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藍線 現階段造價是20億~~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你可以去查查..BR...(恕刪)


睡覺了
明天再起來打你的臉!
吃油超過兩倍多,保養費用四倍多,維修天價的叫作省?

ShangLai wrote:
至於說到「因車體較窄(與中高運量車輛相比)造成乘客移動困難所耗費的時間」,我從未遇到過,因為我遇到的常常是連走廊都站滿了人,所以只能在門口附近一直擠擠擠...

你這句話不就在自打嘴巴?!
就是因為車內走廊都站滿了人,所以車外的人是不是很難進去
在前面那位乘客努力擠上車前,下位乘客不就是利用時間先刷好卡了嗎?
以此類推 現行搭乘普通公車看到的就是這樣居多
所以尖峰時刻車外刷卡的優勢可以說是沒有

你也不用再那爭論307幾分鐘一班, 幾台車連起來
人家的運量清清楚楚的攤在那, 一年營收幾億就是清清楚楚
不需要模糊焦點

我文末也說了
如果台灣大道以307架構,搭配"整併公車路線與專用道"(沒有多種公車路線一起擠的問題)
而沒有像現在BRT要加蓋站體 電子閘門 與剛性路面等等
或許能夠只花少少的錢(改裝公車, 估計不須五億) 達到與BRT相同的運量
這才是MRT藍線前置作業(展現台灣大道潛在運量)該做的事,沒有其他浪費(公車可以改其他線繼續使用)
A7R II +愛好開車的人

tslee502 wrote:
不用講這麼多免費的理由
你比運量總是要客觀
不是只提對BRT有利的數字

你說造價便宜只是愛高捷
換提到更便宜運量更大的307你還敢如此嗎

既然BRT的目的就是培養運輸人口
也不用出國考察,台北就有例子
為何不讓台中現有發展快速的公車系統加以改良
以307模式加上整併公車路線加上專用道(只走單一路線公車)的觀念
用在現行BRT路線
我相信除了專用道造成稍微不便以外
不會有像現在的困境

要展現台灣大道的潛在運量
不需要花20億以上的BRT


307的例子是因為它在雙北(佔了全國1/3人口),才會有這樣的運量。

台灣大道雖塞,雖然車多,但都是局部性的,沒辦法像307一樣,找出一條來回48公里都是人口如此稠密的地方,設下來回106個站。

所以,307的例子很難套用到台中的台灣大道。反倒是人口數差不多的高雄市,拿來與台中比會比較適合。

但即使人口/站數目不如雙北,台中的藍線BRT仍然讓人刮目相看,11月的日平均運量已達5萬人以上,12月應該還會有更高的數字.....

另外,還有些數字是運量看不到的,那就是車行速度,要與一般車一起塞的307(就算在南京東路,也要與其他公車一起塞專用道),尖峰時間的車行速度不可能比得上BRT。對於以機車為主的台中市民來說,這點非常重要......


u82232016 wrote:
50張白報紙和一支麥克筆可以幹到的事
有人花了二十億,五年時間
還說這樣叫划算?????

我服了這些可以睜眼說瞎話的人們!!!!

忘了說
有建設就有油水!!三千七百萬的電腦!!
希望一百天後的"有感"
裏面包括有人進看守所!!


有沒有人謀不臧,這點檢調會查,林市長也會用力去查,這點應該不用你我操心。

至於說到划算,那是與高捷相比,當然比不上307省錢,不過307在雙北,人口密集,來回106個站,這點本來台中就沒什麼公共交通工具比得上,但BRT硬是將兩者差距縮小。個人相信,在海線延伸線與行控中心完工後,還有可能會超過307。

何不耐心等候,看看BRT可預成長到什麼地步?
ShangLai wrote:
307的例子是因為它...(恕刪)

