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房對桃園非熱門地區的影響大嗎??


junweii wrote:
就我待銀行了解現在貸...(恕刪)


所以很可能造成的結果就是 : 連自住購屋的門檻都被拉高了, 年輕人可能更難買到理想的房子.

junweii wrote:
就我待銀行了解現在貸...(恕刪)


這也是讓成交量萎縮的手段之一嗎?
這樣房市肯定價格一定要做大修正了!
新聞出來了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08/2/2pgao.html
不過目前市場其實處於一個漫詭異的氣氛
買方都希望可以已跌3-4成空間買房子
而賣方真的拋售的有多少?
而物件本身這次又多是以中古屋市場受害最深
大家都知道目前吵最兇的就是預售屋,都更屋
(預售屋 都更屋都不受奢侈稅影響)
新聞標題大多是大辣辣寫的 "賣方狂拋"但是後面加了一各大問號
我想這次其實不只打到投資客,真的有自住需求的人也不見得買的起房子......貸款成數壓到5-6成
自備現金要準備多少呢???
要年青人買的起房----更是天方夜譚
主要是對方也不可能是200多萬買到的,這才造成價格上的差異。
你4年前看見對方賣200多,一年前可能就賣400多了,他再買下來整理過後當然就要500多了。
前陣子房市不錯,很多投資客怕買不到房子,所以會上修自已投入的資金,所以入手價高出手價當然要更高囉!
由於奢侈稅開打,所以有些有本錢的投資客已經有意出租了,現在算是撿便宜的時機。
不過現在對一般買家最大的影響應該是貸款問題。
前面有人說貸款對桃園沒有影響,但對我們這種前線人員來說,是有影響的…
因為以前對房子估計的價格還蠻高的,所以你的自備可以低一些,但現在銀行對房子的估價偏低,所以相對性來說,你的自備要蠻高的。
這不是說你的工作資格怎樣,銀行貸款如果無法從人回收,就要從房子回收,所以銀行方面估價變保守了…
如果你真的想等到合理價位,看你要哪個區段的啦,熱門區段是蠻多人可以等的。

azx9568kx888 wrote:
無論是哪種投機客是賺或賠,都不是我關心焦點,我等平凡上班族經過多年努力只想以 合理的價格 來買個一般平凡小窩,眼前待售屋潮中幾乎絕大多數是投資客物件,例如4年前一戶屋齡10幾年 價格2百多萬房子,現在經過稍加整理開價400多甚至到500多萬,漲幅是2倍,你買的下手嗎? 知道的越多越買不下去! 當房仲跟你講這種價格時,我實在不知道要怎麼殺價? 我頭皮發麻! 可以跟他說打對折嗎? 我覺得這才是較正常合理價格.但我不喜與人起衝突,所以也只能客氣地說再看看! 然後繼續租屋!
不過我也沒天真到完全靠政府打房來買屋,或許哪天看到真正喜歡的房子價格又不會太離譜,就給他買下去也不一定!...(恕刪)
這是供需問題
利率升+可貸成數下降 -> 自住原本能買的房子買不起(需求下降) -> 賣方被迫下修賣價(房價下跌)-> 跌至買方可負擔(需求上升)

例如小家庭500萬的房子,如目前可貸7成,
1. 自備要150萬,貸350萬

但若房價下跌20%到400萬,但是只能貸到6成,
2. 自備要160萬,貸240萬


我想後面房子不會因為可貸成數減少而更難買,自備款略增但利息的壓力大減
anyway, 對於我們這一堆最近要買自住房的,就看kmt的誠意了


principeiii wrote:
這是供需問題利率升+...(恕刪)


給大大一個讚!
只用了淺顯的例子就讓大家知道修正房價對正要買房的消費者有利多及弊少,真是越來越希望房市大大的修正了!
利率升?
在什麼狀況底下, 央行敢升利率?
經濟復甦幅度不夠時, 升利率是大家一起趴下+躺平

最後仍是有能力的人全收了

Brilliant99 wrote:
利率升?在什麼狀況底...(恕刪)


其實最近升息都是半碼半碼在升,對於一般貸款者來說應該不會造成太大震痛
要是有能力的全收掉,也要看這些人能力能夠撐多久
話再說回來,總比一些隨意就用200萬-300萬進入市場一直超貸哄抬價格的"螞蟻雄兵"投資客擾亂市場來的好!
其實房價該不該降, 要降到多少才合理, 每個人心裡的那把尺標準都不相同. 所有的措施當然都有利弊得失, 世事本就如此, 至於是利多於弊或是恰恰相反, 以目前來看, 沒有人說得準, 就靜觀其變吧!

