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13~14萬的新成屋已經往事不堪回首,那15~16萬時若還不進場,是要等到他正式站上20萬以上時,才在那邊怨嘆"早知道"嗎?就是因為千金難買早知道,所以我才會說只要房價自評有能力負擔,最好還是早早下手,免得之後變數很多,一錯過就再也回不來了,我已經看過新店的房價狂飆,錯過入場時機,現在南崁也要重演,只不過還在起點的地方,大家還有機會進場,以我住過新店和南崁來比較,這2個地點要到台北市中心的交通通勤時間是差不多的,我之前住新店大坪林站附近,搭捷運到復興北路上班的時間要40~50分鐘,中間還要轉2次車,但從南崁家門口搭亞通到同樣的地點,也是40~50分鐘,現在新店市一坪房價不要說新成屋好了,不在捷運站附近的10年屋(湯泉社區)一坪都開價近40萬了,下南崁同等級同年份的社區現在屋主一坪開18萬,在台北市上班的人買了也覺得划算啊!
yeng131 wrote:
有看過我以前留言的人...(恕刪)
了解您所講述的內容,不過小弟有以下的問題想請教!
依當年您在新店時來看,當時的新店空地跟現在桃園市藝文特區及南崁的空地數量比較,孰勝孰負?
因為現在不知道實際空地數量,所以仍無法得知新店與桃園的這兩個區域是否能夠拿來做比較
不過從經國路上還有田地、荷花池,以及上下南崁地區(最近南崁又再講要農田重劃)仍有許多空地的狀態下來看供需,小弟認為除非需求量如同去年前年一樣的方式繼續成長,否則現在這兩個區域的價格應該不太容易有支撐!
以便利性來看,的確南崁通車與新店比擬是可以相提並論的,但是以縣市差距、都市建設、以及建設預算來看呢? 南崁要重現新店光景就得要有新店當初的條件,不是嗎? 若是條件不在這邊,這樣的價格,能撐的時間是多久呢?
無意要筆戰,小弟只是針對小弟有疑問之處提出問題,還望寬容回應!
Sunnision wrote:
依當年您在新店時來看,當時的新店空地跟現在桃園市藝文特區及南崁的空地數量比較,孰勝孰負?
因為現在不知道實際空地數量,所以仍無法得知新店與桃園的這兩個區域是否能夠拿來做比較
據我所知,新店現在還有很多的空地是還未興建的哦!他的地形和桃園不太一樣,他有很多的山坡地建案還在陸續開發中,當然那些都是規劃為低密度豪宅的,價位是天價...平地的部份,新店有一個十四張重劃區是還未開發的,因為我公公的朋友是當地的地主,他的土地之前已經有很多建商開價要買,但他都還未答應,所以現在還在當農業使用,另外已經炒翻天的裕隆城,也還沒有開發完畢,藝文特區現在的走勢,就有點和那個裕隆城當初打的宣傳有點像...而且新店除了捷運之外,其實當地路小條,棟距都很近,很擁擠,住起來沒有很舒服,他的大賣場也就只有在裕隆土地上蓋的那個家樂福+特力屋而已...他房價飆很快,我覺得是因為當地有多家上市櫃公司,員工都太有錢了,買房子不手軟,再加上很多台北人帶現金去買房養老的,房價一下就飆上去了,當然,現在連新店安坑山上的房子都不便宜了,我幾年前也有實地去看過新店的一些中古屋,我當時就是和你一樣的心態,一直覺得那個價錢不值得啊!但市場就是決定了他的行情,我又能如何呢?所以我看開啦!趁著南崁房價在起漲點時,當下決定趕快籌錢換屋啊!不然我們薪資成長和存款的速度是跟不上房價上漲的幅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