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學者提到豪雨如果下在陽明山那塊 員山子分洪道就沒有效用了
近幾年颱風沒有淹水是因為雨量沒有集中及量大到在基隆河的上游
而員山子分洪道對於疏濬也只有3分之1的效用
所以汐止的潛在淹水因子還是很高
有其他人有看到嘛?
之前(N年前吧)基隆河上游火燒寮一帶降雨量不低
員山子分洪就是在基隆河上游下大雨後將過多的河水導引到東海排放
就設計理念來說,對於舒緩基隆河上游水患有正面的效益~
不過94年完工之後...因水文環境改變,好像基隆河上有就沒啥大雨了
88風災時...宜蘭還下的比較大說..基隆地區這幾年降雨天數也明顯沒以前多...
之前是水太多要分掉...
再過幾年缺水...這麼珍貴的水資源拿去填海...真是夠敗家的~搞不好要把分洪道封起來...
再說遠一點的題外話...之前內湖、汐止淹水...
個人認為是基隆河截彎取直後、將原本河道的洪氾區圍起來改為建地
造成河道洪氾寬度縮減形成瓶頸、大雨過後往上游淤塞造成淹水
政府解決之道把基隆河畔的堤防全部加高(150年洪水頻率的水位高!?有點忘了)
一路往上游做過去......花上千億總經費就可以搞定了~
台面上只看到:
建商獲得新建地蓋房賣錢、營造業者有鉅額公共工程可作,提供就業機會、刺激市場活絡
民眾抒解長久以來水患之苦、房價重獲新生~政客獲得施政美名,繼續競選連任為民眾服務~
似乎大家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回到樓主的問題...陽明山區集水區才多大啊~要因為下在陽明山的雨造成淹水..!?
88風災那種3天3000mm的話有點機會...
oxxx wrote:
雨集中下在哪 除海邊外哪裡都一樣結果~ 不是嗎 ?
又 為何要指汐止呢~
集中下在台北盆地那邊 誰保證不淹 ?
這樣的話..
顯示出節目別有用心~ 或是參與討論的來賓及製作單位的腦殘~...(恕刪)
李鴻源教授是水力專家,但在國民大會裡他只是講了部份
員山子有沒有效,汐止是個重要指標.
然而員山子是前政府時代的建設.
李鴻源本身是(周錫維的前副縣長),自然不可能說員山子好.
他講如果88風災的2000~3000mm雨量下在陽明山,
我們大家想想會有什麼問題.陽明山下方的淡水河、基隆河等一定出問題
.這樣會只有汐止淹水嗎?這樣跟員山子有太大的關連性嗎?
再說員山子本來就是用來解決基隆河上游雨量問題.
我不了解謂何要用陽明山來否定員山子功能.
希望時間可以停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