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wrote:
因此...我估..未來..永和..還會漲...原因..沒地...生活機能..
過去台北都會還沒有像現在這麼擴張和成熟時,永和曾因相對離北市中心區近而具有她的優勢,但顯然這個優勢已經在逐漸退潮....
原因:
1. 捷運等大眾運輸工具改變了都市空間和距離的概念,譬如永和過去相對於中和那種離市中心近的感覺,已經弱化很多,取而代之的重點轉向誰的基礎規劃較佳,誰就佔優勢
2. 當台北都會區更擴張而有各種階層的人必須在都市討生活,經濟相對弱勢但又不得不在市中心活動的人,就容易找"小環境不是那麼佳(意謂房價相對低)但地點算近的",永和基本上就越來越有這種味道,所以構成了房價又不易再進一步上漲的循環(有房價抗性)
3. 永和沒地可能讓她短期內因"求大於供"而房價有撐,但長期而言也意謂環境可塑性太差,加上較有能力"選擇"的高所得/高素質的人口對環境品質要求越來越高,而逐漸移出
ex:北縣一線城市中具"可塑性"的地如下:
板橋:新板特區(54公頃)、江子翠北側重劃區(88公頃)、浮洲南側次都心都更區(117公頃)
新莊:新莊副都心(84公頃)、頭前重劃區(49公頃)
三重:重陽重劃區(60公頃)
新店:十四張重劃區(32公頃)、裕隆城A+B廠開發區(13公頃)
永和呢???? )
比如中山路與中正路明明就是連著的,甚至有些建物連在一起,但隔一個號碼每坪立即可以差到一萬以上,
這就是我不解的,
當然,言歸正傳,如果一個地段真的有這個價值,又有那個能力,那當然可以買,但我現在還是搞不太懂的是,
價值的問題,我明白永和很好,因為我住永和也好多年了,中和也很棒,但我不明白為何單價可以如此高,
我是覺得,講坦白說,要勇敢給它買下去,也是可以買,只是貸款會繳得很辛苦,
所以重點是說,要買的真的是那個價值,不是像個凱子被人家削,好像人家喊什麼,就通通接受,也不問明白,
特別房子不是小額信貸,是幾百萬甚至千萬的高額負債,我相信沒人願意被當凱子削吧?
像有個大大提到一坪二十幾的,我就覺得還不錯,其實如果地段真不賴,三十我也覺得OK,但我目前就是沒看到.....所以才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