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新竹鐵路不能高架化?

行政院國發會18日通過桃園鐵路地下化可行性審議
目前只是可行性評估
還沒正常通過
個人覺的,下一任市長只要不是連任
就會回到高架了

新竹市地下化...
市長的三環三線都還沒完成



xqpw21zk wrote:
真的,看著桃園地下...(恕刪)
高鐵南延議題再延燒!屏東縣民進黨部今天召集全縣33個鄉鎮聯絡處幹部、評議委員,主委李清聖表示,目前屏東不分黨派各界社團、大專院校都亟力爭取高鐵高延,希望在過年蔡英文總統來屏東前募齊10萬份連署書。

乾脆連署高鐵全台繞一圈不更好

若10萬份連署書就能達成願望
特二號道路
68接高速公路
應也來連署一下
應該要爭取五楊高架延伸到竹南,然後設交流道連通台68!

mobile3803 wrote:
高鐵南延議題再延燒...(恕刪)
這一任的市長,從上任以來
對新竹站的地下或高架,沒什麼興趣
畢竟之前已被那個說"別的縣市會抗議"
然後在自己縣市作高架的部長給否決後
年輕市長怕又被再打臉了

不過鐵路也不一定要地下或高架
只要前後站能從地下穿過,30~50公尺寬,就可以了
有總比沒有的好,加減了

新竹有竹科、清交大,
所以外來人口多,很多住台北的在新竹念書、工作三不五時就搭車回台北。
話說高架化、地下化跟都市發展有關,跟搭火車人多不多無關。
頂多搭車的人多,車站要蓋大一點之類的。
地下化大家都想要,只是帶來的都市發展有多少效益??
台灣的都市更新牛步,光把鐵路埋到地下,旁邊的住宅不更新也只是老舊房子中間多幾棟新的而已,
路也拓不開依舊小巷子。
規劃清楚再說吧,錢就那些不是無限多。
iepmis wrote:
新竹站旅次排名第六,...(恕刪)
hsubruce wrote:
新竹有竹科、清交大...(恕刪)


+1

其實再深入想想

新竹市腹地就不大, 道路面積狹小, 基本市區規劃格局用的還是日據時期, 後面擴展有較寬的道路多半還是往香山等一帶進行, 但問題是鐵路跟車站仍在市中心=老市區, 就算轉成高架也只是垂直往上, 聯外的條件沒有改善, 包括停車空間在內不好找等問題, 意義真的不大, 照塞

另外北新竹站利用率似乎不高, 如果將新竹站予以分流一部份到北新竹站, 減輕新竹站的負載不曉得效果會不會好點, 但前提仍是北新竹站的聯外上要能便利
當初北新站就是為了高架化,而先蓋
結果
北新站--->千甲-->新莊-->竹中
沿線都是高架,但也沒發展起來


小客5509 wrote:
另外北新竹站利用率似乎不高...(恕刪)
北新竹站只有高架的天橋,月台還在地面,且高架的天橋高度位置也不對!
若是以後鐵路高架化! 似乎要拆掉! 所以不像是為了高架化的鐵路計畫! 先蓋好的???

另外北新竹站的位置! 以前就有了只是 "貨運"使用的站.
後來因應 六家鐵路高架化計畫! 把這個位置重新設置成 "客運"站點
mobile3803 wrote:
年輕市長怕又被再打臉了

不只中央換人做,新竹市還出個立院掌門人,
現在交通部也大張旗鼓推軌道建設,
加上高人氣的新竹市長,
難不成還怕被總統落選人的新北市長打臉???

新竹市長真的是很好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