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從高中時期就有在使用01了,到現在出社會準備要買一棟自己的房子了,因是在地林口人。所以還是想買林口附近的房子。
總價800萬上下可不含車位的兩房來說。
大家有推薦的新成屋/預售屋/中古屋嗎?
這半年也看了好多間,也有幾間覺得不錯。尤其是A9附近的。
但是看到某幾間建案從兩年前的4X到現在的3X,讓我在思考是不是在等個1-2年。或許可以買到更讓自己負擔沒那麼重的房子。
尤其社會宅3000多戶又要釋出了。
不知道長年研究林口房價的前輩們,可否給予小弟意見。
如果真沒找到適合的,也不排除往南崁/龜山/泰山/五股的房子,但目前仍還想找找看林口的建案。
林口比你說的一些其他地區都好些.
在預算內,寧願勉強買一間地段物件較好的房子,也不要買一個條件差的房子,會逼著自己在事業上打拼,選房也會影響你未來總資產的增貶,與資產變現的能力,所有決定也取決於自己議價與選房的能力,近年房市不好,通常買房好過於將存款放在銀行貶值,隨著通貨膨脹,房地產增值是正常的,如果台灣房地產十年後還繼續下跌,那麼台灣的大環境應該也完蛋了. 現在買房好不好,誰也不能準確回答你,但是要自住的話,現在是其中一個時機點.
如今幾乎所有投資客與屋主已經在賠售,除非大部份的人都急需要周轉,活不下去,做一個賣方賠一些無所謂,沒有人會願意賠太多錢賣房子的,又不是傻子,寧願撐著慢慢賣,所以會再下跌嗎? 如果真的大部份的人都缺很多錢急售,房價再繼續猛跌,那就是說,台灣政經環境走向太極端而完全崩垮了,所有中產階級的資產都會少一半,大蕭條.
但是,事情都很難說,有投資必有風險,有風險才有利潤.
真的覺得因為新成屋的價格直逼10年左右的中古屋,所以中古屋有跌價的趨勢。(也是因為10年前的屋主持有價格都落在10萬上下才肯跌價)
所以從只看新成屋的方向改變為也考慮中古屋,也因為方向&選擇變寬變多了,所以有點不知道怎麼思考比較。好.
location
買房最重要的還是Location,如果以我老家三井那附近來看,800萬左右不含車位的兩房,中古也是找得到的。
但可能是20年左右的房子。如果往別處去找,可能可以找得到10年左右的中古屋。
這方面,前輩們又怎麼看呢?
附近的富公園也是大概8XX就有了,他就是新成屋。雖然是機械車位,但是location好。 那富公園感覺也不錯。
如果往長庚龜山&南勢看的話,大概也是8XX就有兩房含車位了,甚至也有7XX的。 但是Location不太好。
買房太多面向
以前我在選擇的時候,都會列出自己最看重的條件,依次列出並配上權重比。 這樣能幫助我選擇出分數最高的答案。
但這次買房,我也不知道我最注重的條件是甚麼...
rock339 wrote:
也是看了一些關於房產...(恕刪)
Linkou335 wrote:
第一次買房,未來應該...(恕刪)
同意Linkou335觀點,從我的害羞第一次開始,存款零就開始買新房,負債累累,像個瘋子一樣就買了.(沒有富家庭加持) 想起來,雖是新建案,沒錢裝修,那個第一個家真是醜呢.
我的觀點是:
第一,買房一定要考慮脫手獲利,現實人生都會有意外,所以我自己偏好不要太老的房子.
第二,有瑕疵的房少碰,非價錢問題,而是會難脫手,如機器停車位,地段,風水(我個人不信風水,但脫手難),有時再低價,也賣不了.
第三,爽度不同,住新房,生活會更快樂,房子就等於現金,不用一直去想壓力,突然負擔不起就馬上賣掉就好了啊...所以最大的問題是要買對房子,談對價格.
前五年,為了年輕人選票,政府打房太極端,全部一起打,地價稅也極端又速度太快的操弄,已經嚴重損害許多有資產的中產家庭,有些家庭意外缺錢要賣房,賠的鼻青臉腫,被政府弄得更缺錢,而有錢的投資客與建商頂多受點小傷,這也是風險,無關於選不選得對房了,是政治問題,很多人是賠錢賣,但是還是有少數高手能夠獲利.
老話,有投資必有風險,購買前請詳細閱讀說明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