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地下化恐拖16年~經費若拿去建捷運綠線還有剩~


閔碩之家 wrote:
http://rent...(恕刪)


他們的干擾是有在公聽會自己大聲證實的
前縣長魄力是不夠 但不能說他不做事
或是這是因為他個人關係延宕
地下化不錯啊,問題是錢哪來,真的很好奇
又不是缺幾百萬幾千萬或是幾億,是好幾百億阿!!
有錢政府想要同時蓋高架橋和地下都可以,問題就是沒錢啊
中央都在缺錢了,哪來的幾百億經費可拿?以為喊一喊就有錢可以拿?
不管地下化還是高架橋化對我來說一點都不在意
只在意快點打通桃園市區那幾條主要道路,不要每次都得繞來繞去的!!
反正繼續亂搞下去下一屆就換人而已
重大建設規劃及效率,我們桃園真的需要多加加油!
因為彰化員林鐵路高架化已完工!我們桃園現在還龜速中還搞不定到底是高架或地下?
其實不論台灣獨不獨立,核四用不用,蘇花建不建,都不可能有全國人民都通過的一天,
本案亦是如此,高架是現核准通過經費也編列,地下化是都市進步的象徵(有些人如此認為)
但如果現在是地下化已核准通過經費也准,說真的再施工5年我也舉雙手贊成快蓋.
但擺在眼前的事實,不是如此!!如果只為了少數沿線徵收戶的未來店面及土地增值利益,而犧牲全桃園民眾的利益
當政者應慎重思量,何者為主流民意(可以投票表決嘛,或民調啊,當政者不敢做,怕只會騎虎難下),但畢竟原案如再退回原點,重新設計送審在環評在編預算通過最少也要7-10年以上
如再加上政黨輪替惡鬥,可能再十年地下化要動工也難,只會變笑話!
所以樓上那些超級專業的神人討論的東西其實我都不想看~
就像有我們一般人買房有可以住不會太差就好了,有些人沒錢又硬要討論門面是不是豪宅,有幾個窗戶,
這麼喜歡般去台北就好了,別大家浪費時間~看到時程一直延後,到遙遙無期真的令人生氣!!
guochunwei wrote:
地下化不錯啊,問題...(恕刪)
夢想 跟 現實 的差別就是大腦腦波的頻率

想太多就是夢想

想得剛剛好就是務實

拜讀前面很多大師的高作,著實讓我上了一堂課

雖然有很多專業知識不了解,但覺得兩方的差異好像是 台鐵的施工法到底等不等於高鐵的施工法?

不管是甚麼方法,松山火車站的地下化成功,主因是在施工期間,那一區塊的發展是落後的,周遭交通流動的壓力沒有這麼大的,所以提供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施工環境

但桃園火車站周邊的交通和人潮,可能導致機會成本的大幅攀高,再加上時效的話,地下化的成效恐怕也被抵消了不少

特色是人創造出來的,如果加諸更多美化鐵路高架的的設計,也許能創造出桃園另一個亮點!

支持全球化 wrote:
不管是甚麼方法,松山火車站的地下化成功,主因是在施工期間,那一區塊的發展是落後的,周遭交通流動的壓力沒有這麼大的,所以提供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施工環境

但桃園火車站周邊的交通和人潮,可能導致機會成本的大幅攀高,再加上時效的話,地下化的成效恐怕也被抵消了不少...(恕刪)

松山火車站在地下化施工期間那一區塊的發展是落後的?
不會吧!不要說北側有饒河夜市、松山慈祐宮,南側更有全台知名的五分埔商圈,怎會落後呢?
你要說東新街以東,台鐵南港調車場那一大塊落後,那我還承認,
但松山火車站周邊那一塊絕對是熱鬧得很,我十幾年前拜訪朋友經過時就已經很熱鬧了,
下列兩張google map的空拍圖(鐵路松山段尚未地下化時)就可以清楚看出其住宅密集程度,
若真要說松山站不如桃園、中壢站的一點大概就是旅客進出人次,旁邊沒有百貨公司,其他的一點也不輸桃園中壢,
松山稍遜於桃園中壢的原因,那是因為捷運把台鐵松山站的旅客分攤掉一大部分了,
至於沒有百貨公司的問題,如我之前po的照片,地下化後的松山火車站大樓在B1, 1F, 2F有那麼多的商店,對一個本來就沒有百貨公司的地區也不差啦。



蘋果日報2008年6月21日報導【松山火車站周邊 商機繁榮套房搶手 鐵路地下化BOT案 前景受期待】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080621/30675427/#

松山火車站地下化工程正在施工中,原鐵軌位置將形成萬坪帶狀公園,加上BOT案將規劃辦公、商場,預計將帶動周邊房價補漲


在當時就已經有板南線捷運永春站、後山埤站,捷運松山線也正在興建中,會落後嗎?


