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ny8123 wrote:
除了台北二廳院 文化部都已經先說了台中跟高雄是穩定賠錢...(恕刪)
還沒蓋之前既然都已經知道要賠錢了為什麼還要蓋?
大大用企業經營的觀點來看我完全同意~看緊荷包不亂花錢值得肯定也是國民的義務
但我的看法是公共建設的目的不是用來賺錢的
台灣的公有建設哪一項可以賺到錢
嚴格講起來台北捷運也是虧錢的~那為什麼還要蓋,全台灣還蓋不停....
台鐵跟新竹客運也是賠錢長期靠政府補貼~為什麼還要繼續營運(說實在的我10幾年已沒坐過了)
全台灣有多少中央級的建設~科工館,海洋館,新竹動物園,東西向快速道路....真的能自負盈虧?
我們每天開車上班也沒繳過路費....政府每年還是要不停蓋馬路
這些東西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嗎?
如果這些東西存在可以增加無形的價值提高國民的素養或便利是值得討論投資
2017-01-13 11:37聯合報 記者喻文玟╱即時報導
台中國家歌劇院把大劇院借給直銷商使用,引發議論,評價兩極。歌劇院今天上午表示,每年中央補助4.5億元,有15%自籌款的壓力約近7000萬元,未來場地在不影響表演藝術團體使用下,不排除再出借商業用途,目前4月還有一場商業活動,賓士租借中劇院要辦貴賓活動。
歌劇院能不能外界場地,提供非表演藝術用途?評價兩極。有一派認為,多元使用不變成蚊子館,何樂不為?不該畫地自限。另一派認為,劇場都是專業設備,藝術和商業必須權衡,大財團只要付得起,就能輕易包場?失去專業考量,就像棒球場、網球場不會輕易出借給商業使用。
歌劇院節目部經理王偉齡表示,直銷公司之所以通過申請,因為是週二冷門時段,無任何表演團體申請,加上它是非公開售票活動,屬於「包場節目」,包場租金一天60萬元,前一天裝台費用20萬元,共收入80萬元。
歌劇院坦言,中央有訂自籌款門檻,營運壓力不小,「養」歌劇院一年要花3億元,包含水電、維護、人事…各項成本開銷,營運單位的自籌目標要達到中央補助的15%,自籌來源有票房、場地租用、募款等,去年底開幕季3個月票房收入3000萬元。
王偉齡說,去年底開放空檔給外界申請,大劇院有2件包場活動,直銷公司是其中之一,另一個是某協會,但用途非大眾,評議未過。今年4月中劇院也有一件商業用途申請,是賓士要辦會員活動,一天場租45萬元,前一天裝台6萬元,將再進帳51萬元。
歌劇院表示,未來只要在不影響表演團隊申請狀況下,不排除再出借商業用途,國外林肯中心、雪梨歌劇院都有外界,歌劇院會考量外界觀感,適當修訂租借辦法。
至於兩廳院也有自籌壓力?為何都不外界商業使用?歌劇院表示,兩廳院有30年歷史,募款、演出申請都有固定財源,歌劇院剛起步,要努力空間很多。
台中國家歌劇院都塞不滿了,新竹還要再蓋一個展演中心來瓜分台北,台中本就為數不多的表演活動
台北收入變少
台中自償不夠
新竹養蚊子
結果三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