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解讀
1. 這是 "實價登錄" 非 "時價登錄"
也就是目前登記的是2~3年前預售時的合約價
所以 慈濟路上 17~18萬 差不多

2. 關新路上某些登錄是 建商餘屋 轉登記於 公司股東 作帳用
所以車位會多 或是 價位會有調整

以上是我的解讀,
假設3-4年此區域行情為30萬P
到時再看 世界島/豐邑FB 交屋登錄, 就會發現
3年前的成交合約價, 哇! 好像也不貴喔

假設3-4年後行情降為18萬P
到時再看 世界島/豐邑FB 突然發現怎麼那麼多盤子
一次大筆同地段....我也猜想該是預售交屋登錄的
跟印象中的價前差不多呀~
高樓層換算下來也是23~26萬~價錢還是要看樓層~
坤山是知名建商,不敢亂搞的~開價議價也是硬底子派別的~
他們不會砸自己的招牌啦~~
17萬左右都是2~4F的~~21F的超高樓~如果低樓層都20多~那妳叫建商頂樓要訂到多少開價~
而且是3年前耶~~

唉~這區就是這樣~當初沒買~就永遠再看當初怎那麼便宜~然後就永遠在想用當初價格來議價!
然後就再上來罵建商無良!! 咦! 我好像就是其中一個~哈
讓大家有這種錯覺也好阿!一個人拿這種價錢去議價,建商或許不理,但百人或千人都用這價去議價,那就有效果了!
如果明知道那是三年前預售屋的價格

還拿那個價錢去議價現在的房子

應該不會有人理你


你真的有談到讓人家賣你再上來 貼成交單嘿


不然也只是紙上好便宜 鍵盤買屋

拿落後指標去議價, 不如貨比多家來的實在!
如果是預售屋統一登錄
倒是可以推算三年來賣了幾戶
我看到某建案只賣 1/10
如果房價不漲反跌不是要賣 30 年才能出清
更何況銷售量對銷售價不是線性反比函數
還隨屋齡遞減


影像 wrote:
我的解讀

1. 這是 "實價登錄" 非 "時價登錄"
也就是目前登記的是2~3年前預售時的合約價 ...(恕刪)
我的發言大都是哈拉而已, 如有得罪不要太在意。
devine wrote:
如果是預售屋統一登錄
倒是可以推算三年來賣了幾戶
我看到某建案只賣 1/10


這個有點意思, 但是要觀察個3個月,
因為點交登錄會分批執行, 只看一個月會有點失真

devine wrote:
如果房價不漲反跌不是要賣 30 年才能出清
更何況銷售量對銷售價不是線性反比函數
還隨屋齡遞減


這個我就有點保留
售價隨屋齡遞減 可能要看區域發展性
發展停滯的區域是有這個機會

或是區域穩定性高, 機能好, 規劃好, 成屋要售物件少,
那成屋售價會與銷售量 成反比
那預售屋售價會與銷售量 成正or反比? 保留...

devine wrote:
好像連23萬也不用,...(恕刪)


華南銀行專員說過,這區早就被台北投資客買下很多物件了
所以等6月以後奢侈稅滿2年

投資客大量出脫

先降先成交~~~



ronghui wrote:
華南銀行專員說過,這...(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