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哥大 wrote:
標題來自奇摩房地產版...
....
....
但無論如何總還是有個客觀評估的標準叫房價
以房價當做評估標準,那~林口好不好?
房價當做評估客觀標準?
前輩啊!
一直以為你常在房地版出現與人爭辯,會有更高人一等說法,怎連主、客觀用詞都會搞錯...對不識貨的人來說,應該說是『主觀』
就像大立光來看,十幾年前在百元時,誰看得出來現在會成股王,股價又在飆上3000元,前陣也跌落2000;沈寂一時,也會有風光來時;風光一時,也會沒落之刻....
股(房、物)價起起落落,可以分主、客觀2種說法,當你不識貨時,就用主觀的股(房、物)價去當評估吧;當你識貨(懂得進化演變、或說對商品未來趨勢有一定了解)時,才稱得上叫客觀,大立光也才能在『百元』時買進、執著信念擁抱到『3600』出脫,然後又在1800買進,這樣懂得趨勢操作的人,才稱有客觀標準
換個角度來看
以你住家永和,當時你的父執輩買地時,當年可是值多少啊?現在又值多少?
當初父執輩買進時,如你現在懂事的話,會不會想勸父執輩說,怎會買這樣一毛不拔之地?然而,歷經3、40年演變,卻不得讓現在的你直嘆父執輩眼光了。
世間萬物,有一種會跟時間在競跑稱呼
那就是-----『進化』
不要跟我談台灣各地,盤古開天就是有台北、大台北這種『蛋黃』存在
更早之前,什麼叫『一府、二鹿、三艋舺』,現在又怎沒落
凡一個地方的進化,總會隨時間而演變在興起中;至於那些逐漸凋零沒落中,就應說已在退化ing
對蛋白、蛋黃這種不變說詞,一點意義也沒有,不如談未來進化才是重點所在,有些地方已逐漸退化走入沒落中,亟需注入都更活水。
前輩大大,如你這般有見識都會看不出來這樣的循環軌跡趨勢,那些不識貨小輩更不在話下了?
所以,那些在3600買進大立光、1300買進宏達電的人,當時是很客觀,還是主觀?想用房價高低來判定優劣,小心有朝一日會步像曾極盛一時的宏達電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