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非常小
只要將公車經營好就夠了
連公車都久久一班,也沒人要坐
輕軌就算蓋完也沒有這麼多的人口需求
二十年後的新竹我想跟現在應該也差不多
那麼,看來現在只剩下"內灣線改造計劃"進行中。

有人知道道內灣線設哪些站呢?

該不會只有新竹市火車站--->內灣站,就這樣吧?
完全搞不清楚現在是怎樣的情形..
高鐵鐵路旁,過頭前溪橋那段正在蓋的那又是什麼設施?
王小飛 wrote:
那麼,看來現在只剩下...(恕刪)


改建竹中車站一處,新建千甲、關東及六家等三 處車站。
不來的彼得 wrote:
完全搞不清楚現在是怎...(恕刪)


就是內灣支線 延伸到高鐵站的工程
事實上規模較小的城市也可以有輕軌,但要有明確的營運目標與營造成本。我以前住在美國加州的聖地亞哥,市區人口也不過一百萬出頭,Downtown很小,其他地方佔腹地非常大。那兒的輕軌就做的不錯,高架與地下的部分非常少,幾乎都是與地面平行,而且許多直接穿過馬路的部分: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n_Diego_Trolley

這種輕軌相對的比較便宜,而且非常有特色。San Diego Trolley現在已經是代表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只是台灣若要建造這種相當生活化的輕軌,人與車(尤其是機車)的素質都要提高。
民國六,七十年時 我就坐公車上學了
整個大台北公車系統就相當發達
那時大台北人口 跟現在的新竹比如何?更不用說台中,高雄了
但除了大台北地區,那個地方公車系統發達了?
台北捷運成功 公車功不可沒
建輕軌不如把公車系統搞好才是真的 應該便宜很多
當民眾習慣大眾交通工具,那輕軌才是建的時候
不然就像高捷一樣等著賠錢
新竹連公車都養不起,還能奢言什麼捷運?
整個新竹市有幾條公車線?
可能只有跑光復路的1路與南寮的15路線算像樣的路線。
其他線大慨一個鐘頭不到一班吧!
就連園區免費bus都在跑空車。
但上下班時間卻是汽車,機車堵!堵!堵!
大概新竹人就只知道上班賺錢而已。
那有閒功夫上街!
難道新竹地區的軌道建設非要輕軌不可嗎??
個人認為有兩個面相可以考慮~~
1.台鐵捷運化再精進~~目前內灣線的改善工程己進行中.將新設千甲站.新莊(關東車站)和六家站.過了竹中站後.就到上員站(也就是二重埔).這幾站目前的發展並未明確.站場設施會如何我也無從得知.但是~~應該將站場2公里內都當成腹地.委善規劃自行車.機車停車場.園區.住宅的接駁車也應該委善規劃動線.
而台鐵捷運化的再精進另一個面相就是縱貫鐵路沿途增加設站.除了個人得知在中華路.經國路交叉口附近要設立南新竹站.在自由路橋下要設北新竹站外 .個人建議在三姓橋區域(香山高中週遭)及竹北頭前溪橋頭附近.亦可設立捷運化車站.(仿台中大慶.太原車站).這樣.馬上就可以解決中華路交通的基本問題.亦可節能減碳
2.市區公車捷運化~目前竹市公車紊亂無章是有目共睹的.建議先由最簡單的公車捷運化先行做起.
建議先期規劃兩條垂直路線~竹中~南寮.也就是1路公車和15路公車整合.~新豐~香山OR竹南.也就是新竹客運及苗栗客運路線.該兩條線以5-15分鐘的區間密集發車(尖峰5分.離峰15分).並簡化繞行路線~(新豐竹南線沿中華路省道及13號省道)(竹中~南寮線沿光復路.東大路直行.過東大路橋繞進火車站.與新豐~竹南線相會)
而市區公車可視尖峰離峰情況開行二節式公車.以增加運量.
新竹人不搭公車.電車是因為不方便.市區公車車班不密集及毫無轉乘機制.若能改善其方便一點.相信新竹人也是會採對自己有利.省時且符合大眾利益的交通工具的
真的要談輕軌先把新竹市整個打掉重建我看快一點
市區道路這摩窄,要怎麼容納電車搶道阿

台鐵班次捷運化+公車轉乘系統就足以應付新竹的大眾運輸要求了,台鐵內灣線目前規劃的站點也算可以彌補東西向運輸工具的不足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