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路應該學學五楊高架!!!

oilrogertw wrote:
怎麼每隔一段時間就來...(恕刪)
說不用蓋也是不太對

當初應該就規劃有高架進園區,那公道五就不必浪費走地下了,這樣才對

不過除了一直開路

也要想辦法抑制開車,尤其是那種只有駕駛一個人的車子

雙管齊下,才能解決問題。否則為解塞車,花錢會越來越恐怕!

oilrogertw wrote:
怎麼每隔一段時間就來...(恕刪)

個人淺見
政府的確應該要做些事
只是以現今園區上班車流而言恐怕很難有足夠路可以容納所有的需求
而且園區內的號誌非常的多,很容易就塞住
就算增加道路面積也是改塞在園區大門口而已
所以應該是要增加大眾運輸(尤其是往園區上下班)的便利性
不過不知為何,北中南的人到了新竹都對大眾運輸工具興趣缺缺,寧願自己開車騎車(我也是這樣)
所以就算是園區公車已經有好幾線,但是利用的人還是不多


xlh1200 wrote:
不過不知為何,北中南的人到了新竹都對大眾運輸工具興趣缺缺,寧願自己開車騎車(我也是這樣)
所以就算是園區公車已經有好幾線,但是利用的人還是不多
因為園區管理局不喜歡機車族,這樣會把園區格調變LOW了

請開車來園區,管理局會叫機車讓道改道,給你開車方便
台元沒機車,看起來清爽多了




kegabu wrote:
因為園區管理局不喜歡...(恕刪)

mobile3803 wrote:
台元沒機車,看起來清...(恕刪)
台元格調好高喔

oilrogertw wrote:
怎麼每隔一段時間就來...(恕刪)


已經有人幫忙做了正確的解答,其實新竹縣市為了竹科蓋了很多新路,能拓寬的應該也拓的差不多了,剩下可以開路(或高架/地下道)的地有限,如果還是只會傻傻的一直要求開新路,鼓勵大家開車,很快就沒地了,接下來是不是要去要求拆掉別人住家或者乾脆拆廠房來蓋新路讓你上班好了?? 不是叫政府或園區管理局不做事,而是要做對的事。
能拓寬的應該也拓的差不多了??

如果麼想的話這個世界就不會進步了...

另外,我上班不用塞慈雲路..前面已經說過了...
不需要拆掉別人住家或者乾脆拆廠房來蓋新路來上班好嗎!!

我上班開車只要7分鐘...
發這個文單純是想動動腦筋,解決問題...
只會動嘴批評能改善甚麼?





Viruspig wrote:
已經有人幫忙做了正確的解答,其實新竹縣市為了竹科蓋了很多新路,能拓寬的應該也拓的差不多了,剩下可以開路(或高架/地下道)的地有限,如果還是只會傻傻的一直要求開新路,鼓勵大家開車,很快就沒地了,接下來是不是要去要求拆掉別人住家或者乾脆拆廠房來蓋新路讓你上班好了?? 不是叫政府或園區管理局不做事,而是要做對的事。...(恕刪)
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平平安安!

kegabu wrote:
因為園區管理局不喜歡...(恕刪)

沒辦法,就當作是封路賽在騎了(不是鼓勵飆車...只是這樣催眠自己會比較甘願點)
倒是這樣分流或許會對興安路口的壅塞有些許改善
就算是造福人群(開車族)嘍
趕上班的話,還是騎車較不會塞到,只是冬天或下雨天就辛苦些了


xlh1200 wrote:
就算是造福人群(開車族)嘍
趕上班的話,還是騎車較不會塞到,只是冬天或下雨天就辛苦些了

又濕又冷的天氣,還得讓道,給坐在車內吹暖氣聽音樂舒服的開車族

所以說開車族是一等公民,機車族是次等公民
oilrogertw wrote:
能拓寬的應該也拓的差...(恕刪)


之前早就講過好幾種方法啦,個人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 高承載專用道/公車專用道 等等限制園區車輛無限制增加的方法,次之就是高鐵橋下道路(但要直接拉到力行路才有效)。光做慈雲路高架只會讓你在園區一路又和剛剛在公道五錯開的車流相見歡,所以才又提真要做高架不如慈雲路進園區不要在新安路之前就下平面,至少拉到更後面才不會跟走光復路進來的車匯流。這些總比每天只想著慈雲路做高架有動腦有建議吧。
最好還是高承載專用道/公車專用道,但是之前提過,還是一堆人一直堅持要一人一車,根本上是不願意而不是方法不可行。所以開越多路好走,就會更多人一人一車進園區,然後路又不夠用了,然後又是哪邊該開路... 不誇張,之前真的就是有人提說從經國橋拉一條路到介壽路,這中間要拆多少人住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