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高到底是投資客/建商/房仲/媒體/政府炒上去的?還是消費者自己拱上去的?

個人覺得房價炒高應該是有錢人或機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所造成,觀察最新央行發布的購置住宅貸款餘額,民國91~97年的年成長率分別為5.4%、9.3%、13.6%、12.9%、9.4%、6.1%與2.1%,而98年以來月貸款餘額年成長率卻降到1~2%而已,只有98年9月年成長率是3.5%。
我的解讀是:91~96年是由自住型與資金不多的投資客在買,但97與98年前9月房價炒高,住宅貸款餘額卻沒有大幅增加,顯示這段期間自住型與資金不多的投資客進場不多,進場的都是不用貸款的大戶,可能是台商回流的資金或嫌利率太低的資金大戶。
因為不是貸款資金撐起來的,所以如果利率回升,要看到斷頭的機率可能不高。
真是苦了我們這些一般的上班族,只好繼續租屋而居了…
cda736 wrote:
如果你是指台北地區的...(恕刪)

1.抱歉我說的是台北市,台北縣那幾個大量供給區太可怕了,看到就頭皮發麻
2.這有2008年及2009一到三季每一季的預售屋行情表,天母價格是士林區之首,在看看你說的內湖區均價吧
,我想討論最好說的是區域平均值較有參考性啦!中古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很難從單幾個各案下結論,內湖有沒
有房子比天母貴?當然有!但這樣就代表內湖房價超過天母?顯然跟市場行情有落差存在!要下這種結論最好先
實際了結一下"最新"區域行情
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9&f_SUB_ID=4082&f_ART_ID=196565
3.10年前50萬買,這種價格台北市各大精華區都有得挑,這只是說明天母房價一直居高不下,現在新成屋賣60!如果
幾年前預售屋成本40幾賣60當然合理,問題是10年前買50的地段現在重新蓋的賣多少?現在新成屋賣60的地段從前又是多少?
sars期間高島屋附近近20年舊公寓2樓40坪2小時秒殺價22萬/坪,去年同案賣出一坪38萬,這樣跟你說的沒漲好像落差很大耶!這只是時間週期與基期選擇不同而已,選高基期來看漲幅當然較小,但天母不是好的投資區是事實,漲幅
比很多區小也是事實,但sars時全台北市跌幅最小也是事實!
大家都不要買...
0成交量個半年
不要被優惠房貸誘惑
不要被任何利多左右
看建商跟投資客撐不撐的下去
但就是有叛徒....跳出來買...給予房價支撐甚至墊高
??
cda736 wrote:
我之前的老闆住天母的...(恕刪)

忠誠路上也有幾棟大樓預售賣60附近現在成交價近100,時間也不用這麼久還2001年,但這代表什麼?
祇是你不知行情我告訴你而已
我同事住甲桂林在中山北路7段後面一半算北投區買時一坪不到10萬
現在一坪約30萬行情,這樣報酬率好像很高,天母東路上的天母東宮推出時一樓店面30坪200萬,新光
蓋好時成交價4000萬,這又怎樣?你無聊我陪你無聊讓你多嘹解行情而已啦!
甲桂林應該是輻射屋還是海砂屋吧...
之前不是新聞鬧很大....


天母我沒說不是好地方呀...天母區也很棒,我以前常去那逛呢...
我只是說他的房價漲幅在北市算是小的了
天母商圈也是沒落了...慢慢移到芝山站的家樂福那吧...(如果你要算這也是天母商圈...那勉強啦)
cda736 wrote:
甲桂林應該是輻射屋還...(恕刪)

