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對新竹市的重大建設改變過看法嗎?

這幾年新竹市的重大建設似乎很少出現一面倒的輿情
六家線, 天燈館乃至於最近討論的沸沸揚揚的R1道路
例如有會員現在力挺的R1道路
2014-09-29
adeh wrote:

我就知道有人不是新竹人,就在那邊一直發文
甚至可能都還沒開始工作!或是開始擔當一家的事務!
你居然不知道清明不是只有清明當天才有人掃墓耶! 新竹市是清明節前一天後一天 前後好幾個理拜都有人在掃耶,會連續塞好幾個理拜耶.
而且你知道新竹客家人和閩南人掃墓是不同天的嗎?
居然說"掃墓那天"? 這跟本就與事實脫離太遠了吧,不是只有清明當天通順就好了,要好幾個理拜耶!
而且還有中元節也要去拜耶, 不是只有清明節耶!是新竹高級宅沒負責過家務嗎?
R1對真正的新竹人尤其是祭祖這塊會有很大的造福,

但其實兩年多前是有其他想法的
2012-01-16
adeh wrote:

jjr wrote:
新竹窮苦的人一堆
園區塞車的人一堆
市區道路不平的地方一堆
新竹東門圓環汽機車動線交叉險象環生狀況一堆
新竹有很多更值得改善的地方~
卻把22億花在那~
...(恕刪)

我也是這樣想
說穿了功能上只是讓一高交流道跟景觀大道出口旁的人,更快到達香山夕照,或是青青草原罷了
個人也是覺得便民效果有限
所以我才往兩岸的交流方向想,看看有沒有那個可能性
不然那100E中其他的項目(請參照前面的文章),都有便民跟促進當地"發展"的功能
這一個項目真的, 便民soso , "發展"也談不上......

經提醒後, 兩年多前的文章這兩天有修正為:
2012-01-16

adeh wrote:
...(恕刪)
我也是這樣想,是以兩岸的角度來看的
以兩岸的大遠景來看,說穿了功能上只是讓一高交流道跟景觀大道出口旁的人,更快到達香山夕照,或是青青草原罷了,但是以新竹市民而言卻是很重要的道路
個人也是覺得以兩岸的大遠景來看便民效果有限,但是以新竹市民而言卻是很重要的道路
所以我才往兩岸的交流方向想,看看有沒有那個可能性
不然那100E中其他的項目(請參照前面的文章),都有便民跟促進當地"發展"的功能)


所以很好奇大家是否也曾對新竹市的重大建設改變過看法呢?
有沒有自己的例子, 或是周遭的朋友有過, 願意分享一下嗎?
文章關鍵字
人總是會變的阿

有人看空房市很久 一買房後就變看多了

或許後來搬去香山 才發現交通不便阿~~~~ XD
F.U.01 = F k you 01
看法會變是有的,但不會這麼180度急轉彎。

















且他等等就會檢舉你這篇文了。
敢修文不敢讓人知道,這算是....的做法。
我最近看到一個競選廣告是台南市的廣告
說各地的建設都有明顯發展
但是台南從最初的開端始祖到現在最落後
好吧,我只在台南住過幾年
所以其實我也不清楚整個建設的始末
但是,對,台南真的很"傳統"

說回新竹
這是科技重鎮
但是好像一直以來就是如此~
科技重鎮交通不便利感覺是一個很矛盾很衝突的狀況
你說BRT / MRT該不該建設
早該!
你說發展性跟定位找到了沒?
其實早有,但就是沒有發展開來
所以我覺得很可惜~

不過這也反映了歷代執政者做的事情到底有沒有讓市民有感
題外話,難道這就是綠黨黨內提名跳多以往參選人框架的原因?
寶寶乖~快快睡~趕快長大陪媽咪玩^^
若把園區和新竹市切開來看

的確園區有科技城應有的樣貎,路大條,有規劃

新竹市因為是百年老城,路小,除非大規模都更,不然沒救

只能說當初選這塊地就已經被限住了,2面是老城,2面是山,腹地不夠大

若是當切選在竹北,地夠大夠平,加上後來的高速公路和高鐵,4處都有路進出

應就不會像現在,進出就那幾條...




熙俐 wrote:
科技重鎮...(恕刪)
mobile3803 wrote:
若把園區和新竹市切開...(恕刪)


竹北這麼好,為何台積電不去竹北,反而去竹南.怪.
竹北比新竹大,第一次聽到.
竹北沒水庫啦.
很多人應該是沒買房子前還能夠很客觀地說出事實,
但房子買在該處後就跟鬼遮眼一樣,巴不得所有建設都在他家附近吧

看走眼的建設,應該就是內灣線新莊站吧
本來很懷疑它有多少人會搭乘,應該又是一條蚊子輕軌
剛開始營運時也是每天下班經過看著月台空蕩蕩的繼續納悶
(是說下班都是11點後,月台會有很多人也是怪事一件)
到現在雖然不敢說是人滿為患,不過隨著新莊站的建案陸續完成,居民逐漸入住,
搭乘的人是多了很多,看來是漸具規模了
如果當初KMT敗退來台後遵照日治時代的都市計劃藍圖來做,新竹還有很多城市都不會是現在這種鳥樣,有些縣市有參考日治時代的計畫,路都是很大條。

日治時代會在新竹蓋動物園,就代表他是當時一等一的都市,會有大都市級的規劃。
談起動物園的歷史背景,應該從涵蓋其範圍的整個新竹公園談起。日據時代的新竹州廳,在實施新竹市區改正六年計畫事業的最後一年,也就是民國五年的八月間,開始從新竹市東南角的枕頭山麓一帶闢建起,進而創設新竹公園。新竹公園不但為日據時期都市計畫的第二號公園,也是新竹市歷史最悠久的公園。

  日據時期新竹公園的建設,於民國十年四月起歸由新竹街役場管理。同年八月,新竹公園首次加強遊樂設備的施設,於園內設小型游泳池一座,十五年七月另建大型游泳池一座,使民眾有一個各適合休閑娛樂的去處。民國二十五年三月,新竹公園內另闢兒童樂園,稱為「兒童遊園地」,增設各種運動器具,並蓋建些許獸棚,並於園內附設小型動物廄舍欄籠,飼養飛禽走獸,可說是新竹市擁有公立動物園草創的開始。

草創時期照片2  雖說動物園為民國二十五年日據時期所創而附設於兒童遊園地內但也小具規模,計有運動器具十七組、動物舍欄十七棟、休憩椅大小共四十四張、噴水池一座、水池二池、廁所一座以及休憩亭一座。

看起來只是兒童公園裡面的小小動物園阿
這東西以前澎湖林投公園裡面也是這樣做的
關大都市級的規畫甚麼關係 ??

T.A.F. wrote:
引言 2014-10-09 00:11 by T.A.F.
如果當初KMT敗退來台後遵照日治時代的都市計劃藍圖來做,新竹還有很多城市都不會是現在這種鳥樣,有些縣市有參考日治時代的計畫,路都是很大條。
日治時代會在新竹蓋動物園,就代表他是當時一等一的都市,會有大都市級的規劃。
民國二十五年三月,新竹公園內另闢兒童樂園,稱為「兒童遊園地」
=========================

客官,你突破盲腸了沒,民國二十五年, 那個年代啥叫做公園? 啥叫做公廁? 你爸媽出生了沒? 你阿公出生了沒?
以現代來看八十年前,這真不知道該怎麼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