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政府今(27)日上午召開「大新竹G/P RT系統」說明會,希望透過媒體傳達的力量,讓新竹市民更了解這項建構計畫的內容、方向與目標。游建華副市長代表許明財市長宣示新竹區的G/P RT系統即將啟動!為解決大新竹地區整體的交通問題,市府交通處已著手進行整體運輸系統規劃,為了要符合新竹地區整體相關運量與經濟成本,新竹市推出在運量及運速較一般輕軌系統來的小一點的G/P RT系統,目前已有業者正式向市府提出新竹區G/P RT系統BOT計畫意願,可望在4-5年內完成路網規劃與系統完成建置,讓新竹市的交通邁入便捷、綠色及智慧化新紀元,成為擁有快捷大眾運輸系統的進步城市!
游副市長表示,許市長今年9月曾強力宣示市政府團隊要在5年內完成輕軌捷運路網的規劃建置,解決大新竹地區整體的交通問題。市府邀請學界、交通界及軌道運輸專家研商後,認為G/P RT系統是最符合且適合大新竹地區推動輕軌系統的運輸系統。
游副市長強調,市府依循促參法第46條相關規定程序進行,在業者提出構想後公開資訊,並徵詢其他業者的意願後,會透過審查方式進行評選,再核定路線。
交通處鄭志強處長表示,目前全世界有使用GRT(團體快速運輸系統,Group Rapid Transit)與PRT(個人快速運輸系統,Personal Rapid Transit)兩大系統。新竹市新的快速運捷系統是G/P RT系統,不僅符合新竹地區的整體相關運量與經濟成本,交通部也認定是屬於大眾捷運系統的一環,目前已有業者正式跟市府提出新竹區G/P RT系統系統的BOT計畫意願。初步路線規劃將以串連園區及新竹市區、銜接園區及竹北為主。
鄭處長表示,新竹市面積有104平方公里,人口超過43萬人,加上長住及通勤人口更高達60萬人,小客車有14萬輛,機車有28萬輛。新竹科學園區員工約有15萬人,每日通勤人數10幾萬人次。
*********************************************
更新:2015-01-30 引進GRT系統交通規劃 邱縣長樂觀其成
智慧綠色交通運輸論壇 GRT系統交通規劃 荷蘭捷運系統商2getthere公司與國內新捷開發(股)有限公司1/30日在縣長邱鏡淳見證下,於新竹國賓飯店10樓簽約,將引進「新世代智慧團體快速運輸系統(GRT)」到大新竹地區,對於這項可以解決高速公路交流道、竹科地區上下班交通擁擠的規劃案,邱縣長與縣府團隊表示樂觀其成。
簽約儀式是由2getthere公司執行長Carel Van Helsdingen與新捷開發(股)有限公司執行長施嘉豐共同簽署。Carel 認為GRT很適合大新竹地區推動的輕軌運輸系統,該系統為自動化、無人駕駛車輛,具備磁鐵導航系統自動導軌,最高速度為40km/hr。由於工法先進,系統建置期只須5年,即能運轉提供服務,未來能有效串起新竹縣市交通往來的問題。
新竹市推G/PRT快捷運輸系統
新竹科學園區周邊交通問題是縣市兩地多數居民的痛,新竹市府決定規劃G/PRT快捷運輸系統,預計採BOT方式,初期建置長度16.9公里、21個站,每公里造價費8億元,希服務40.3%的竹科通勤旅運。
市府交通處長鄭志強說,新竹的快捷運輸系統將採荷蘭營運模式,以無人駕駛g磁浮列車行駛,GRT(團體快速輸運系統)每輛可承載15-25人,PRT(個人快速輸運系統)可載4-6人,藉著中、短程載客量,紓解竹科到市區的問題。
他說,快捷運輸系統將分兩條線,一從市區到竹科,一是竹北到竹科,先期規劃16.9公里,21個站,每公里造價8億元,第一期需投入50 億元;其中,光復路部分採高架,利用中央分隔島為通車軌道,至於用地取得以都市開發方式,由民間業者提出徵收計畫。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