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ision wrote:
S大說的我都瞭,但是問題還是政府,難道政府不該保障仲介的底薪?)
以一個都市來說, 人口的蕭長主要是看經濟是否展, 有沒有足夠的就業機會
日本算是少子化嚴重的國家, 從上一波房地產泡沫開始, 東京都單單是23區的人口從1995年的一千一百萬, 到了2010年是1320萬, 這還不包含透過擴大首都圈方式疏散到周邊都市居住的居民, 例如同樣是1995到2010,位處首都圈內的其他三個縣, 琦玉縣增加46萬人口, 千葉縣增加41萬人口, 神奈川更是增加了超過80萬人口, 總體來說整個首都圈增加了超過350萬的人口, 少子化的衝擊並沒有影響都會區的快速人口增加
另外關於人口減少的狀況,很鮮明的例子就是最近常上新聞的台南縣學甲鎮, 在民國57年的時候設籍人口就已經超過五萬人, 因此從學甲鄉升格為學甲鎮, 成為台灣行政史上最後一個由鄉升格為鎮的行政區, 人口最多的時候設籍人口超過五萬四千人, 預估居住人口超過七萬人, 但是到了2006年, 設籍人口降到兩萬八千人, 實際居住人口不到兩萬人, 2006因為財政困難, 還發生過鎮公所無力繳交公共設施電費, 造成全鎮八成以上的路燈停擺, 為了刪減預算, 當時的鎮長把全鎮26個里裁撤合併成為13個里, 在民國60年到2006年之間, 台灣的整體生育率還屬於正常, 也就並沒有少子化的問題, 但是對比於人口出生率, 學甲鎮卻是人口減少將近50%
用你的聰明頭腦仔細思考, 日本不是生育率低, 少子化嚴重的國家嗎? 怎麼15年內東京首都圈還增加了350萬以上的人口? 學甲鎮相對台灣地區的生育率低嗎? 我自己阿公也是住在台南縣, 相對我們這些居住在都市的少子狀況, 還留在鄉村的親戚們至少都育有兩個以上的小孩 (還有一個表妹生了五個), 商周報導裡面的學甲泥鰍嫂也是生了四個小孩, 相對來說, 學甲鎮的生育率應該不低, 如果以生育率來看,應該沒有所謂少子化, 但是他的人口成長在這幾十年來說, 卻是一個從設籍超過五萬的鄉鎮降到一個不到兩萬八設籍, 不足兩萬人居住的地區, 這是少子化造成的嗎? 你還相信少子化的衝擊嗎?
奴隸與國王 wrote:
少子化,房地產已是夕...(恕刪)
反正這房子預計也要住個幾十年,
我覺得還沒買房子時,會一直期望房價狂跌,
誰不希望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買到等值的商品?
然而生命中總有許多意外,
當意外來臨時,不論美好或不好,總得改變現況,
這次的改變就是買下人生中的第一間房子,
我不知道現在是高點還是低點,反正我是買了,
也確實有那需求,房子很漂亮,地點我也很喜歡,
這時候房價漲或跌就跟我無關了,我沒要賣所以也不期望漲,
也不會在意跌,或許有一天來個意外得賣房子會期望漲價吧,
人都是自私的,想買房子的都會期望跌價,
想賣房子的都會期望漲價,差別只在有人會去操控,
而有人只會觀望,最糟糕的是隨風起舞幫人抬轎的一群,
不過...人嘛..總要形形色色的世界才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