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聊天,以下心得小小分享
我是三重人,為了買屋看了好多房子
給要購屋的人最衷懇的建議,就是用力殺,按照你自己的預算去談吧
尤其又以有裝潢過的物件,更要用力殺,
現在景氣差到一個不行,三重的公寓30年動不動就開價17~20,中古電梯大樓更是不用說高的離譜
想想10年前的薪水,跟現在的薪水及物價,加上這麼多人失業,憑甚麼中古屋開價動輒20萬?
只憑捷運一點?這是建商仲介炒作的手法,也是很多人因此對房價的迷失...
捷運附近保值我相信,增值,以現在的大環境,甚麼時候好也不知道,看當下比較實在
那我更不認同現在用房市的最高點去購屋,管他建商仲介怎麼喇哩,
這都是炒作後的結果,明明就不值這種價位,
所以房價過份炒作以及大幅上揚,用現在的開價標準去買,很有可能是不明智的
當然,有人對價值會有許多不同的看法
但以多數現今的無殼蝸牛來說,30坪的中古屋電梯,都要開價約600萬以上,那要貸款多少?付得起嗎?
還有車位100萬,還有家具家電30萬好了、還要基本翻修大約也抓50萬。
繳完頭期款就沒錢了,剩下的怎麼辦?
現在的薪水真的負擔得起嗎?
我真的不認為可以,我只是跟絕大多數人一樣的小小上班族而已
所以不殺很大,怎麼可以
放心吧,空屋率那麼高,現在建商仲介投資客,只是因為政府的低利率在撐,加上股市隨時都有動盪風險
這些建商投資客,可能撐不了多久的,他們壓力比我們大阿~~
所以誠心誠意的談,也誠心誠意的殺,殺不成換下一間,不急著出手,
當多數購屋人有這樣的想法,房價就自然往下了
不然我們對房價了解不深,往往不敢殺價,深怕說說出不合行情的數字,怕被笑
但購屋,最重要還是靠自己的能力及預算
(不要有人因此回我說,那能力不足買別縣市阿,去別地方住阿!這樣乍聽之下似乎合理,但重點是房價
過份炒作及飆漲,才是造成無殼蝸牛的原因,因為大多數人會想選擇已經習慣的生活環境,甚至要配合上班地點。我想還是有人會不服氣,好吧!我是出生在雲林,後來搬到三重的,雲林房價應該比台北低吧,是不是所有年薪不到50萬元的朋友,都去雲林住好了,這樣完全不合理吧,所以大家了解我的意思吧)
別為了購屋,背上高額的房貸,每天每月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不能有絲毫差錯,
而這樣就足以壞了你的生活品質,真的不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