正在興建中的松山臨時站


松山臨時站旁,捷運松山線正在興建中


向大家說明,現在的爭論點是
鐵路高架化後橋下目前是雙向雙線道,
而鐵路地下化後25米路權地上扣除人行道、路肩、分隔島、綠帶以前鐵路地上物
(隧道沿線每300~350公尺設置緊急出口、通風井等設施)
頂多就是雙向四線道的馬路

兩側多了各一線道,值得我們把跑了18年的高架化取消,再多花900億以上的經費,
又把綠線捷運開工、機捷延伸給卡得動彈不得
(捷運共構問題,地下、高架變來變去,綠線無法開工,
機捷已開工,但如地下化確定,又將變更,其中包含變更設計、賠償等問題)
這一切值得嗎?

高架化後也可以再去拓寬馬路,不需要把高架化整個推翻,
以桃園列車開出玉山街就是一片稻田的狀態來看,
這點的工程難度有比新北最近幾年才全線完工的台64、台65、新北環快更難嗎?
(全線4~6線道上層高架快速道路,下層平面道路),
這三條路線地價更高、工程更困難、規模更大、影響人數更多,徵收更困難.
而這三條的經費也不過是各300、400億之譜,

值得為了多了兩線平面兩線道馬路(還不是高架快速道路)花費這麼多人力、社會、時間、900億金錢成本嗎?
為什麼資源不能用在更好的地方
桃園不是只有一項鐵路立體化建設要執行啊
Tiger_Hsiao wrote:
繼本帖第46頁 第...(恕刪)


繼本帖第46頁 第#457篇介紹松山火車站鐵路地下化後之站區平面空間
本帖第47頁 第#463篇介紹松山火車站大樓內部使用狀況
接著介紹松山火車站的轉乘設計,做為桃園鐵路地下化之參考。

1. 捷運松山線,站內B1轉乘




2. 計程車,站內B1轉乘



計程車專用入口,車站南側


3. U-Bike,火車站南側,捷安特人員定時回收U-Bike回廠檢修




4. 公車停靠區,火車站北側,備有風雨走廊,這個公車站在大小與行車動線上與桃園市政府規劃的「桃園火車站周邊交通改造計畫」非常相似,值得參考。稍微不足之處為離開火車站轉乘公車時,仍需過一條小路,沒有風雨走廊,也不像板橋火車站轉乘公車時,有完善的地下連通道與樓梯、電梯可直達等車月台。
公車停靠區風雨走廊(畫面左側),八德路四段(畫面右側)









停靠區左側的公車路線:611,紅56,綠16
停靠區底側的公車路線:256,311,531,629,綠16,內科8
停靠區右側的公車路線:1061,1062,5500


Tiger_Hsiao wrote:
繼本帖第46頁 第...(恕刪)

5個問題,Tiger請面對
1. 桃園鐵路立體化是跑台鐵還是捷運?
2. 台北鐵路地下化、高雄鐵路地下化、桃園鐵路立體化是鐵路改建工程局主導?還是捷運工程處主導?
3. 台北、高雄鐵路地下是否皆需遵循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之隧道安全設施規定,隧道沿線每300~350公尺設置緊急出口以及通風井等設施
4.台北鐵路地下化五十八個地下逃生通道,全都在站區內嗎?
5. 高雄鐵路地下化的逃生通道,全都在站區內嗎?

大家都在問為何桃園一定非得地下化,Tiger狂貼地下車站一直洗版是要幹嘛呢?
昨晚~~~經過龜山建國路平交道時,火車要經過柵欄放下來,沒幾秒我旁邊一台救護車來了,明顯看到有人正在為患者實施心肺復甦術,但~~~火車一直很慢才來,剛好又雙向都有,等了好幾分鐘,~~~~~~~~~~~~~~~~

說實在的管他啥米高架、地下,哪種可以快做好才是重要~~~,很難想像患者等的那幾分鐘的後果是怎樣!!
當政者老是為了自己私利、有沒有台階下,在做政策規劃,這種人民總是會唾棄的~~~~~不管是胖胖還是羊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