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國民大會提到汐止還有可能會淹水?

裡面學者提到豪雨如果下在陽明山那塊 員山子分洪道就沒有效用了
近幾年颱風沒有淹水是因為雨量沒有集中及量大到在基隆河的上游
而員山子分洪道對於疏濬也只有3分之1的效用
所以汐止的潛在淹水因子還是很高
有其他人有看到嘛?

傲蒼天 wrote:
裡面學者提到豪雨如果...(恕刪)

有看到,但需要多查資料!
嘴砲一堆~

有本事就證明雨只下陽明山 偏不往平溪山區下~

陽明山沒多大..但也只有面向台北盆地這面向雨水才會流入基隆河



節目會作這種沒腦的討論.. 配上來賓嘴砲... 到底是啥居心..

還有 收看這種節目還當真的人, 哩馬班班忙..
老實說
汐止也有很多年沒有下過那麼集中且時間長的雨了.....
會不會再淹還真的不知道


關於「員山子分洪」這工程,小弟有參與到
之前(N年前吧)基隆河上游火燒寮一帶降雨量不低
員山子分洪就是在基隆河上游下大雨後將過多的河水導引到東海排放
就設計理念來說,對於舒緩基隆河上游水患有正面的效益~

不過94年完工之後...因水文環境改變,好像基隆河上有就沒啥大雨了
88風災時...宜蘭還下的比較大說..基隆地區這幾年降雨天數也明顯沒以前多...
之前是水太多要分掉...
再過幾年缺水...這麼珍貴的水資源拿去填海...真是夠敗家的~搞不好要把分洪道封起來...

再說遠一點的題外話...之前內湖、汐止淹水...
個人認為是基隆河截彎取直後、將原本河道的洪氾區圍起來改為建地
造成河道洪氾寬度縮減形成瓶頸、大雨過後往上游淤塞造成淹水
政府解決之道把基隆河畔的堤防全部加高(150年洪水頻率的水位高!?有點忘了)
一路往上游做過去......花上千億總經費就可以搞定了~

台面上只看到:
建商獲得新建地蓋房賣錢、營造業者有鉅額公共工程可作,提供就業機會、刺激市場活絡
民眾抒解長久以來水患之苦、房價重獲新生~政客獲得施政美名,繼續競選連任為民眾服務~
似乎大家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回到樓主的問題...陽明山區集水區才多大啊~要因為下在陽明山的雨造成淹水..!?
88風災那種3天3000mm的話有點機會...
雨集中下在哪 除海邊外哪裡都一樣結果~ 不是嗎 ?

又 為何要指汐止呢~

集中下在台北盆地那邊 誰保證不淹 ?


這樣的話..

顯示出節目別有用心~ 或是參與討論的來賓及制作單位的腦殘~
傲蒼天 wrote:
裡面學者提到豪雨如果...(恕刪)


我記得這一兩年好像都是中和、樹林、板橋,三重,新莊有發布小淹水(積水)的新聞。反而沒汐止的。
電視台嘴炮居多吧。

總之就讓事實來證明吧。
oxxx wrote:
雨集中下在哪 除海邊外哪裡都一樣結果~ 不是嗎 ?
為何要指汐止呢~
集中下在台北盆地那邊 誰保證不淹 ?
這樣的話..
顯示出節目別有用心~ 或是參與討論的來賓及製作單位的腦殘~...(恕刪)


李鴻源教授是水力專家,但在國民大會裡他只是講了部份

員山子有沒有效,汐止是個重要指標.
然而員山子是前政府時代的建設.
李鴻源本身是(周錫維的前副縣長),自然不可能說員山子好.

他講如果88風災的2000~3000mm雨量下在陽明山,
我們大家想想會有什麼問題.陽明山下方的淡水河、基隆河等一定出問題
.這樣會只有汐止淹水嗎?這樣跟員山子有太大的關連性嗎?
再說員山子本來就是用來解決基隆河上游雨量問題.

我不了解謂何要用陽明山來否定員山子功能.

希望時間可以停留
mokuli wrote:
關於「員山子分洪」這...(恕刪)


每次颱風都會進駐防洪指揮中心,說基隆河上游沒有大的雨量是因為分洪後,大家感覺不出來了
如果真的雨量不大的話,每次大颱風員山子怎麼還會啟動分洪呢?

如果你有看到分洪的水往出海口衝出去的影像,你就知道如果沒分洪有沒有差了?

tekt wrote:
老實說
汐止也有很多年沒有下過那麼集中且時間長的雨了.....
會不會再淹還真的不知道

沒錯
汐止這幾年沒有遇過之前那幾個帶來大量雨勢的颱風(象神、那莉…再久一點的賀伯)
所以…還真的不曉得會不會再淹水

員山分洪道是有一定的效用在,這是不用去懷疑的
只是分洪的水量也是有一定的最大值
這幾年看氣候的變化真的是讓人心驚
單看 (年平均)下雨的數據已經不太準了
總雨量在統計上可能還是差不多
像今年梅雨季一直都沒什麼下雨
但是一下雨起來,就是很大
像以往那種細綿綿、每天下一點點的雨勢已經不同了
所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