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在的情況來說,如果物價一直漲,新成屋一定只會愈來愈貴。然而如果大家沒有買屋意願了,對於建商來說,了不起公司收了不蓋了,反正早就賺得飽飽的。那重點來了,沒有新成屋,就只能買中古屋,但是中古屋的屋主在沒有新的標的物出現時,怎麼會賣呢?有些人會說,經濟不景氣,一堆人槓桿玩太大,必須要出脫,經濟不景氣,大家都遭殃,看空者也逃不過啊,怎麼下手呢?好奇啊!

navylo wrote:
以現在的情況來說,如...(恕刪)


很認同你的看法,
但有一點,台灣生育率低,人口減少,長期房價是否看跌??

cking123 wrote:
很認同你的看法,但有...(恕刪)


以生育率來看房價只能說是一個參考 不是必然決定房價的重要因素

現在的人買房子有時並不是為了住

當然你可以說就算是為了投資 房子的功能還是居住

但自己買自己居住 跟向他人租賃
一個是資本 一個是費用
本質上有很大的差別
當這些資本透過房地產繼承給後代的時候

同樣是後代的人 一個是繼承資本 一個是繼續付費
起跑點就天差地遠了
(管理這些資本也需要汰換,才能增加資本或保值)

至於房地產會漲會跌
一定要將區域講清楚

直接說整個台灣的我只能說 您真行
leou3936 wrote:




以生育率來看房價只能說是一個參考 不是必然決定房價的重要因素

現在的人買房子有時並不是為了住

當然你可以說就算是為了投資 房子的功能還是居住

但自己買自己居住 跟向他人租賃
一個是資本 一個是費用
本質上有很大的差別
當這些資本透過房地產繼承給後代的時候

同樣是後代的人 一個是繼承資本 一個是繼續付費
起跑點就天差地遠了
(管理這些資本也需要汰換,才能增加資本或保值)

至於房地產會漲會跌
一定要將區域講清楚

直接說整個台灣的我只能說 您真行...(恕刪)


供需才是影響價格最重大因素
單純以人口結構來看 (扣除外來人口大量移入因素)
你所提到的投資功能 除非台灣產業大升級 不然也會因為人口結構改變而影響需求下降
雖然有些區塊還是保值

自住的話更不用說 當供給大於需要 房價總體不會下修嗎

cking123 wrote:
很認同你的看法,
但...(恕刪)


對啊,生育率越來越低,需求應會變少
但話說幾十年前的大家庭十幾個人住在一起
現在年輕人大多不願與父母同住,寧可出外貸款買屋
所以需求狀況應仍在,房價的看空與看多到是可能會與
地段脫離不了關係。

回鄉孩子 wrote:
對啊,生育率越來越低,需求應會變少
但話說幾十年前的大家庭十幾個人住在一起
現在年輕人大多不願與父母同住,寧可出外貸款買屋
所以需求狀況應仍在,房價的看空與看多到是可能會與
地段脫離不了關係。


沒錯,而且需求一定會有...

每個人都想買"新建案"啊
navylo wrote:
以現在的情況來說,如...(恕刪)

又一個睜眼說瞎話。

房價崩盤造成經濟衰退,這點只對一半。

正確的順序是
1.房價暴漲
2.房價暴跌
3.經濟衰退。


這世界從來沒有人可以跳過1,直接出現2,3。一定是123的順序。房價漲愈大,之後經濟衰退更大,所以房價不要再漲,明天趕快跌。這樣未來會痛的比較少。

那台灣房價維持現在價格,永遠不漲不跌,可不可以?
答案是作不到!

日本人作不到,美國人也作不到。西班牙愛爾蘭也作不到。
但是你不用擔心,根據版上某些特定帳號的說法。
台灣不一樣,台灣只會漲不會跌。不要拿日本美國西班牙愛爾蘭來比。



45454121348 wrote:
供需才是影響價格最重...(恕刪)


供需的確是市場價格的決定因素

我覺得您說得很對 如果人口下降 (住房)需求會減少

但我是認為住房跟買房是兩回事

在住房的方面來說

如果地段好建設多、天然災害侵襲也不嚴重

有資本的人會往那區塊集中 這裡的需求變多 就會漲 其他沒題材沒刺激的區塊自然跌

在買房的方面來看

房地產是不可複製的資本

現在的狀況是少數的人掌握大部份精華的房地產 而且還正在物色新的區域

加上銀行的貸款對新成屋或精華地段物件的高成數放貸

( 因此手上沒自住或自用的房地產本來就需要盤整 )

還有您提到的外來人口因素 這些都會影響部份地區的價格


而我也覺得或許大部份地區房價是下修 但某些地區房價卻是大漲

僅是覺得以總體房價來論房市 似乎沒有太大意義

畢竟如果覺得說因為人口會變少 房價就會下跌

我是覺得這個說法遺漏了許多影響力不亞於出生率的重要因素
想什麼,就沒那個價值,一坪20,30幾,總價動輒上千萬,薪水也沒漲,日子不好過,買不起,如此而已。我為什麼要揹20年的房貸,給建商或投資客爽。

倒是版上看多的大大們,手上真的都好幾間房子等著待價而沽嗎?一直投資買低賣高嗎?
如果不是,只是自住,看著房價一直被炒上去,覺得很開心,仔細想想,對一般上班族來講,好像不是什麼好事耶。
生活品質沒有改善,等要換屋,或真的有自住需求的時候,就知道高房價的缺點了。鞋童理論,不可不慎。

cking123 wrote:
很認同你的看法,但有...(恕刪)


如果你有常常接觸房地產 你就會知道 一個家庭裡有兩間房子以上的 不在少數
至於供需問題 永遠都會有需求 差別在於地點

拿車子來做比較可能比較容易理解 台北市中心=賓士 BMW 信義計畫區=法拉利 保時捷
外圍+新北市=TOYOTA HONDA MAZDA 一樣都是車 加了油都會動

為什麼有人要買高級車 為什麼有人要買平民車 一個人家裡有兩三台車 為什麼呢!?
四個字 老子有錢... 地點好 交通方便 生活機能佳 為了小孩學區好 住在學區附近 小孩跟自己都可以睡得比較晚 我買的起 為什麼不買!?

還有個重點 現在買房子送小孩的人也不在少數 避稅的好方法

既然都要買 有錢人當然買精華地段的房子送小孩...


大概這幾點 是最近比較常常看到的 參考看看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