房價若是降到前面網友提到的6-9萬一坪, 那麼差不多剛好賣掉台北1棟就夠買桃園10棟, 只要稍有閒錢的投資(機)人輕易就可以來桃園買1.2間放著, 有漲賺差價, 沒漲等收租, 再不濟就丟著等, 反正不靠那個錢過活, 在這種 "抗漲" 邏輯之下, 當然對想買房的年輕人來說是合理.歡喜, 然而在桃園買了房子或已經有房子的人, 財富就始終無法增加(至少無法靠房產增值), 反而還隨屋齡遞減價值, 只能眼睜睜看著原本財力相當的台北同事朋友的房產1倍2倍地翻, 幾年前還只是1棟抵我們2棟3棟, 轉眼間1棟變成抵7棟8棟, 我們還在斤斤計較買40坪還是50坪房時, 哪天人家不爽住台北了, 賣掉台北老公寓來桃園買棟豪宅別墅還有剩, 請問那時候您作何感受, 這樣子對桃園買了房子或已經有房子的人又何嘗合理.

維持房價在一個水準未必就不好, 當然對想買房的年輕人來說是多了些阻力, 但是努力過後是有代價的, 至少辛苦買的房能夠保值, 狀況好隨著環境改善還可合理增值, 不至於在跟台北的同事朋友比較之下, 我們桃園人的資產價值無形中就相對地縮水縮光了, 這樣的期待應該不算貪求吧.

供需平衡只是基本原則, 牽涉的外部因素太複雜, 不能以那麼簡化的思維來論定, 桃園的房產怎樣才算合理, 除了要考慮其本身究竟值多少之外, 還必須要拉高視野從整個市場來看, 桃園有離台北近的地利之便. 有還算發達的工商產業工作機會. 有航空城的未來發展願景等等, 算是還不差的基本條件, 並沒有看低的必要, 若是桃園人硬要自己貶低房產價值, 台北人(或其他外縣市)自會來撿便宜, 我相信在自由市場機制運作下, 長期漲升的趨勢還是難以違逆, 戒急用忍. 鎖國經濟. 金融海嘯. 奢侈稅都只是短期影響一時, 長期還是要回到其慣性軌道, 反應出本身價值來.

這種課題沒有結論, 我個人20多年觀察的經驗也不知道答案為何, 如果真的能夠尊重專業, 基本上這應是純經濟問題, 讓供需來解決即可, 但是這20年來, 除了台北之外(台北是全國主要對外窗口, 一定會跟國外比價, 再加上中央重大建設獨厚, 不漲到合理價就會被國外資金撿便宜), 其他地區卻都硬遭戒急用忍. 鎖國經濟等政治因素貶抑了, 所以近20年來在台北以外地區投資房產多數是虧損, 接下來再用奢侈稅也一定會影響到, 甚至人算不如天算, 來個金融海嘯, 又會死一堆, 不過我想可以確定的是, 只要基本價值在那裡, 一有機會, 他就會想辦法回到那個位置的, 至於那個位置到底在哪裡, 建議您別只低著頭算, 抬起頭來看看四周客觀環境吧, 或許您會有全新的發現.
jong_tony wrote:
其實房價該不...(恕刪)


對相關行業人員而言,1坪XX萬 可能只是一個數字,1戶房屋只是用來轉手買賣的商品,以所謂 "財經宏觀"來分析全台城市間與國際熱錢資金潮流與房價關係, 對!是沒錯這是現實,但是對我等上班族而言,1坪XX萬 都是一滴滴血汗累積, 一戶安身立命一般住宅更是投注畢生青春血汗有形成果, 請告訴我,全世界有哪個先進國家,可以放任縱容財團投機客圈地養地養房,哄抬炒作一般民眾住宅房價(非特定商業精華區豪宅區),民眾連想買 "中古屋" 也只能跟 "投機客" 買,因為都被搜購,而且投入成本極低且大都以銀行貸款為主高財務槓桿,說這是 供需問題,可是實際房屋供給量遠大於民眾實際自住需求,買賣這個 高金額商品 卻幾乎不用繳交稅金(我到超商買1瓶10元飲料人家都有開發票還可以對獎),一般自住需求民眾只能當任人宰割的肥羊,請告訴我全世界有哪個先進國家可以讓這種事情發生? 我們不是要與國際接軌嗎? 還是只有熱錢資金炒作與"歐美有錢國家" "鮭魚台商"接軌,然後內政社福,社會公平正義淪落與 "辛巴威" 接軌?

板上J大所說是目前的現實,而開板的P大 如我等一般民眾已被逼到 大桃園 的所謂非熱門地區(龍潭..楊梅..龍崗.. 我日前也有到這些區域看房子,想來還真是無奈又好笑),這也是事實, 這是長年來無能政府沒有控管放任甚至官商勾結之下所形成的結果,我是覺得一戶住宅應該要回歸當地人民生活需求,而非操控在 "投機客" 手裡,這是當前執政者要好好處理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