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機捷就是"比較貴的台鐵"的概念尤其是只能搭普通車的站更是只有台鐵小站的缺點(班次少/慢),卻沒有優點(便宜)靠機捷通勤台北,結果發現要去轉乘捷運還要走好一大段~~~機動性根本不佳機捷到頭來還是給觀光客久久搭一次的 (這個部分要給讚~~至於小站要藉機捷炒作就免了)
目前買30天月票,上班22天平均花費一趟是22元A3-A9,是騎機車去再轉乘機捷上班。但4/2機捷的機車停車(A3-A6)要開始收費計次20元/日,將還是會放棄搭成機捷,乖乖騎機車上班/下班。A3-A6捷運站的附近都是畫紅線,期盼可以周邊可以增加機車停車格(免費),應該要有配套措施,不是要求每個人都騎Youbike,Youbike在我家附近是沒有的!
其實很好奇一件事台灣除了官員各種杯葛浪費時間外....所有公共建設先撇開暗地的各種(利益糾葛)有多少建設是沒人罵的...?當初高鐵蓋出來,不是都在罵...沒人搭、太貴阿、站點交通不便等等...現在營運還不是穩穩的上軌道,有固定客群,更是南北往返趕時間的救星...每個公共建設我相信都是有他的未來性,難道因為票價貴(考量營運單位、成本)就不蓋嗎?台灣公共建設直觀來說...已經落後對岸一線城市很多了...在不蓋?等死嗎?一個公共建設標案,從提案到完工,平均10~15年以上...不誇張還要再落後10年嗎......其實這個城際捷運的核心價值在於(國際、觀光、前瞻性)而不是類似(城市捷運)的便利、便宜...這邊舉例一下:假設一個外國人要來台灣觀光,他會優先選擇哪一個。(A.桃園機場直達台北市的捷運、B.看不懂的巴士站牌、C.不知道能不能溝通的計程車、D.不知道會不會搭的台鐵)常出國的人應該都會有相關經驗吧...? 城際、城市交通的票價往往是不對等的。
jason00124 wrote:其實很好奇一件事台...(恕刪) 很同意你的看法,在台灣,批評唱衰是王道。我不住在北部,幾乎用不到這些設施,看到政府把經費都用在北部,雖然不喜歡,但也能理解。機場捷運給出入國門的人方便,票價也低的驚人。真的不能同意有些人就是期望他能像公車一樣便宜,像高鐵一樣快速,最好免費,最好還有人幫忙提行李,自己不用出錢。這樣才能有閒錢,排幾個小時的隊伍去吃一份三、五百元炸蝦飯,拉麵,義大利麵,甜點名店,然後在臉書打卡刷讚。然後說很便宜。呵呵,好像,沒吃到名店會死一樣。到日本搭機場運輸往返千元都不嫌貴,在自己家,幾十塊錢就嫌到不行。這就是標準的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