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hung wrote:
什麼時候投機客會考慮死老百姓的權利了?
當死老百姓
會為投機客的權利著想時
投機客就會為死老百姓著想了
台灣房地產自有率高達八成以上
打房打到那八成了人
只爽到不到兩成
只是那八成大部分暗自竊喜不會說出來
但那一成多卻唉唉叫
我雖然不是投機客
但卻認為人家合法的炒作
不應該被汙名化
畢竟她不賺別人會去賺
這事上只要有合法賺錢的
誰不想去賺
人家也是冒著風險的
當初可以幾乎全額貸款
有眼光的先進場
現在只能貸六成
房價要跌四成才會影響到金融體系
另外
就國際角度來看
1.台北真的太小
菁華區就這麼一丁點
一有短期需求
真的會炒翻天
2.台灣太小
只有單一都心
不像國外都有好幾個大城市
資金集中化的結果就這樣
不過總有一天落幕
不用急於一時
就看誰的眼光精準
看準的人夾去配
singerfeng wrote:
我年薪80萬 卻住在大安區4000萬的房子 政府奈我何 因為金融風暴我敢下場用600萬現金承接人家的斷頭戶 有誰敢?富貴險中求 股票去年賺八位數一毛稅都不用交(但有捐款六位數)~~不敢的不要一天怨天尤人 社會很公平 也是合法的賭場 要安穩的去當公務員 要發財的去當電子業老闆 輸贏自負 準備好現金 機會來了絕不放過 穩中求贏 這才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其他的真的是天命
所以對持有房地產2年內交易就需要課奢侈稅, 簡直就是一種民粹式強暴, 為何持有2年以上的所有權人就不是資本利得? 要, 就全課, 而且要逐年課稅來當成區域公共建設, 教育文化社福..等等經費來源, 像是台北捷運, 捷運創造區域屋主房價上漲, 那麼這捷運部份經費是不是理應由區域資產持有者來負擔呢? 或許有些人會講捷運又不是只有當地人才有使用, 但這些人有否想過為何去日本東京搭捷運, 日本政府怎不向這些外國人課稅呢?
因此我比較贊成用市價來逐年課徵1~2%房地稅來充實地方與中央財源, 像你有市價4000萬房子, 每年課2%稅金, 就是年繳80萬稅金, 你年薪80萬, 繳不起今年度2%房地稅, 就代表你不該住這個區域, 所以就算有祖產, 若沒工作, 存款又不足, 照樣要離開這區域 !!
至於2%是否合理, 這可以調整, 目前真正問題在公告現值無法反應市價, 無法反應的原因在於沒有市價登記制度, 這個制度根本就不需要立院通過, 行政單位就可以施行, 這在去年就已經討論過, 但在施行前一日, 業者找吳先生後就喊停了, 現在又搞出一個以市價課徵奢侈稅的政策, 這擺明是一種政治語言, 一方面是為了選舉, 二方面是試圖影響交易市場心理, 若真有心要打房, 去年早就可以做了..
這種污名化恐嚇式政策, 影響其實是蠻短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