1.甲桂林印象中好像是少部份有,大部份沒有,我剛問我同事他說他家不是海砂屋,但當初是有發生海砂屋
事件沒錯
2.天母房價出了名的緩漲緩跌,感覺就一直是慢慢墊高過程,這1-2年中山北路7段,天玉街及忠誠路陸續都有推案開價破百萬,跟其他區尤其重劃區漲幅當然不能比,但它一直居高不下則是事實
3.天母商圈現在最熱區在高島屋與新光三越間忠誠路上,高島屋年營業額約60億,新光約22附近,sogo也要挑戰60億,這樣加一加已超過140億,天母商圈幾乎都是作在地客的生意,把地圖攤開你就知道它與南西或忠孝那種交通要衝做過路客,外來客類型完全不同,所以這要看你如何看這件事,如果從營業額看天母商圈型態是在轉型,從過去的天母西路商街型態轉為百貨消費型態,天母商圈落末但百貨公司卻還來開新館,你不覺得這件事很矛盾?看門道還是看熱鬧就由此區分了,至於空置店面需要緩衝期,慢慢就會找到自己的出路,你看以前天母西路繁華一時現在不就漸漸讓大批銀行進駐轉變成金融區了,北體未來完工3000師生進駐,新消費人口有多大商機還可以持續觀察!
moncler47 wrote:
忠誠路上也有幾棟大樓...(恕刪)


甲桂林在中山北路7段後面一半算北投區買時一坪不到10萬---------這是猴年馬月的事?我中山北路7段住那麼久,怎麼就不知道有這檔事,反倒是個外地人比我清楚?

忠誠路上也有幾棟大樓預售賣60附近現在成交價近100-------------------那幾棟?就我所知天母最貴就屬天母富邦,07最高喊到100多但就我所知喊爽的,並無破百的成交記錄。註:我就是在它一坪喊破100時同家母去看天母富邦的房子。

現在的天母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天母了,雖說人車變少交通順多了,但和從前相較卻多了份寂寞,但有時想想還真的是叫人懷念從前那個"熱鬧的天母",也許這就古人說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天母那些人不是跑到芝山站的家樂福那,而是跑到信義計畫區,還會留在天母的外僑一定都是有小孩的,但有小孩的外僑不一定都會選天母。
1.你覺得我是外地人?那我說的天母跟你這個在地人感覺的如何?甲桂林是我同事家,他說他家買時不到10萬,
哪一年等他想起來在告訴你!
2.拜託!國揚天母跟知田開價都80-100了,忠誠路去年東騰開價就破百了
雲鼎,仰哲預售都60附近現在都近百有什麼問題嗎?你真是在地的?感覺不太像耶!
jojobear wrote:
央行鈔票不是說印就可...(恕刪)

央行鈔票不是說印就可以印
若是隨隨便便的印,信評被調降、外資撤,只怕房價會一文不值

30年前的國民所得1、2千美元/年
30年後的國民所得16,xxx美元/年
與30年前相較,房價的上漲是因為國民所得增加的結果
30年前的一百萬價值和現在天差地遠也是國民所得增加所致
如果30年來國民所得沒提高,你再來看,30年前的100萬就不是如此
而央行增加通貨發行只是伴隨國民所得增加而來,並不是印鈔票造成房價上漲
你看看美國的例子就知道,印了一堆鈔票、美元資產依然下跌

之前發行的消費券,政府也是透過舉債的方式來發行
央行鈔票不是說印就可以印,要提準備才可以印(黃金準備、外匯美元準備)
去央行網站查查,90年到98年台幣發行增加主要是因為黃金準備增加的關係
黃金準備增加的因素又是因為金價上漲的緣故,和90年相比金價漲了3倍
而與國民所得相關的外匯美元準備部份並沒有什麼增加

除非國民所得提高,不然政府即使想印錢也沒辦法越印越多
----------------------------------------------------------------------------------------

事實上 各國央行 都在努力印鈔票
不然怎會40年前 世界各國的房價都是現在的1/10
央行印了多少錢 你用黃金的價值增幅去看 会蠻符合的
而這就是通膨
moncler47 wrote:
1.你覺得我是外地人...(恕刪)

忠誠路和甲桂林說真的在我眼中它不算天母,這就像我有個朋友,明明住在走路就可以到石牌國小的地方,但就硬要說自己住天母。

開價:對啊你也知道是開價,你有沒有買過房子?開價和成交價是兩回事,要知道開價還不容易隨便google了一下就有了,致於成交價嗎那就........

去年東騰開價就破百了--------即然這樣那就100賣你你買不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