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新竹鐵路不能高架化?

中華路北上方向與地下道交叉路口處並無設計進入地下道之引道

原來是當初設計不良,才造成今日不能雙向
從頭前溪一直要到林森路底才會遇到一個可雙向的地下道
不然就必須繞上東上陸橋,很不方便



一團和氣 wrote:
m 大應該不是新竹...(恕刪)
sars 救護車 得罪了方丈還想走
兩年後再說吧
原本是機捷在上、台鐵在下的共構方案,大幅修正設計,除了解決施工難度外,原總經費約需1200億元,也可以節省150億元。

鄭文燦認為,依照台南鐵路地下化分攤12.5%的模式,地方約負擔130億元,「過去高架化桃園就要負擔105億元,地下化130億元,我當然可以接受」。

桃園有可能改地下化了

新竹若高架或地下化,不知負擔多少$$,若阿財還在的話,應會拿桃園的例子再去跟中央提之前的計劃

新竹市鐵路確實阻礙了新竹舊市區與新竹東區的發展,新竹主要還是靠科學園區來增加居住人口,但園區的人大多不會選擇居住市區,光是看到光復路要過鐵路路段的困難,下班時間不是普通的塞,且常需要多繞路來過鐵路,西大路或其他路口,每天上下班也是一樣塞,所以就不會選擇市區來居住,大多選擇園區附近或是"新手村"金山街,有成家的寧願選擇竹北,只要過了頭前溪就四通八達沒這麼阻塞,不然個人認為新竹市區經國路或東大路段,其實有不錯的生活品質。新竹市區還是保有新竹傳統文化氛圍與美食文化,不像園區附近的店家,汰換率其實比較高,大部份都是跟風開連鎖店,才會有"鄉民"說新竹沒有在地美食,其實新竹的在地美食很多都藏在舊市區,只是少了宣傳。園區就業人口,大部份是不會到舊市區,最多應該是去看電影吧,一放假就去外縣市了。 若是將鐵路高架或是地下化,能夠幫助舊市區往東區擴張,進而連接科學園區人潮,吸引人往市區移動,重建新竹市中心,應該又是另一番榮景,以上是個人的觀察。
不要啊,新竹市區人已經很多了阿,連苗栗的朋友假日都往竹市跑。
arenas_101 wrote:
新竹市鐵路確實阻礙...(恕刪)
員林鐵路高架化完工啟用,儼然成為彰化鐵路高架化的典範,細究兩個站區的設備與環境大不相同,高架化難度差異甚大,唯地方意見一致,值得效法。
先看鐵路高架化長度,員林全長約3.98公里,彰化9.2公里;再論工程總經費,員林58億元,彰化302億元。

新竹市也大約作4公里就經過最精華的地段了,但市長關於鐵路,什麼都不提

uniqlo168 wrote:
新竹前任是個憨市長...(恕刪)


啊是沒聽過康樂股長的政見 ?

不過憨市長選輸基本上也怨不了別人就是了 ...
mobile3803 wrote:
原來是當初設計不良,才造成今日不能雙向

早期應該是雙向的,
中華路北上車道不可能為了這個地下道再蓋個「引道」出來,
會繞很大一圈.
這整個動線是新東大路高架橋通車時改的....
mobile3803 wrote:
原本是機捷在上、台...(恕刪)

「地下化130億元,我當然可以接受」
==>他可以接受,也得要負擔大部份經費的交通部可以接受..

「原本是機捷在上、台鐵在下的共構方案」
==>機捷和台鐵唯一共構點就是中壢站,
機捷中壢延伸段原本就是地下化,
車站一定在原本設計高架的台鐵中壢站下方,
這一更動起來,可大了...
鐵路地下化重大突破!
交通部長明確承諾力挺

延宕已久的《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終於出現重大突破!鄭寶清今(5)日於交通委員會質詢交通部長賀陳旦,市府已於九月九日將桃園鐵路地下化評估修正報告呈送交通部,交通部何時才能完成最終審核?獲賀陳旦明確答覆將於一個月內完成最終審核,並送至國發會最終核定,展現全力相挺的立場。

鄭寶清肯定交通部的效率,並感謝賀陳旦力挺桃園鐵路地下化政策,期許未來中央能和地方加強溝通,務必讓鐵路地下化盡早完成。

現在蔡的縣市只要去要,都有紅包可領,年輕市長應順便搭列車,去要看看
但之前林全才說錢要花在刀口上,不知過不過的了行政院這關,尤如當年被朱給打回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