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住在桃園不到5年的時間.但就是感覺交通很塞.我在想如果可以桃園鐵路至中壢段鐵路全面地下化.不徵收民宅與土地壯況下.那麼另一條市民大道是否也隨之成形了.也疏解了中山路中華路延平路這段的車潮.中園路這段車潮也蠻可怕的.至於桃林鐵路真的要善加利用.拿來做腳踏車行駛在交通上不慬沒有改善.甚至可能衍生出一些治安的問題出現.例如某些路段沒有汽機車經過的地方是否形成了治安的死角
文章關鍵字
喔...台北鐵路地下化花五百年嗎?
還是蓋一堆高架橋,會比較好?
看看台北拼命的搞捷運地下化,還可以把捷運出口搞到與百貨公司整合在一起,也還可以建立地下街,
這些都是地下化的好處,我想到台北的人都有體驗過,下雨天也不用怕下雨,
更不用忍耐冬天的寒冷與夏天的日曬,
但是請問高架化的鐵路可以這樣做嗎?只為了便宜好辦事,卻失去了很多的東西

1979年7月26日奉行政院台六十八交字第7479號函核定。1980年10月由籌備處聘請德國鐵路顧問公司進行規劃,1981年秋完成初步規劃。隨著北市地下鐵路工程處成立,1983年7月12日舉行動工典禮[2],首先動土興建週邊工程之板橋客車場。

工程範圍[编辑]
華山-萬華間地下化,單座雙軌隧道。
新建板橋客車場作為東部幹線調度用的列車基地。
新建南港貨站,取代華山車場。
台北車站包含DORTS.svg台北捷運台北車站主體工程(今台北捷運紅線(淡水線)穿堂層及月台層,當時藍線規劃使用台鐵第一月台)。
整體工程於1989年9月1日完工啟用。[2]
計畫效益[编辑]
業於1989年9月2日主體工程竣工通車移交台鐵運用,一般反應良好。
騰空土地總共99,000平方公尺,奉行政院指示提供台北市政府規劃車站特定區建設。
消除原有鐵路地面設施對市區所產生之阻隔,促進都市均衡發展。
貫通重慶南北路、公園路,拓寬延長鄭州路至中山北路,銜接忠孝西路與承德路,使台北車站附近地區交通便捷流暢。[3]
樓上說的沒錯,出門去玩塞車遊戲的確比在這邊說政治來的好....
有些建設是要看長遠而不是看短線的.火車蓋在上面對交通完全無延伸性.若高架是用來蓋快速道路對往後的交通發展就有延伸性.我不確定高速公路東西向是否有與火車段延線是否有會合交錯的位置.假設有會合交錯.這段就可以做為快速道路聯絡閘道.而以後高速公路東西向就可以疏解一些要下桃園或八德大楠的一些車潮.火車在高架上面跑.地面一樣是汽機車等紅綠燈.不如長痛一些.火車在地下.地面一樣有汽機車行駛.高架就是汽車從桃園直接通到中壢市區了.這只是預設.假設高架化形成.甚至中園路這段也可以跟著高架化聯結閘道.但這一切都只是假設性問題.
balvino wrote:
有些建設是要看長遠而...(恕刪)


要談理想~~以台灣的建築技術一定做得到下面的方式..或是與國外合作也可以~~

鐵路高架化~還可以用火車下面跑上面是快速道路~雙層的高架化交通工程!

一次解決高架鐵路及快速道路的辦法~~

只是這樣少了一次發包..政治人物一定不肯的!!

而且地下化黑黑的只能讓你~看手機螢幕..好處是可以來01~

就沒有風景了....

如果有雙層高架化工法...真的會比地下化差嗎?

反倒是顯示桃園的工程技術!...這才是國門之都...

請樓主想想..高架化真的有比較差嗎? 只是事在人為..哀~~

真的可以參考~~像是日本瀨戶大橋的建築工法~~

上層快速道路(連接國道2號)
下層火車鐵路




杜拜這樣有錢~地下化不是問題也是選擇高架化~(高架化有一定的優點) 轉摘01網友



這主題很多人討論過了~可以參考這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4209930
這建議也很好.我提的建議也只是希望桃園在交通上及未來有好的發展與延伸性.我住南崁.有次下雨公司聚餐從南崁開車到桃園市區.1小時到不了
balvino wrote:
這建議也很好.我提的...(恕刪)


而且~桃園已經升格了!

希望胖周瑜~~

應該要擴大都市版圖~趕快高架化動工~

可以將鐵路東邊一大片~~根本是60年代的景象~

希望能夠土地重劃~讓桃園站前商圈跟中平商圈與大湳商圈連接再一起!

不然感覺一下現代..一下回到60年代一樣!

國際路根本就是鄉間小路...旁邊超鄉下..而且就在鐵軌旁..兩邊差超多的~~

希望能趕緊重劃~讓整個桃園區~都市化更大更美~向高雄台中台北一樣大片的都市景觀!


綠色區域~~真的很像60年代
紅色-----鐵路(紅線)
橘色-----RCA

另外也建議~~RCA那塊土地趕緊改為~~ RCA災難紀念公園~來美化那塊土地!!

並記取歷史的教訓..
我比較好奇的桃林鐵路除了拿來當腳踏車專用道之外,還有其他對交通有利用法嗎?
只能說你的思維完全是以本身開車或摩托車為主。
現在桃林鐵路空在那邊說實在話對於交通也沒有麼幫助?難道要打掉重新開路給汽機車過?
做成腳踏車道有更多運動的人會走過會騎過,對於治安有什麼影響呢?
現在大多外面隨便封起來,裡面亂七八糟的,晚上時除前半段外後面整個都是暗的這才會是治安死角

至於鐵路地下化,事實上地下化也只有精華地區那一部分而已,最多最多也頂多是桃園到中壢這段
考慮到之後要聯接捷運的問題地下化的確是個比較可行的方案,但也確實要花更多的錢
以未來大計當然地下化會比較理想,但現實面的金錢來源的確是個大問題
假如你有去過高雄的話,就會發現完全地下化的捷運會讓整個市容看起來更為清新
雖然高雄捷運不如台北路線密集,但也不難想像那大型十字浮上來對路面交通會有多少影響
捷運經過的大多都會是交通要道,對路面交通影響非常大
而這也是高雄後來以輕軌來作為高架以外的選擇
鐵路走的雖然不會延伸進其他城市地區,但對於一個精華路段來說影響也是有的
另外桃園火車站前腹地太小開發有限,往地上建立商圈也是個好方法

以目前的情面來看..

地下化的機率高嗎?感覺好像會淪陷空轉4年的憂

正確的方向尚未可以使人明瞭
地下化除了費用貴了以外...上面的房子也要拆了..那不如就選擇高架化....建設費用低 好維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