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需要再開發_竹科三期_新竹縣部分(柯子湖段、二重埔段)? 讓 tsmc或其他廠商==>蓋新廠?

本府辦理「新竹縣政府科學工業園區特定區新竹縣轄竹東鎮區段徵收委託開發案」因得標廠商廣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昌公司)因涉「偽造、變造」投標文件,經本府於102年02月22日以府地價字第1020024775號函通知廣昌公司終止雙方契約,廣昌公司爰具狀向行政法院提起「確認契約關係存在之訴」。案經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及台北最高行政法院審理後均認廣昌公司符合雙方採購契約第27條第1項第1款第1目終止契約之事由,分別於105年4月21日及105年11月30日駁回原告(廣昌公司)之訴,亦即本府與廣昌公司雙方採購契約終止確定。
有關「新竹縣政府科學工業園區特定區新竹縣轄竹東鎮區段徵收委託開發案」將由本府續行辦理後續相關開發事宜。


現在還需要再開發_竹科三期_新竹縣部分(柯子湖段、二重埔段)嗎?
台灣很多工業區,工業用地都被投資客買走了

有地的不蓋工廠,想蓋工廠的卻沒地

園區土地是國有的,只租不售,可以避免這樣情況

讓想蓋工廠的,有地可蓋



fengkkya wrote:
本府辦理「新竹縣政...(恕刪)
科技部長陳良基、高雄市長陳菊與華邦電董事長焦佑鈞25日共同舉辦記者會,宣布投資3350億元在南科高雄園區設立12吋晶圓廠。這筆百億美金的投資案是高雄10多年來最大單一投資案,產生的產業群聚效應,高雄半導體產業將更趨完整。

這塊地拖太久了,很多機會都被搶走了
華邦去高雄,台積3奈米看來就是在台南了
(中央社台北9日電)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接受彭博專訪時指出,未來台積電的擴張仍將以台灣為主,「台灣仍是我們的根據地,光以經濟考量來說,我們在台灣有新竹、台中和台南三個據點,規模很大」。

彭博今天刊登6日的專訪指出,張忠謀當年在台灣政府協助下創立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他所構建的半導體產業模式不只讓蘋果的iPhone成為可能,也創造了一個世代的企業領袖,提振了台灣經濟。

張忠謀說,台積電在台灣有新竹、台中和台南三個據點,規模很大,這幾個廠區都在通勤距離內,方便員工和工程師移動,創造了經濟規模,「我們在南京或中國大陸的其他城市不會有這樣的優勢」。


這塊地若能開發成功,也許不是台積的晶圓廠,也許是台積自己的封裝廠,就有機會在竹東
園區三期已談了30餘年,期間遇到經濟不景氣,暫停開發
還有整個計畫的中央要地方通盤檢討
來來回回30餘年過去了

我也很疑惑
都在說沒地蓋廠房,園區三期腹地300多公頃,不先行跑案,地理位置通屬於竹科,也是有一定的優勢
有興趣可上新竹縣 重要建設 :園區三期開發案 內有計劃圖

但就不用費心寫信給縣政府問園三開發進度

因為五年前問跟今天問
它都只會回:縣府積極努力的推動中,然後 謝謝您的寶貴意見





進度

目前公告到8月,至少是有在動,總比沒動的好
未來幾年,也許不止半導體會用到,也許電動車,生技...等其它產業也用的到
畢竟這邊的人才多

michael2335 wrote:
園區三期已談了30...(恕刪)
縣府網站上園區三期圖巧妙的改成頭二三四重都市計畫,不是原本的科學園區三期開發
如圖 左下才是園區三期開發位置





http://stinglee1512.pixnet.net/blog/post/78678713

好久以前的資料,規畫得好好
會加速這塊地的開發嗎?



《經濟》政院祭3措施、12作法解缺地,估增1422公頃供給
2017/11/06 10:19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行政院長賴清德今(6)日親自舉行「排除企業投資障礙之解決缺地」記者會,宣布將透過公有土地優惠釋出、民間閒置土地輔導釋出、產業用地開發與更新等3大策略、12項具體作法務實推動,預估可提供產業用地約1442公頃,可滿足廠商至2022年的1266公頃需求。

經濟部說明,目前廠商遭逢的現況問題,包括:一、囤地現象或買賣雙方地價談不攏;二、區位不符需求導致覓地不易;三、既有產業園區公共設施老舊或簡陋,廠商投資意願低;四、都會型工業區更新項目不符廠商需求。

在均衡區域產業發展、既有用地創新加值、新設園區連結在地的策略下,希望透過媒合、修法、輔導、運用前瞻計畫輔助等具體作法,目標短期(2017~2018年)能立即提供廠商設廠用地604公頃,包括北部167公頃、中部98公頃、南部260公頃、東部79公頃。

在「公有土地優惠釋出」部分,4大作法包括單一窗口媒合服務、強化媒合利用策略、運用前瞻計畫補助地方政府興闢或改善園區公共設施、協商金管會及金融機構提供廠商投資優惠金融貸款條件,預估可強化土地使用約806公頃。

「民間閒置土地輔導釋出」方面,5大作法包括產創修法增訂「罰款、拍賣」,提供專業仲介服務、協助依合理市價協商土地價格,辦理土地清查、加強以實價媒合,新設園區用地租(售)時明訂回收機制、避免閒置,以及建廠金融優惠、閒置金融控管等,預估輔導限期改善約589公頃。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強調,產創修法三讀通過的罰款、拍賣條文,對象是向「政府開發工業區」購置未開發的土地,而非民間用地。將優先輔導民間地主於2年內自行設廠或媒合租(售)使用,屆期若未完成將裁罰並限期改善,最後未改善才會施以強制拍賣手段。

「產業用地開發與更新」部分,則包括運用前瞻計畫補助地方政府設置在地型園區、提供合理價格的設廠用地,輔導地方政府及民間依實際產業需求開發新產業園區,以及研擬都市型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預計新園區提供用地約519公頃、新增樓地板面積約45萬坪。

經濟部預估,目標短期(2017~2018年)提供604公頃供地,中期(2019~2020年)提供441公頃供地,長期(2021~2022年)提供397公頃供地,合計估可提供產業用地約1442公頃,可滿足廠商至2022年的1266公頃新增產業用地需求。
**********************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為讓更多大型企業把台灣當基地,對科學園區將採取兩大策略,除擴展新科學園區外,要將低耗水耗電的創新產業拉進來,盼10年後的爆發力道讓台灣永續發展。
竹東這塊少掉的商機,應也不少


2017-11-16 03:06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進入二階環評實質審查,不過此案從動土迄今「空轉」八年,據中科管理局統計,包括友達、和大、新纖、燁鋒等大廠因等不及,已陸續退出投資行列,核准入區廠商一度達20家,現在只剩14家左右,數千億元商機擦身而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