政府課重稅打擊投機客...(恕刪)


傻子!會現在想買房子的都是預期房價還是會漲的!

但政府讓你現在無法買五~十年後你搞不好還會感謝政府勒
什麼時候投機客會考慮死老百姓的權利了?

imhung wrote:
什麼時候投機客會考慮死老百姓的權利了?


當死老百姓
會為投機客的權利著想時
投機客就會為死老百姓著想了

台灣房地產自有率高達八成以上
打房打到那八成了人
只爽到不到兩成

只是那八成大部分暗自竊喜不會說出來
但那一成多卻唉唉叫

我雖然不是投機客
但卻認為人家合法的炒作
不應該被汙名化
畢竟她不賺別人會去賺
這事上只要有合法賺錢的
誰不想去賺
人家也是冒著風險的
當初可以幾乎全額貸款
有眼光的先進場
現在只能貸六成
房價要跌四成才會影響到金融體系

另外
就國際角度來看
1.台北真的太小
菁華區就這麼一丁點
一有短期需求
真的會炒翻天
2.台灣太小
只有單一都心
不像國外都有好幾個大城市

資金集中化的結果就這樣
不過總有一天落幕
不用急於一時
就看誰的眼光精準
看準的人夾去配


singerfeng wrote:
我年薪80萬 卻住在大安區4000萬的房子 政府奈我何 因為金融風暴我敢下場用600萬現金承接人家的斷頭戶 有誰敢?富貴險中求 股票去年賺八位數一毛稅都不用交(但有捐款六位數)~~不敢的不要一天怨天尤人 社會很公平 也是合法的賭場 要安穩的去當公務員 要發財的去當電子業老闆 輸贏自負 準備好現金 機會來了絕不放過 穩中求贏 這才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其他的真的是天命


所以對持有房地產2年內交易就需要課奢侈稅, 簡直就是一種民粹式強暴, 為何持有2年以上的所有權人就不是資本利得? 要, 就全課, 而且要逐年課稅來當成區域公共建設, 教育文化社福..等等經費來源, 像是台北捷運, 捷運創造區域屋主房價上漲, 那麼這捷運部份經費是不是理應由區域資產持有者來負擔呢? 或許有些人會講捷運又不是只有當地人才有使用, 但這些人有否想過為何去日本東京搭捷運, 日本政府怎不向這些外國人課稅呢?

因此我比較贊成用市價來逐年課徵1~2%房地稅來充實地方與中央財源, 像你有市價4000萬房子, 每年課2%稅金, 就是年繳80萬稅金, 你年薪80萬, 繳不起今年度2%房地稅, 就代表你不該住這個區域, 所以就算有祖產, 若沒工作, 存款又不足, 照樣要離開這區域 !!

至於2%是否合理, 這可以調整, 目前真正問題在公告現值無法反應市價, 無法反應的原因在於沒有市價登記制度, 這個制度根本就不需要立院通過, 行政單位就可以施行, 這在去年就已經討論過, 但在施行前一日, 業者找吳先生後就喊停了, 現在又搞出一個以市價課徵奢侈稅的政策, 這擺明是一種政治語言, 一方面是為了選舉, 二方面是試圖影響交易市場心理, 若真有心要打房, 去年早就可以做了..

這種污名化恐嚇式政策, 影響其實是蠻短暫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