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對房地產是個完全的新手,在01潛水多年,過去也只偶會關心一下居家房市版.
隨著年事已高,加上種種因素,讓小弟不得不積極的去了解這塊領域.
家父是希望能買地自建,監工跟建商的問題他會負責.感謝家父讓我輕鬆許多.
而考量上班地點以及種種因素,竹北也許是比較好的地段,這純粹是個人感想.
我知道這邊炒的很兇,許多人對這地段的評價不一,我也不希望這樣的發言造成大家的互批.
純粹只是想請教一些問題,希望大家能多幫忙,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想與經驗.
我有爬過一些文,大約知道六家這附近目前的地價在20-25萬/P之間(也許有誤,還請鞭小力點)
建材方面約再6萬左右,而小弟是希望能有個30坪地,樓高三層,建坪在80上下.
假設我survey的對,那總價大約會在25*30+6*80=1230,裝潢家具另計.
目前小弟還處於紙/網上談兵的階段,畢竟這是大事,多了解一分就多一分了解,我想多掌握些.
想請問大家的是:
問題一:如果預算最多抓在1500左右,上述的條件是否有可能在新竹買地自建?
問題二:想請教的是,買地,該如何買,找仲介?路邊看廣告?還是有什麼門路?
問題三:竹北一到三期附近,會找的到30坪左右的地出售嗎?目前路邊或網路上看到的,都是大坪數的地在出售.
問題四:在這地段,能找的到新成屋或預售屋,符合小弟的需求嗎?三層樓,建坪80上下,1500以內.
問題五:也許我太天真,爬文不夠用力,還請大家小力點批.
誠摯的希望大家能一起分享彼此的心得與經驗.
容積率:係指地上層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與該建築基地面積之百分比率,簡言之即建坪與地坪之比。
例如:100坪基地上建築四層樓房,每一樓的樓板面積為50坪,則總樓地板面積為200坪,其容積率為200%,
如果每一層樓的樓板面積為70坪,則建築總樓地板面積為280坪,其容積率為280%。
故容積率630地坪36坪,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為 226.8坪
但一般附屬建物(陽台、平台)並未計入容積計算,故可加計226.8*(1+0.125)=255.2坪左右(最大值)
而大樓層高最小2.8公尺,一般以3公尺一層為準,而建築物高度是臨(建築線)路端之路寬*1.5+6 (公尺),
比如6米巷=6*1.5+6=15,而3公尺一層為準15/3=5為5層樓之建築物
臨路8米為8乘1.5加6=18,樓層最高18米,約6層樓之建築物,
但如為透天,因建蔽率60,單層最大為36*0.6=21.6坪(加1/8附屬建物可增加2.7坪),
故單層最大樓地板面積為 21.6+2.7=24.3坪
,因最高為6層樓之建築物,6*24.3坪=145.8坪,最多也只能蓋145.8坪
如果是透天,只要單層不超過建蔽率60,怎麼蓋都可以,頂多6層樓145.8坪
現行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 (民國 96 年 07 月 02 日 修正)
第 1 條 本編.............................
每層陽臺面積之和,以不超過建築面積八分之一
為限,其未達八平方公尺者,得建築八平方公尺。
資料來源: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bmw-91127/article/view?aid=25
ctkao wrote:
我有爬過一些文,大約知道六家這附近目前的地價在20-25萬/P之間(也許有誤,還請鞭小力點)
建材方面約再6萬左右,而小弟是希望能有個30坪地,樓高三層,建坪在80上下.
假設我survey的對,那總價大約會在25*30+6*80=1230,裝潢家具另計.
建築的費用不是用建坪來算,是用滴水面積來算.屋頂,露台..都要算進去.
雖然竹北二次施工很普遍,但要蓋到滿有點難!有建蔽率,容積率問題.有臨路退縮的問題.
請問你爸是建築師或建築相關行業嗎??如果不是....我建議還是交給專業吧!
當初我買地是開車到我喜歡的地點四處繞,如果有要賣的空地,空地上都會有廣告招牌.
買地又是一項學問,當初太大意..吃了一點小虧!
以我個人的心得,1500萬可以買到不錯的透天了!自己蓋絕對不會便宜!
ctkao wrote:
我這普通人來說,實在是件大工程...(恕刪)
二年多前小弟老爸完成第二次的自建工程,從買地量測地質到建設公司完成設計圖.到進行招標,施工,到最後
拿到使用執照.過程實在很辛苦,因為他知道可以被偷工減料的過程,還有設計圖面不夠細,工班隨時可能隨便
混過去,板模工只想早點拆模領錢,綁鋼筋的間距與鋼筋粗細問題,泥水車灌漿會不會加太多水,有沒有適當搗
實,水電配的管線材質及粗細與位置問題,冷熱水管路是否通暢,只能說是全心全力目不轉睛的釘,最後才蓋出
符合他期望的房子,也搞得他老人家身體調養好一陣子才恢復..
完工後工頭說他這個案子賠了二百萬,但我們也較本來招標金額多給他將近一百萬了.中間一堆金錢往來的
煩人事..
另外像灌漿後的澆灌養護工作,這得完全自己來,工頭才不會理你,老爸每天得一大早從桃園跑去八德,一天澆
灌至少要五次每次一個多小時,每次灌漿就至少連續養護四,五天..
看得出來您自己是一點經驗也沒有,若家人也是如此,或沒時間去處理大大小小的事,真的..請直接買成屋吧!
就像上館子就不要進廚房釘廚師怎麼做菜一樣,眼不見為淨..
若要自己動手就不要怪煮出來的東西怎麼不像餐廳一樣好吃..
家父不是建商或相關職業,但有認識幾位朋友從事這行.
10年前的921地震,老家略有受損,當時的做法是拆掉原地重建.
約10個月左右完工.4層樓,12X坪,蓋很快也很順利.
重建過程,細節的部份我完全不清楚,當時還在外地唸書.
但各位所提到的建商,設計圖,這些因為都是家父多年好友了.
所以這部份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交給專業的去處裡就是.
也許買地自建比起買新成屋來的貴且更費心力,但必竟是自己參與規劃設計,舒適及滿意度上應該會比較高.
我是有在竹北繞過,也有在路邊看到某些空地上有插"本地出售"的牌子,
但坪數都相當大,目前還沒有看到過3-40坪左右的,也許我會再多努力找找.
所以,買地的話,大家是建議先自己在路邊找牌子,再去找仲介是嗎?
感謝各位的分享,的確比小弟想的更多更廣,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