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二年來對桃園市感想...我是住桃園25年的小市民

有沒有發現桃園這幾年變超多的,對於住桃園超過20年以上的我來說
桃園越來越脫離桃花源邁向由眾多亂象組成的新興都市

1.交通

主幹道原本就會塞車,現在不只是塞,還是大堵,包含以前就塞的春日路、中正路、中山路,現在大興西路、文中路、永安路、經國路、國際路、中正北路,通通在上下班時間進入"冰點",請注意現在還沒真正開始蓋捷運喔...真的是剉著等耶...

小馬路巷道原本沒啥車子,現在居然也能堵~堵~堵~~,我自己住的上海路、國強一街、龍安街居然也能塞車...

機車隨意鑽、汽車走機車道,併排停車、不禮讓行人、機車停到斑馬線、汽車停到機車停等區、紅燈右轉、機車未兩段左轉、單行道逆向,原本只有幾部幾輛的現在一整排一大堆...

2.馬路品質

本來就沒有很優質的道路,但因為車輛未爆量、建案也不多,因此還可以讓人接受,但現在住的人越來越多,房子拼命蓋,反映到的道路品質相信每天騎車的人就能真切的感受,原本波浪的道路現在是顯性的陷阱,有夠深的大小洞到處都是,補丁&交功課型的瀝青隨處可見,上班時間的隨意封車道施工,下班看見的施工品質除了搖頭我們還有什麼能做的??

3.空氣品質

人一多、車子多,塞車堵車在車陣中那陣陣的香濃廢棄味,加上朝天管、哈菸管,譜成肺炎肺癌合奏曲

4.公德心

汽機車、招牌、盆栽、商家物品 直上人行道,人行道殘破,路樹隨意砍,常常在施工的國際路人行道不知道做幾次了,隨意規劃的公園一大堆,裡面的遊樂設施與物品破的破,被拆得被拆,拖吊大隊就算24小時出動我看也阻止不了隨意亂停的車輛

5.高的嚇人的房價

對台北人來說便宜到爆炸的房價,對桃園普通小市民來說真是恐懼的數字,面對住了十幾年或幾十年的房價突然的高漲,原本就死命存錢想要購屋的上班族突然發現,要買桃園的房子從原本的存5年變成存8年甚至到10年,拿我家將近20年的宏國甲桂林,當初新屋4XX萬,現在要近500萬,較中低收入的廣大勞工情何以堪...,高房價並沒有帶來高收益,高房價也沒有帶來高品質的環境,桃園開始規畫一個一個的特區,到底是誰在賺難道我們一點都看不出來...當我們是笨蛋??

最近在建設的文中區,誰先聽到風聲先走一步,除了民意代表、政府官員,不然就是財團建商,小市民想要的品質又在哪裡??


外來的新住戶我不知道你們買了桃園以後會不會後悔,但我真切地希望後來想要買來住的朋友,看清楚上下班環境、看清楚桃園市在地居住品質與環境,仔細評估優與劣,不要真正買了以後只漂亮了表面房價,卻真正輸了居住品質,桃園越來越邁向不適合居住的都市了。
桃園縣人口從130萬到今天202萬
但幹道建設以北桃為例
只打通了中正路及文中路,沒有新增任何新幹道
未來八德市廣豐、桃園市中路、經國新重劃區
增加的車流,還是只能走現有道路
很多建案地下停車場出口緊鄰馬路
未來可能在地下室就要塞車了

另外,八德擴大都計對外的兩條馬路
像長興路及建國路都還是二線道
從八德擴大都計、大溪到桃園市
交通動線一定要經過大湳
八德又不規劃外環道路
車流全擠在大湳
下雨天時,巷道車也轉不進幹道
全市交通癱瘓
這麼爛的幹道設計和都市計劃
房價還不斷上揚

要問縣府在幹嘛
可能在炒青埔和航空城房價吧
我只住了10年左右
道路有改善的地方是:春日路.經國路.南崁交流道

o春日路:記的大約8年前坑坑洞洞.非常非常難騎車.以前最痛恨這一條路.但是現在這幾年非常的平整好騎
o經國路:這幾個月來剛鋪好路.非常的好騎..之前外側真的爛到不行.
.......經國路的人行紅磚道降低內縮.對交通是好的.至少轎車臨停不會像之前很靠近路中間(雖然不能停)
o南崁交流道:以前只要下雨..國道1號下面一定會有大坑洞..會讓機車翻車.現在好騎到想哭

