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附近新大樓集中林立. 嚴重供過於求. 大樓空屋率超過20%. 還在增加.
查查591東區大樓有多少賣方就知其嚴重性.
新竹很小. 不能再發展高密度住宅區(大樓).
新竹最需要的是公園/綠地/道路. 解決塞車/壅塞/空污問題.
若繼續發展東區(關埔2期/千甲)成高密度住宅區. 祇會雪上加霜.
建商當然唯利是圖. 不願負社會責任.
但政府應有前瞻性. 發展新重劃區為有特色的/國際觀的別墅/公園區.
學學宜蘭罷.
台灣矽谷不應該是水泥森林.
..............
報載台北大安區房價台北第一高. 但空污也是台北第一高.
新竹假熱區除汽機車/抽油煙機廢氣外. 還多了被數個工業區包圍(廢水/廢氣/揮發性廢氣).
環保局應日日公佈週邊空污指數供居民參考.
更應嚴查嚴罰.
humi88 wrote:
但附近新大樓集中林立. 嚴重供過於求. 大樓空屋率超過20%. 還在增加.
查查591東區大樓有多少賣方就知其嚴重性.
大樓量體大,買賣比率自然多,有什麼好奇怪?
用591來統計?怎麼不把這個好建議要營建署用591的資料就好,還那麼辛苦的搜集數據。
房屋也是商品,漲多就要跌,漲久就要休息都是自然現象。
空屋多到到一定比率就會抑制新屋增建,也不用太緊張。
另外,給一個信息,依營建署的統計,依房型統計,空屋率(非餘屋)是透天和公寓的高於大樓很多。
想一想為什麼?很多人是以前住郊區透天,有了一點積蓄後就住到市區或重劃區,原來的房子就閒置了。(以後我也會是加入這一族)
而大樓的餘屋率則比較高,原因是大樓新蓋的量較大,尚未售出比率當然就會徧高。
humi88 wrote:
新竹很小. 不能再發展高密度住宅區(大樓).
新竹最需要的是公園/綠地/道路. 解決塞車/壅塞/空污問題.
....(恕刪)
如你所說新竹很小,但人口就是這麼多,目前還是以每年五千多人在成長,你說怎麼辦?
以3~4人為一戶的話,每年就多出一千多戶的房屋需求。蓋透天就能解決住的問題?
高樓和超高樓就是降底建蔽率,空出綠地和道路用地的唯一方法。
不然你要把人口趕出新竹還是丟到海裡?
我現在也住在香山區的透天,但希望明年可以住到關埔。原因無他,離工作地點近。
關於塞車/壅塞/空污的問題。
你覺得我現在每天上下班要開十幾公里的車比較會製造塞車/壅塞/空污的問題,
還是住到關埔後只要開個一兩公里(甚至走路或騎腳踏車就可)比較會製造塞車/壅塞/空污的問題?
humi88 wrote:
(恕刪)...如果園區附近祇蓋別墅/沒大樓. 保證搶翻天.
個人所好不同,為什麼一定要用自己的喜好去想像其他人?
"園區附近祇蓋別墅/沒大樓. 保證搶翻天",是嗎?
關埔區有名為X墅的透天別墅喔,何不去調查它賣了多久?
大樓還沒蓋,它就在賣了,人家大樓一棟又一棟完銷了,它一年復一年還在賣。這是妳的保證搶翻天?
也對,如果園區附近祇蓋別墅/沒大樓,那沒魚蝦也好,只好將就。

如果關埔只蓋別墅,原計劃容納1萬人的計劃區就變成只能容納1000人。
結果就是關埔就只是另一個南寮罷!市區若只蓋別墅,那麼新竹將不是現在的新竹,而是30年前的新竹。
園區會因居住問題而無法發展,所以園區也只是個南寮園區。(我大概也不會來新竹求發展)
都市要發展就一定要有人口密集區的精華區,有人才有商業,才有建設和發展!
精華區若改成低密度住宅區(沒大樓),那麼它一定成不了精華區。
都市也需要一些低密度居住的區域,它是都市的肺,可以調節都市的環境。
至於想住什麼樣的房子,或住那裡,就依個人的喜好去選擇好。沒什麼好壞,不必強求。
nomi888 wrote:
不用懷疑,新竹竹北這一帶,透天比大樓難賣,除了總價問題外,似乎比較多人喜歡大樓的管理...(恕刪)
關埔的X墅,總價不貴啊!(以它的坪數,大樓約兩千萬,它也才兩仟多萬,如果算私用面積,那麼X墅還便宜不少呢)。(註)
前年底我有去看,蓋的還OK,是有點心動。雖然它因靠近變電所,變電所對我不是問題。
但出入口分散,警衞只能從監視器觀看保全。這是我最後放棄的主因。
會賣那麼久,如果說是變電所的關係。那夢想市一樣近(從大樓的窗戶還可直接看到),人家開賣還是較後期,銷售還是比X墅好很多很多(雖然沒有前期關埔建案的秒殺情況,但開賣不久就銷售一半也已經是X墅總量的數倍了吧)。
我想保全管理和公設對竹科人來說,還是很重要的考量吧。
(註):
銷售小姐的說法,說X墅取得土地是很便宜的早期。所以才會賣得便宜。
(但業務的說詞聽聽就好,如果房子好賣,管你什麼土地成本,能多膁建商有不賺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