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宗翰/竹南報導〕縣府去年七月和建設公司簽訂「竹南鎮崎頂產業園區」開發計畫,讓不少世代在崎頂租借國有地耕作的農民人心惶惶,不知道土地何時要被徵收,要求縣府說清楚。
黃智群表示,隨著台積電、嬌聯公司等大廠即將進駐,「崎頂產業園區」開發後,形成群聚效應,加速光電產業的發展。
生於斯長於斯,記得剛出社會時,由於自己是個戀土的人,本想在本地找個工作在本地發展,但苗栗根本沒個像樣的公司與工作機會,只好往台北或是最近的新竹尋覓工作機會。
但自從這十年來,竹南科學園區在苗栗設立後,情況改變了,聽到、知道、看到了,多了好多周遭許多親朋、好友、鄰居、認識與不認識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都能留在本地工作了,而且同時吸引了好多外地縣市的朋友到苗栗(包含十幾年前在外縣市共事的同事,大學的同學.....)
想到後代子孫不用像從前的我們離鄉背井的到外地討生活,對於政府任何利於本地發展或增加工作機會的開發,基本我都是舉雙手贊成的。
pdss wrote:
奇怪了...崎頂產業...(恕刪)
+1
小時候爸爸在苗栗工作
但我15歲就離開苗栗了..
也因為努力,賺了好幾間房都在所謂的天龍國
不過我真正的老家在新竹
搬回來新竹幾年後
深思了一個問題
如果小時候我就住新竹..我應該是不會離開家鄉
因為新竹跟台北的落差確實不大
生老病死一切的一切可以在地化
反觀苗栗實在太落後(我9成的同學都不在苗栗,外地工作)
讓我們這些人去搶北部人的住所
搶是難聽當然也得有實力
若時光回流
當地就滿足了這一切
確實不用北上去爭地..房價要漲的機會自然也少
收入不少.房價不高.自然有能力生小孩
看到最近一堆人反大埔反建設,只愛大自然
撇開溝通落差該檢討
但實在來說..當地有工作
不也幫了年輕人嗎..
無論是台北或是苗栗的年輕人
大埔產業區只有26公頃
崎頂 不到50公頃
工業區很多空地 不整合 這個政府才需要徵收
銅鑼園區 200公頃為開發
新竹科學園區五個所屬園區之中,銅鑼、龍潭兩個園區生弊案、竹南園區鬧爭議,五個園區卻有三個園區在土地的取得上出狀況,三個問題園區當中兩個在苗栗縣,這說明了甚麼?說明了這些弊案爭議後面藏有金錢的誘惑啊!
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含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告訴我們,竹南園區2010年短絀26萬元、2011-2012年才僅僅分別餘絀1千萬元及7百50萬元。銅鑼園區連續三年短絀計達3億4千2百萬元,龍潭園區2010年短絀11億2千萬、2011-2012年個別餘絀4千9百萬元及6千6百萬元。
決算數字點出訊息,廠商進駐園區的家數不僅是假性需求,也是個假設性需求。從財務觀點來說,這些園區的開發都是收入不抵支出的賠錢買賣,園區標準廠房閒置率必然不低,這瘦了政府的荷包,又到底肥了誰呢?
台灣科學園區土地閒置率: 20.99%(銅鑼高達83.97%、高雄47.48%、虎尾47.43%)
台灣科學園區廠房閒置率: 23.3%(竹南42.11%、臺中40%、臺南42.36%)
工業區閒置面積:6867公頃
中部科學園區閒置率:
銅鑼園區(苗栗銅鑼)土地閒置率84%
中科一期(台中西屯、大雅)廠房閒置率40%
中科二期(雲林虎尾)土地閒置率47%
中台灣蚊子園區警戒範圍:
andk wrote:
台灣科學園區土地閒置率: 20.99%(銅鑼高達83.97%、高雄47.48%、虎尾47.43%)
台灣科學園區廠房閒置率: 23.3%(竹南42.11%、臺中40%、臺南42.36%)
工業區閒置面積:6867公頃
幫你寫出出處
根據審計部〈98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和〈99年的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
至99年為止,科學園區的土地閒置率高達20.99%
(其中銅鑼、高雄、與虎尾更各有83.97%、47.48%、47.43%的閒置率),
而且科學園區廠房閒置率也高達23.3%(其中竹南42.11%、臺中40%、臺南42.36%) 。
因而在報告中明確指出科學園區「閒置未用,亟待加強招商使用」、
「土地與廠房仍有閒置,園區資產運用效能低」。
又看到一個拿 98 99年數據來當宣傳的
人生就該好好的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