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999999999999
我只知道30年前一間房子100萬打死,
一碗陽春麵大概10塊錢,
沒人想到現在一碗陽春麵也要30~40塊了.

沒人可以跟你保證未來房價如何.
但你都預期會通膨了,
你覺得留著現金會比買房子保值嗎?

swdawebber wrote:
小弟突然又有一個奇怪...(恕刪)


可以問問台北的朋友

我的朋友他們都很慶幸他們十五前硬撐買了個800萬房子(有的還用研究費付貸款),不然就是很X那時800萬為何不買.

細節就不用解釋了
房子也要看在那裡? 高雄很多房子500會變300,南部也很多地方房子是不太會漲的,光是利息錢就讓你付出不少代價了。

目前看起來只有台北有賺頭,但也難保証不會像以後的東京房價一樣?

誰知道以後會怎樣?

以新竹來說26萬已是天價級的吧? 當然也有30的,但那不是一般人在買的~~ 除非你是x董/x總級的…那就沒差了

若要貸近千萬買房~~~ 買台北相對來說會比較保值些

真的需要,新竹20以下免強買吧。 個人是覺得15上下才是合理價位。

現在房仲業務應該很閒,常常來po文,叫大家買房。
但是我問的是新竹呀。
難道你要告訴我,新竹20年後新成屋會漲倒一坪100萬。
小三房5000萬。
這五千萬的房子要現在年薪300多萬的聯發科工程師也買不起呀?
那?那?我哪裡想錯了嗎?
swdawebber wrote:
但是我問的是新竹呀。...(恕刪)


要賭吧

不過台北已經上漲空間很少了 畢竟也漲過了

大燈籠蓋下去,誰還有空間大概就知道了吧.

交通再弄一弄,其實工程師新竹也沒比內湖賺的少

所以還有再被扒好幾層皮的空間 哈哈
以下文長,如果時間寶貴請勿繼續往下讀。

由於老是有人說麵包三十年前五元,現在三十元。政府偷印鈔票錢變薄。
所以我去主計處的網站查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note: 包括蔬菜水果,民生用品與能源)
(note:這數字不包括房價,請不要回文又說主計處沒加入房價了)
(但是對一般沒房子或自住的人來説,蔬菜水果米水電瓦斯民生用品不就是平常最主要的花費嗎?)
參考網址(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3/bs3/inquire/cpispl.xls

以95年為基準

50 15.37
60 21.05
70 62.10
78 69.6
80 75.34
90 97.14
95 100
100 105.85

故這三十年來物價變為105.85除62.10=1.7倍。
而且可以發現60-70年,通膨漲到三倍。也只有那個時期通膨很嚴重。
麵包應該是那時候漲的吧。
而且那時期是台灣經濟最好,銀行定存利率20%。
不過四十年前的事,應該跟現在沒什麼直接的關係吧?
這三十年來,二十年來,十年來的物價並沒有漲的很誇張呀。
請注意這數字是包含蔬菜水果民生用品能源的平均,不包含房價。
而且是"平均"。請不要又有回文說某單項商品漲幅很可怕了。
請不要再回文,最近蔬菜漲的很兇(那是因為最近常下雨...-_-)
如果要比單項,dram10年前64M幾千塊,現在1G幾百塊....永遠比不完。

再去查台灣銀行23年來一年期定存利息
參考網址:http://rate.bot.com.tw/Pages/TWN001/TWN001.aspx
78 5
79 9.25
80 9.5
81 8
82 7.75
83 7.625
84 7.4
85 6.85
86 6.15
87 6.175
88 5.75
89 5.15
90 5
91 2.3
92 1.525
93 1.4
94 1.59
95 1.99
96 2.23
97 2.635
98 0.92
99 0.9
100 1.185

簡單的說你23年前存在銀行的錢。到現在會變成2.8倍。
這23年來的物價呢。是105.85除69.6=1.52倍。
感覺你存在銀行的錢還是沒被物價打倒呀。
過了23年,你原本的錢原來只能買1塊麵包,現在已經能大概買兩塊麵包了。(2.8除1.5)
(這裡的麵包泛指蔬菜水果民生用品電費瓦斯費的"平均")


由以上數據得到的結論:
物價只有60-70年間漲得最嚴重。漲到3倍。
70-80年間漲(75.34-62.1)/62.1=21%
80-90年間漲(97.14-75.34)/75.34=28%
90-100年間漲(105.85-97.14)/97.14=9%


想請教專家的是:
銀行定存利率的數據100%不會錯。
目前可能有問題的就是物價指數了。
但是怎麼看都沒錯呀?物價指數就是水電瓦斯蔬菜水果米民生用品的平均。
就是我們這些小市民每天都需要的東西。
物價指數到底是哪裡算錯了?
如果蔬菜水果米因為政府亂印鈔票漲的亂七八糟,農民為何沒有發財?
平常我去買便當水果,"平均看來"沒有感覺漲很多?
水電瓦斯也幾乎沒漲,ADSL會降價。是我的錯覺嗎?
我老媽說這幾年感覺漲的最兇的是魚。
我去主計處網站看,還真的是這樣,海產這五年漲了40%。
平常有買菜的婆婆媽媽真是厲害
頂多有某品項漲的比較兇,但我們討論的是平均物價。

一直都有專家說通膨很嚴重。
那這五年來的"平均"物價應該是漲多少%?可以給大家一個不用太精準的數字嗎?
6%?50%?100%?200%?

aa03 wrote:
現在房仲業務應該很閒,常常來po文,叫大家買房。(恕刪)


房仲業現在不會很閒的,周六晚一決定後
很多facebook上看到的房仲朋友
都週日衝出去準備看物件卡好物件摟


swdawebber wrote:
以下文長,如果時間寶...(恕刪)


你自己都列出來物價一直在漲
我很肯定的之後物價還是會一直漲
以前利率高,錢放在銀行可以抗通膨,以後呢?
你可以賭賭看之後的利率是否還會維持5%以上.

除了物價因素,房價是不是過高,最終還是要回到供需的問題.
以關埔而言若是商圈成形,科學園區就業人口還是繼續成長,
這裡的規畫及交通便利性,一坪26萬一定不會是頂點.


提供個人的買房經驗
1999年921大地震前購買預售屋光復路大樓30坪+一車位共439萬,每坪約12萬
賣出成交價為530萬每坪約15萬
十年後的舊屋雖比不上附近建案的售價,但也相對保值
若當年未購屋,每月相同居住條件的租金約15000,扣除附給銀行的利息6500(本金的部分我當強迫儲蓄),每月還多存了約8000多,
十年下來,除了拿回了比原始買價還多出來的90萬,還多存了節省租金後的百來萬
我個人的經驗是還算保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