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0528 wrote:
這個我不認同,先不管...(恕刪)

機捷本質是繞路的,也沒有進台北站,
與現有台北捷運都是要透過站外轉乘
新莊捷運雖沒到台北車站,卻可以進台北市
在民權西路可站內轉乘換搭淡水線
未來的迴龍與頭前庄都是站內轉乘台北捷運
兩相比較,我覺得新莊線較方便
不過重點是要新莊線要直接延伸,若只是又要透過迴龍站外轉乘,大概通勤客源又會掉一半

至於百貨能不能做起來
只要不是新光三越和sogo兩家拚鬥的地方
我覺得大概就沒什麼看頭
tony0528 wrote:
請問桃園人要搭捷運還是台鐵?...(恕刪)


新莊捷運延伸到桃園市的功能是連結桃園市和台北縣,
桃園市連結台北市還是要靠台鐵啦.

桃園市和台北縣需不需要捷運連結?
這就要看相關統計了。
不過非上下班時間的使用率應該是很低.
蓋起來我覺得慘賠的機會太高了.......大概對炒地皮效果比較大吧。
tony0528 wrote:
抱歉你真的是搞不清楚...(恕刪)


我覺得你才真正的搞不清楚!!!沒爬文就來斷章取義!...是沒看我說的~~~就因為使用不多!.....反而給使用多的更爛的設施!....板橋車站都樓高幾層了!..桃園站還在紅磚平房!.....是說"使用率"!??....再說賺錢的地方....設備爛你能接受嗎????.....看你回的義憤填膺...我想腦袋有點不清楚!!....爬爬文再來回覆吧!
peson1217 wrote:
我覺得你才真正的搞不...(恕刪)


不用這麼氣啦,
桃園站會這麼爛不是因為偏心...
是因為早就決定要改建,只是一直拖延到現在而已。
板橋站因為早就開始共構重蓋自然就蓋的很大...........

只是政府都決定要台鐵高架了,為什麼還是兩軌.
這樣尖峰時間的區間運輸擁擠還是無法解決啊.
蓋三軌到底是有多大的困難啊?
tony0528 wrote:
你沒看前文嗎?因為他...(恕刪)


你說的實在讓人摸不著頭緒!!....什麼叫~~~台鐵台中站"旅客運量"遠勝烏日站,為什麼烏日站的設施大勝台中站,因為"人潮"才是重點.......旅客不是"人..........................潮"嗎?????.......烏日站的設施比大台中好..台中人會服氣嗎??....!
shyeh wrote:
會這麼爛不是因為偏心...
是因為早就決定要改建,只是一直拖延到現在而已。
板橋站因為早就開始共構重蓋自然就蓋的很大...........

只是政府都決定要台鐵高架了,為什麼還是兩軌.
這樣尖峰時間的區間運輸擁擠還是無法解決啊.
蓋三軌到底是有多大的困難啊?


桃園-鶯歌三軌,桃園以南兩軌。

至於為什麼桃園以北會三軌?當初是認為桃園-鶯歌近8公里內並無車站,導致列車待避須在桃園或鶯歌,但只要卡在這8公里的路段,那完了,火車就必須先拖到鶯歌或桃園,無形之中反而浪費時間造成誤點,建成三軌是要取得待避的彈性。
shyeh wrote:
不用這麼氣啦, ...(恕刪)


說的也是!!...
tw3326728c wrote:
桃園-鶯歌三軌,桃園以南兩軌。...(恕刪)


其實我對鐵路運輸不太懂。
但既然要高架了,建成三軌對待避或增加車次什麼的不是比較有幫助嗎?
(像我去日本搭火車,同樣的路線可以有快車慢車在不同軌跑.)
不然尖峰時間大家都卡在車站,車次還不是一樣鳥,
火車擁塞的情形還是不能改善啊.

其實桃園車站到桃壢車站這之間
理論上應該也要跟著蓋三軌才對

因為桃園車站跟桃壢車站之間
未來會有國際路車站,永豐車站,內壢車站,中原大學車站,
而只有兩軌的化
上述這些車站勢必自強號不會停靠
而如果按照台鐵的規劃,號稱說要這一段路線實施通勤電聯車捷運化密集化
這樣就會變成一堆列車塞在這兩軌上面
到時候為了待避自強號恐怕待避到天荒地老

像日本有些密集的通勤路線就是四軌化
完完全全的緩急分離
所以日本的鐵道常常出現通勤電車跟特急車在尬車的畫面

另外台鐵的調度跟待避也弄得很糟
每次電聯車待避個自強號
往往就在樹林或者鶯歌停上了好幾分鐘
就連高鐵的待避機制都做的比台鐵還要有效率多了
高鐵待避也只多停留一分鐘
shyeh wrote:
其實我對鐵路運...(恕刪)

桃園到鶯歌三軌另外一個作用本來是台北南下列車可接林口線去機場
不過林口線升級機會趨近於零,因為絕對會搶機捷生意

桃園中壢間三軌作用不大,因為旅客多數是要去台北,
要有增班效益除非是台北到中壢間都是三軌
但難度可能很高,因台北鐵路地下化似乎沒有第三軌空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