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在這裡也住了30幾年,這裡跟本沒必要設站還新莊人必看勒,這裡公車站牌叫盲人重建院以前搭公車時不管是不是上下班時段都只有我一人下車。這裡的人口應該是全新莊最稀疏的地方顯然是炒作的標題將來兩條捷運可搭,何須多一個站空等10年呢?
permedia999 wrote:小弟在這裡也住了30...(恕刪) 我就住在65高架跟中正路交叉的路口,就是輔大站、和新莊站之間…老實說,這裡的交通已經阻塞20年了。捷運通到輔大有改善新莊中正路的交通嗎? 答案是沒有…每個主要的紅綠燈有等2分鐘,每天都不會想出門…有了新莊捷運,到台北的時間有可能縮短了,但其實缺點一堆:1、整個下新莊人騎車到輔大捷運站,卻發現一個提運站設立不到200個機車停車位。不是每個人家門都有公車可以坐,機車還是新莊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我覺得一個捷運站設5000個機車停車格是合理的。但是設計捷運站的人從來不覺得大家會騎車到捷運站,對吧?2、設計人一定覺得大家是坐公車再轉捷運…看看輔大站附近的人行道…怎麼走? 人都是走在馬路上閃車…3、一定有人說可以走路去坐捷運…往輔大站的路上不是車,就是狗…它離我家只有600公尺,但我媽寧願走1200公尺到新莊站坐捷運。好不容易到了捷運站,往裡面走…會發現有些出口沒有手扶梯…有手扶梯的,有些只做半截,剩下的麻煩自己走…台灣不出十年就可以邁入老人國了。大概也沒想過新莊老市民要如何坐捷運吧?費盡千辛苦在地下等車來…原來班次間隔太久了,忘了是8分鐘,還是10分鐘…時間就是這樣浪費掉的…新莊市民不是沒有捷運,是沒辦法坐捷運…沒有足夠的機車停車位、沒有公車路線的配合、沒有友善的人行道、沒有密集的車次…再蓋一個站也是沒用的。
轉徹器是兩軌交換使用,並非所有站間都有。你看高架的淡水線就知道,士林站南邊有一套,網要一直到石牌站以北才有另一套。有一年就是維修車再士林轉徹器這一段出軌於是從石牌一路到民權西路這一段都單線行駛。問題是單線通車你需要兩組轉徹器,先併到其中一軌,繞過你想蓋的中環路口站,之後要再有一組轉徹器才能回來。就算最近的轉徹器下一站就有,那也是這兩站都要維持單軌運行。不要開玩笑了啊~
yiyan wrote:老實來說..,小弟覺...老實說..以前住在北投時..每次到了唭里岸.到北投之間..真的讓我有點莫名的不爽這些站是民代施壓的結果(恕刪) 是民代與地方的壓力沒錯,不過您誤會明德站與唭里岸站了,很難想像位於因為兩站中間,是當地交通樞紐與公車轉乘中心的石牌站,在最原始規劃是不設站的..............
其實一直以來,捷運沒有到天母,不是搭公車到芝山站不然就是石牌站....沒有捷運之前我們會公車兩段票從頭做到尾有捷運以後公車幾乎變成捷運接駁工具....就算不是紅線, 285 606 也到劍潭站分段,所以乾脆轉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