應該是政策變了
以前補路.都是不規則形狀
但是現在一律都是四方形.長方形
而且平整度好很多

火車站前面
以前沒有警察.亂到會哭.現在雖然很多車.但是比起沒警察指揮還是差很多
桃園車站是我覺得很落後的地方.寄車處很老舊.很像廢墟.對一個地方的市容影響很大.
就連嘉義這種鄉下地方站前都會有紅綠燈了.桃園火車站是唯一沒紅綠燈的車站
桃園車站的週邊真的舊的很悽慘.很落後
以前住過左營.楠梓.高雄.瓏崎.新營.嘉義.台中.桃園八德
現在住桃園.有些感想

whiteme wrote:
有沒有發現桃園這幾年...(恕刪)


每個城市都有其城市負載力
當人口達到臨界時
開發新的都市計畫區 是刻不容緩
現在很多新的都市計畫區
馬路很大條 停車也很方便 公園綠地也很多
但是搞不懂 大家為什麼偏偏還是喜歡往市中心擠

台北在蓋捷運之前 也是飽受塞車之苦
車子太多了 只好鼓勵搭乘大眾運輸系統
於是公車專用道 捷運 慢慢就起來了
桃園 就是要多塞點車 才會有人想搭大眾運輸
大眾運輸才會起來 捷運蓋了才有人搭
加油 辛苦了 沒經過這樣的洗禮 很難有捷運
house5566 wrote:
台北在蓋捷運之前 也是飽受塞車之苦
車子太多了 只好鼓勵搭乘大眾運輸系統
於是公車專用道 捷運 慢慢就起來了...(恕刪)






現在的台北市好像還是一樣也!!
我第一次到桃園車站也是覺得
交通這麼亂的地方
居然沒紅綠燈
T 字路口要怎麼過去啊?
太誇張了~~
沒辦法 搬到桃園就要習慣它~~
house5566 wrote:
現在很多新的都市計畫區
馬路很大條 停車也很方便 公園綠地也很多
但是搞不懂 大家為什麼偏偏還是喜歡往市中心擠

新的重劃區分成新市區和新市鎮
新市區指的是像新板、信義、中路、廣豐等特區
位置緊鄰舊市區旁,擴大原本市區範圍
像台中市舊市區週圍開發1-14期重劃區(幹道一併開闢)
讓市區一圈一圈往外擴大
新市區發展起來了,自然解決舊市區塞車問題

新市鎮像林口、高鐵新市鎮
通常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發展困難,也很難解決舊市區問題

桃園新市區問題在於,只開發重劃區並未開發幹道
導致新市區只抒解人口,但增加交通負擔

新市鎮問題在於離群索居
無法提供任何生活機能、求學、就業
這個問題只要想想桃園縣202萬縣民
我們都去哪裡消費、求學和工作就可得知
大多數去市區而非去新市鎮吧
開發新市鎮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縣府還是要開闢幹道+新市區才有用
h4550311 wrote:
你不爽住你可以早點出門或搬家阿。

這個不錯,可以做吳縣長下次競選口號

whiteme wrote:

1.交通

2.馬路品質

3.空氣品質

4.公德心

5.高的嚇人的房價

你說的這些東西 新北市某些區域都比你還慘, 勸你多出來看看吧
你覺得爛透了的東西, 對一些台北客而言 還不算太差
一奇一 wrote:
現在的台北市好像還是一樣也!!...(恕刪)


台北可以拓寬的都拓寬了 捷運也蓋得星羅棋布
大眾運輸更推廣到淋漓盡致
如果還是繼續塞 就剩下飽和可以解釋了
我們國小自然科學都學過
飽和之後 會往周圍流動 去平衡飽和狀態
現在大概就是這個情況

其實 桃園 還沒有很糟 塞車不算太嚴重
嚴重一點 大眾運輸會抬頭 優先權會被重視
一輛公車的人塞車和一輛小客車的人塞車 是天差地遠的事情
而且通勤時間 很多小客車 都只有一個人 優先權要最低 要慢慢塞
這樣大家才會搭大眾運輸 交通才會改善

至於要拓寬中正路 中山路這樣的道路? 要多少預算阿? 只能說 不切實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