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對竹北的建設步伐真的頗為傷心,縣府不時公佈的利多消息,但卻一直黃牛遙遙無期,根本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難不成只是配合建商炒作而已呢,如此欺騙大家來竹北買房子,像不像榨騙集團?
列舉如下:

其一,東興/興隆學校招生9月即將邁入第三年,校園還是一片雜草.縣長還說跟他沒關係.真不知父母官的肩膀在哪裡?

其二,高鐵橋下道路南接公道五,去年發佈消息到現在完全沒有動土? 公道五到年底就要接通到高鐵橋了,橋下道路到底要不要做呀? 難道新竹縣的特色就是建設一條又一條的無路橋嗎?住新竹夠久的人應該都知道30年前的溪州橋,經國橋,中正橋.就是這樣有橋無路的躺了好多年.

其三,竹北交流道改建工程,去年九月講到現在好像也無聲無息了.

大家是否留意到隔壁苗栗縣的建設?這10年來後龍溪上面蓋了多少的新橋?而頭前溪呢?再看看竹北爭取擴大交流道一案,公館交流道前後10公里內已經大興土木蓋頭屋和銅鑼兩個交流道,而新竹縣仍然只聞樓梯響而已.

真的遜多了.我不認為新竹縣民是幸福城市.(至少竹北不是.)
文章關鍵字



新竹應該是全台灣,僅次於金馬外島跟花東之外,最藍的縣市了...

派誰出來選都是躺著選就會中,當然不需要重視民怨囉...
處理好建商的建議,建商好炒房,顧好金主才是重點吧...

建商要炒哪裡,就會傳出哪邊有可能要蓋小學,哪邊要蓋橋,連縣三的小橋都可以讓縣長出來說考慮要蓋..
建商有關的,感覺效率都很快...出張嘴幫忙打嘴砲的效率很快..
但建商炒完了...建設卻不知在哪裡?









〔自由時報記者李信宏/苗栗報導〕縣府目前已累積欠債四○九億元,舉債逼近六十四%,高居全國第二,超過中央規定的四十五%上限,中央已要求苗栗縣儘速改善;民進黨籍苗栗縣議員詹運喜昨天在縣政總質詢關切財政惡化,要求縣府開源節流、撙節支出,以免債留子孫。
詹運喜指出,苗栗縣最近幾年愈借愈多,超過一年的長期債務約二百六十四億元,短期債務也有一百四十五億元,舉債高達六十三%點多,在全國僅次於宜蘭縣的六十六%;他並說,縣長劉政鴻在六年前剛上任時,縣府當時負債約二百三十八億元,這六年來又擴大舉債一百七十一億元,目前累積債務高達四○九億元。
劉政鴻回應說,交通是建設之母,苗栗縣不能墨守成規,要先有完善的交通網絡才能帶動全縣各地均衡發展,借款主要都是投資交通建設,例如鉅額的徵地費及一到二成的工程配合款,因為中央規定,縣市政府要先有自主財源,中央才願意提供補助款,苗栗縣為了向中央爭取更多交通建設,所以才先借錢,做為向中央爭錢的籌碼。
劉政鴻並說,苗栗縣目前的財源狀況確實不佳,但苦日子即將過去,因為高鐵苗栗車站特定區及竹南科學園區即將在九月辦理土地開發出售及招商作業等,預估屆時約有一百七十億元進帳,苗栗縣的財政狀況到時候「會變好一點」。
財政處:稅收已見成效
縣府財政處處長徐榮隆也解釋說,中央政府沒錢,許多補助款短少,這也是縣府被迫借款的主因,例如教育經費一年短少約十八億元,人事費少了十億元,社福補助款也少了三億元,再加上其它林林總總,最近幾年,中央一年大約少給苗栗縣四十億元。
徐榮隆並說,縣府興辦交通建設創造繁榮發展,稅收已見成效,民國九十五年的國稅及地方稅是一百八十九億元,九十九年已增加到二百七十五億元。

這是苗栗的狀況你說呢
只要有錢人人是好縣長,我沒辦法肯定邱鏡淳能作多好我只能說他默默在作
他從上任開始就知道"火已經燒到灶頭了"前幾任縣長也把錢花光了
基本上住在新竹會不太幸福我相信因為我去其他縣市也兜了幾圈
我們沒辦法向鄂爾多斯一樣靠賣大量的煤作所有的公共建設全大陸最富有的城市
台灣沒有天然資源只有不要再A錢和蚊子館和錢花在刀口上就好了
錢花完煙火再放完就沒了還有不要再辦跨年請那些有的沒的藝人


我覚得住竹北有好多矛盾:
1.每天上班要塞車,以後小孩上學還要擔心後補排不上。(總量管制)
2.不希望大家來竹北,怕每天上班又更塞,小孩後補又更後面。但又希望大家來竹北,這樣房價才有支撐。
3.竹北的優點就是路大,及整排新大樓,高鐵,但對很懶的我,走路出去買個東西,都是很尷尬的路程。
4.竹北,我覚得退休生活是不錯的選擇。
竹北將來的教育問題好像會是高中數量的不足......只有2間!!!!
kataco wrote:
新竹應該是全台灣,僅次於金馬外島跟花東之外,最藍的縣市了...

你把苗栗放到那去了??
而且10年前綠色有范振宗、林光華做了三任縣長...
kataco wrote:
派誰出來選都是躺著選就會中,當然不需要重視民怨囉...
處理好建商的建議,建商好炒房,顧好金主才是重點吧..

顧好這些重點,也差不多快和林和鄭前縣長一樣了,不知他們現在過的好不好?

  建議居民要團結起來,積極監督縣府,不然很多「說好的建設」,選舉後都會消失。

  以新北市三峽為例,三鶯線喊了十幾年,喊到三峽在地人耳朵長繭,樹林交流道也一樣,一直都是只聞樓梯響。

  但後來三峽因為造鎮計畫關係引進大量人口,而這一批居民又很積極主張公民權,除了監督市府施政外,也會找民意代表陳情,結果很多重大建設都慢慢有了進展,例如捷運三鶯線計畫已經送進行政院,交通部核定樹林交流道興建計畫,甚至連當地最大的工廠跟污染源-三峽瀝青廠,也在居民團結之下,因為違反農地使用而遭到拆遷命運。

  居民的公民意識能否凝聚相當重要,這次的抗議是個起點,相信有了這次團結的經驗,新竹縣一定也會越來越進步。

kataco wrote:
新竹應該是全台灣,僅次於金馬外島跟花東之外,最藍的縣市了...

(恕刪)


+1 自己愛 不要怨

ricklai55 wrote:
近年對竹北的建設步伐...(恕刪)


這10年來後龍溪上面蓋了多少的新橋?


其實那是真正的浪費 每隔三公里一座橋...泿費
我還是講一句 你們看到的竹北只是六家的現象
那和其他竹北是同一行政區 但不同的生活環境
傳統的竹北市都沒有這些生活條件不便的情況
沒有好不好
只是不同
選擇住六家 有寬敞馬路 就不要想太多 有市場 有小吃
有新的小學 但整天擔心什麼時候蓋好

要覺醒

最好的還是縣政特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