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許多新聞與交流道立體化的討論
但是由於林口台地月型的條件與交流道居月中線
長期下來北林口與南龜山車流集中往交流道擠
即使立體化改善也不大

其實中期規劃,在林口臺地新增交流道或快速道路應該是有解的
林口交通解法討論
在大科路至林高旁國有空地間如能增設五楊或平面的出口與路口
可以讓仁愛路以北的車流由此進入高速公路而不需擠在現有交流道
林口交通解法討論
龜山段亦有空間增設至文桃路
此段也很重要,不知道為什麼A7的土地給予這麼高的容積
等開發完成二十多萬人擠到現在的長庚交流道根本無法想像
透過這兩條路線分流至高速公路應該是可行的
坡度部分從五楊高架分出與現有爬坡度相比是接近甚至更平緩

至於長期規劃,如果真的要紓解大台北與桃園地區的高密度車流
應該規劃快速路線隧道穿越林口台地
早期受限於經費與技術選擇挖坑設道過台地
但長距離的爬坡解緩車速造成車流回堵
如能開通快速隧道
讓台北與桃園的車輛使用
不僅讓兩地居民車流更順暢
也能避免車輛集中於林口區段
林口交通解法討論
隧道長度不超過8公里,比雪隧短的多
台地上無斷層且為紅土地質,比雪隧容易的多
林口交通解法討論
林口交通解法討論
且在高速公路爬坡段都有空間可規劃

如果能夠讓台北盆地與桃園更緊密結合,相信也是讓房價合理,國土開發更有效的方式
自刪~~~
自刪~~~
那麼多一人汽車, 可以考慮支持重機上國道阿
樓主的提案也不錯
現在就有待大家集思廣義
希望沒用的高公局能認真作事

不然始終離不開四個字「政治考量」

不把一些事說出來讓全民知道
那些官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以人民之福為目的
不吐不快「9/9林口交流道會勘」

努力推動的人 得到的是隨便應付甚至不理會
相對較不努力甚至擺爛的人 反而有糖吃
WTF
版主跟我想的差不多~北上龜山文桃路直接接五楊高,南下五楊高接林口運動公園文化一路

這想法土地取得[經過路線幾乎都是綠地],建造經費&時間都最少最短,應該能更快減緩龜山林口交流道塞車問題。
esel wrote:
版主跟我想的差不多~(恕刪)


那就是大家塞在國一跟五楊

跟現在下五股一樣 平面也塞高架也塞
熱情飛揚 wrote:
最近看了許多新聞與交...(恕刪)

看了一堆紅色的路線.....

難道不知道那些路段附近,都是保育用地嗎?
認同

其實以林口台地的車流量
足以規劃獨立之快速道路
減輕高速公路的壓力 以可以使車輛分流

最好龜山→新莊一條
林口→五股一條

ggmet543 wrote:
個人認為改善車流匯入(恕刪)
問題不再林口阿....
是台北能夠容載的數量已經飽和
跟一個水球裝滿水 還一直加水給他道理一樣

政策導向減少汽車數量 提升公共運輸系統 追求最小容積與最大乘載量
甚至是解決一人汽車數量才是解決根本之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