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27.html
台、清、交大羞於告人的「卓越」秘密
交通大學的莊雅仲教授寫了一封信給校長「給交通大學校長的一封信」,孤單而無力地躺在網路上 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1603 。我知道竹北「璞玉計畫區」被徵收的農民激怒到什麼程度――更尷尬的是我聽過這個計畫中一些不堪告人的秘密。
交大主導的「璞玉計畫區」在竹北東海里,相傳是日據時代台灣兩大「御米」產區,產出的米是進貢給日本天皇的。這不是秘密,而是說明徵收這塊地需要嚴肅的理由――畢竟這是一塊有歷史意義的優質農地。但是當時主導這計畫最核心的一位教授當著我面講這是一個「炒地皮計畫」,我因為氣憤與不屑而離開現場,沒有仔細去問所謂的「炒地皮」是現在被稱為「璞玉計畫區」內理由牽強而勉強可以告人的計畫?還是周邊的「農地變建地」炒作?還是兩者皆有?我從來沒有去認真研究「璞玉計畫區」內交大校區、高鐵生醫園區的發展進度,因為我所聽到的消息從來無法讓我以為這個計畫除了搶佔校地之外還有什麼目的。
當反璞玉自救會會長幾乎快掉下眼淚地訴說著這塊土地的歷史時,旁邊一個年輕人搶進來說話:「台大更可惡,他們搶了高速公路邊一大塊地,說要設分部。結果過了十幾年,裡面都是垃圾。妳知道嗎?良田用來堆垃圾!」這塊「校區」也在竹北。
清大的「校務發展委員會」號稱「全校最高決策機構」,我在裡頭擔任過好幾屆委員。其中一屆任期內我反對徵收宜蘭的土地來當清華的校地,因為這是選舉騙局:宜蘭縣送清大一塊地, 清大口頭承諾要設分校卻說不出具體規劃,然後縣長當政績去宣布,以增加選舉連任的籌碼。清大想要拿這校地做什麼?前幾年根本沒有人在「校務發展委員會」裡討論過,近幾年有一些不曾認真過的說法。
那些年,國、民兩黨都一樣,用「設分部」為名給大學送地,當作政績騙選票。台、清、交都曾樂於配合,在這騙局中佔地,以便「說不定以後會用到」。沒有人以為參與騙局有違背「學術倫理」之嫌,沒有人想過土地被徵收的農民後來如何過活。
追求卓越所使用的手段是「向下沈淪」。為了五年五百億,為了土地,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大家只問利益,沒人想花時間討論是非。
我才55歲,要退休了。我在退休申請表上坦然寫出理由:「我所承襲的學術傳統旨在明辨是非,破除愚盲,探索社會發展之未來,培育後進,以促進社會之公共福祉,而非用以圖謀個人之名利與地位,或虛幻之世界排名。這樣的學術傳統在清華校園已日漸澆薄,培育後進與促進社會公共福祉之本務日漸乏人聞問,而「只問業績,不論手段」的各種制度與風氣則漸成主流。『不同道者,不相為謀』,個人對學術與教育所秉持之理念與既有制度漸行漸遠,希望能退休以便從事其他更能契合個人理念與心願之活動。」
每一個主管都毫無意見地簽名。是同意我對當今學術風氣的指控?還是同意「不同道者,不相為謀」,不願意再浪費時間在我身上?
我是學生心目中嚴厲的好老師(參見The Sky of Gene「愛台必讀!-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研究成果受到業界與學界的肯定,而且我熱愛教學。退休是因為阻擋不住大學的沈淪,而又恥於在這過程中身為其中一員。
寫這篇文章,我的心更沈痛:我邊寫邊斟酌措辭,生怕被台、清、交大告以「毀謗名譽」。我說的都自知是事實,只因與會時不曾錄音,就要怕被告訴。傷心的不是當年忘了錄音,而是我對台、清、交大的恐懼一如當年反新竹濕地開發案時面對黑道一樣地恐懼。
大學被社會期以「社會良知 」,被憲法賦予特殊的「學術自由」,目的是要她秉著學術良知說真話。而今,我秉著良知說真話,卻怕被代表社會良知的大學控告。什麼時候開始,大學在我心目中竟猶如黑道?
身處權力風暴核心的位置,敢說話的真的不多了
尤其最近K了 [明朝那些事兒] 對於教授這樣敢言就不得不替您捏把冷汗阿
這個叢爾小島的島民,迫於不健全的遊戲規則,每個人都有好多的不滿要發洩
到處都有弊病,只能期待有擔當有做法的人能哪天真的在其位謀其事
缺一個條件,都無法成事,也許有想法的人才吐出箴言,就被幹掉
也許好不容易爬上去,卻被利益集團綁架,導致腐敗
也許真的爬上去,也敢說敢作而被黑手集團幹掉
太多太多了,政治大概就是如此,因此真的要盼望到有能人出來真的做些事情
我想真的比登天難阿
最近至少聽到馬總統勇於拒絕國光設廠
這是一個好的消息
大家都在談GDP 談成本 談收入,卻沒去計算 台灣這片國土為了這些數字付出的環境成本,很傻,歐美 日本很聰明的不再踐踏自己的家鄉,也希望哪天台灣的企業能夠有這樣的腦袋帶領企業再次產業升級。不計環境成本追求代工利潤的後果,就是將來反噬台灣效果會更強烈。
當我們連基本的糧食與水的供應都成問題時,那一切都來不及了。
越早開始拯救環境,花的社會成本會越少。
但也不得不佩服教授的良心 在55歲了依然維持住
還能夠以此處世 了不起 真的
台灣的教育跟社會有很大的落差
出了社會 很多價值觀都再一點一滴的改變中
學校啥都教 就是不會教你活在社會
我想我到了55歲應該不一定能如此吧
了不起
台灣並不適合研究 也不適合講太多道理
因為所有的事情都牽扯了太多人事物
最後一定不會可以單純的用0跟1來分辨
除非訴諸於民意 也許還有一點機會讓正義活下來
但想想全世界應該也都是這樣了
小弟在電子業數年 看到人性的種腫 相對於母校如此 也不感意外
我也住竹北 講真的從沒覺得台大會來
但我還是喜歡這邊 因為夠安靜 夠寬 又不會太偏僻
建商的炒房 一定會自食惡果的 只是成本可能又會有一部份由小老百姓承擔吧
我沒記錯的話
當初 縣府為取得校地
一部分是用以地換地 另外還有 收購方式進行
並且 換的地"地目"應該是住宅用地
也就是說 那些拿農地給縣府的"農民"現在很多都靠著這波竹北地價 房價起飛
而成為了"大財主"
現在 重新要求台大還地
也不可能規劃成"農地"
也就是說這些人很大一部份,應該是著眼"建地"開發的利益
以地換地的利益已經實現
現在 很多地主希望是把"收購"的部份買回 讓他們能夠變成建地開發....
講真的,不管是台大 台科大 清大 交大....
這種贈地方式
都是從上到下 雨露均霑的利益分享
上從縣市長 下到農民,不都因為這些土地開發獲得大量利益....
所以 沒人去褪下這"國王的新衣"
現在的縣長,應該是沒法分享之前的利益
才會想收回...只是 台大可以捐回土地嗎?
似乎台大從沒有這樣的例子....
要追究嗎?應該從那些規劃的縣長查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