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關於三峽北大高樓層的價格

光是面學勤路就有很大價差, 風呂就便宜, 碧連天貴, 在台北市地段很重要, 好地段的差房子比差地段的好房子貴, 但在三峽, 面學勤路全都是好地段, 所以房子的好壞就有價差.

savard wrote:
但是我恨建商的無良
一個建案的價格從11/p~16/p不等

這擺明跟成本無關
只是單純的哄抬...(恕刪)


跟造價無關 可是會跟個人觀感有關
還有座落在建案那個方位有觀
像我住的是車道上方的樓層

我住的中樓層,牌價就比2F一坪高五千
很簡單 2F一定會被車輛進出的聲音吵到

靠變電所的建案
面變電所與面公園一樣價的話
誰要買面變電所.....

誰都要無敵視野又安靜格局採光良好
同建案能面面俱到的有幾戶呢

當然那些不貴一點才怪
Antus wrote:
光是面學勤路就有很大價差, 風呂就便宜, 碧連天貴, 在台北市地段很重要, 好地段的差房子比差地段的好房子貴, 但在三峽, 面學勤路全都是好地段, 所以房子的好壞就有價差.

就一般景氣情況下而言
房價跟建造成本高低有密切關係
成本低售價自然低.二手價也不高
成本高售價自然高.二手價就更高
供給量超大的地區
就是賣方比來比去
買家也可以殺來殺去
隨緣不急
慢慢看, 慢慢找
新房子, 一棟棟一直蓋, 供需法則 ~
漲不太起來的
peter_hsu wrote:
供給量超大的地區
就是賣方比來比去
買家也可以殺來殺去
隨緣不急
慢慢看, 慢慢找
新房子, 一棟棟一直蓋, 供需法則 ~
漲不太起來的


事實上是已經漲了.....
說北大特區沒漲的
1.想放空後搶進
2.不瞭解當地狀況

peter_hsu wrote:
供給量超大的地區
就...(恕刪)


經驗法則,有新建案的地方,房價只會隨著新案推高。餘屋不餘屋的,影響的是中古屋市場,餘屋多,中古屋市場與新建案的價差較大,這時投機客進場中古屋,買進物件重新包裝以略低於新案價格賣出賺差價。

新案去化慢的話,跟進推案就緩步。

北大今年初才開始新一波的漲幅,一般建案前幾年買進的屋主持有成本大約都不超過一坪14萬,普遍在13萬左右甚至12萬也有。

這時中古屋市場開始熱起來,14萬以下5年內新古屋開始出籠。

買屋看各人感覺和財務規劃能力,有人只是計畫初期,自備款不足,就會走進預售建案的銷售中心。有人不喜歡別人住過的房子,或者不喜歡過一手的感覺,或者不喜歡跟仲介打交道。這時他就會走進新成屋的銷售中心。

反觀很久沒有推案的地方,餘屋也沒別的地方多,房價卻是平靜無波。

北大由於可供建地逐漸減少,除非擴大重劃規模。因房價及居住品質優良,除非自住需求不在意是否增值,如果有增值考量,建議不要現在出手。

規劃整齊的地方,可建不可建的土地一目了然。北大規模不大,雖造鎮速度快,發展也會比林口淡水早,但是如不擴大規模,可能發展僅止於此。三樹、佳園路東側,還有高速公路西側尚有空地,如果進行都更擴大重劃造鎮規模,則北大特區前景無可限量。

這區要等跌價,難度比較高;但是如果3年沒推新案,房價必跌無疑。
怪手阿峰 wrote:
經驗法則,有新建案的...(恕刪)


你的論點真是逆向
一般來說
應該是物以稀為貴

曾經有聽過拿三峽北大.林口及淡海新市鎮作比較
北大有一點優勢就是腹地比另兩個地方小
也因此如果居住環境優良,但戶數少
是會促成房價看漲的

其實套到現在來講也說得通
假設現在北大沒有新建案了,只有中古屋
那中古屋行情必漲吧

跟你的三年不推新案,房價必跌
完全相反

也不太可能三年不推啦
看看北大正門口左右兩塊地
臨時站也是空著一大片
學成路一堆空著
桃子腳旁往森林公園那邊空著


建商跟地主是要養地養到甚麼時候啦.......

savard wrote:


你的論點真是逆向...(恕刪)


我並不認為中古屋交易會形成市場行情,中古屋的行情一直都是隨著新建案調整,假使沒有新建案參考,只能參考業內成交行情,站在買家立場,這種行情折扣很大。

再則,中古屋市場紊亂,帽子客充斥,賣方賣價低的都早已被長期跟仲介打好關係的投機客端走;真正自住的買家佔不了什麼便宜。很抱歉!我自己現在有房子在賣,立場或許有些偏頗,但是以三峽的仲介市場而言,所謂的行情有兩個,就是賣房行情跟買房行情,這兩個行情其實相差蠻大的;因為餘屋多,賣方賣不出好價,因為新案持續推,買方也買不到因為餘屋多而應該下降的房價。

林口淡水由於可供建築腹地大,將來造鎮規模跟現在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這需要一些時間,至於時間多久,那得看交通配套跟經濟景氣條件而定。

我的立論是造鎮規模影響未來發展,三年不推新案房價必跌,也只是稍微修正漲過頭的部分,不會每三年跌一次,
三年不推案,沒有炒做題材,沒有新案比價;帽子客認賠或者獲利了結,會造成一股賣壓,就會出現修正。三峽目前的餘屋賣壓就在有新案比較的效應下被投機客吸收著。

其實我也不認為三峽發展僅止於此,我所提出的兩個可以擴大造鎮的地方,其實也是很有可能是下一波建商瞄準的目標。三樹、佳園路東側的土地,最遲在捷運三鶯線宣布動工的時候,建商一定搶進。不過那裡現在還不是建築用地,所以也得政府點頭。

物稀為貴是沒有錯,但是房屋在建商眼中只是商品,賣掉了可以再蓋,這區蓋完了換別區,誰能保證北大蓋滿了不會有另一個地方複製出一個交通條件、屋價、居住品質跟北大一樣的重劃區。
ddt135 wrote:
好大的口氣啊
耶魯緊緊面鄰學勤路的高層樓.扣除車位一坪17萬能買得到???

真是癡人說夢話
也不去實地訪訪價.整天在網上打嘴砲
...(恕刪)

都說了,不信的話你拿錢出來
我買給你看
而且價差一人一半喔
你買了再拿去賣你認為的市價
賣的到你認為的市價
你可以少存好幾年的錢了
只有你才有的優惠喔
要買要快
我猜你應該不敢出聲了吧
民主的可貴在於能尊重別人不同的立場與聲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