你應該有在學太極拳.....
請看清楚
我這幾篇寫的都是講用307架構(單節公車)
跑現在BRT路線 有單一專用道(沒其他公車能跑)
但是沒有蓋特殊車站 不用閘門 不用車外刷卡 不用挖路遷管線 不用剛性路面
這樣運量不會比BRT少
對照所需經費更是天差地別
A7R II +愛好開車的人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你可以去查查..BR...(恕刪)


現在BRT公車是50台

1.BRT公車司機薪水要比較高, 因為是聯結車駕照

2.一台BRT公車由號差不多就是兩台一般公車油耗

3.保養有待時間證明

印象之前新聞說307建置成本是一億多
A7R II +愛好開車的人

tslee502 wrote:
你應該有在學太極拳.....
請看清楚
我這幾天寫的都是講用307架構(單節公車)
跑現在BRT路線 有單一專用道(沒其他公車能跑)
但是沒有蓋特殊車站 不用閘門 不用車外刷卡 不用挖路遷管線 不用剛性路面
這樣運量不會比BRT少
對照所需經費更是天差地別


終於了解你在說什麼了,你該說清楚一點的.....

的確,不用雙節公車,不用封閉站體,不用車外收票,可以省不少錢,但是,目前BRT排隊上車的情況只會更嚴重,我就遇過幾次,司機直接跟我們說,請坐下班車.....因為擠不上去了....

這種事情只要遇到幾次,許多人就會打退堂鼓,回去騎機車了,這對培養台中的大眾運輸人口是不太有利的。

而且,BRT還有一個法寶,就是行控中心,等到行控中心完成,如果公車還因為上車緩慢而造成回堵,行控中心是無能為力的.....唯有各班車在車站的停留時間夠短,行控中心才有更多的彈性來調度車輛。

另外,還有號誌控制的部分,如果用數量較多的單節公車來取代雙節公車,那為了這種公車延長的綠燈秒數會讓橫向車輛抓狂,尤其形成公車一條龍時......能夠單一車輛就有最大運量,對於號誌控制也有些許好處。

tslee502 wrote:
現在BRT公車是50台

1.BRT公車司機薪水要比較高, 因為是聯結車駕照

2.一台BRT公車由號差不多就是兩台一般公車油耗

3.保養有待時間證明

印象之前新聞說307建置成本是一億多


不過,307有來回106站,停停走走的結果,油耗應該是比台中的BRT還難看,但可以賺到運量(因為站數多)。

基本上,要拿公車的運量來比BRT,307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應該把其他公車路線也拿來比,尤其是拿人口數與台中差不多的地方來比,可能數據才能比較精確。

不過,307的運量倒是可以作為台中BRT的一個目標,我相信在配套做好的情況下,台中BRT的運量有機會超過307。

tslee502 wrote:
現在BRT公車是50台

1.BRT公車司機薪水要比較高, 因為是聯結車駕照

2.一台BRT公車由號差不多就是兩台一般公車油耗

3.保養有待時間證明

印象之前新聞說307建置成本是一億多 /blockquote>


你這樣問他,太深奧了,他看不懂啦!

我會這樣問:
台中的BRT車輛全部換成307公車的車輛,只有專用道,沒有豪華站體,沒有捷運等級的機電設備,不需要行控中心,不需要站外收費,不需要閘門,能不能達到現在的運量?

ansonhsu wrote:
你這樣問他,太深奧了,他看不懂啦!

我會這樣問:
台中的BRT車輛全部換成307公車的車輛,只有專用道,沒有豪華站體,沒有捷運等級的機電設備,不需要行控中心,不需要站外收費,不需要閘門,能不能達到現在的運量?


個人認為,不會。

因為,現在的BRT就常常會有一班排不上,要等下班或是下下班才坐得上去的情況,如果用一般公車,這種情況會更嚴重(單節公車能載的人更少)。

另外,沒有了車外收費,上車排隊時間只會更多,不會更少,但為了達到相同運量,又得派更多的車子出來,於是,公車一條龍的情況就會一再出現......

最糟的情況是,尖峰時段,公車一條龍過去了,你還擠不上公車.....之前在秋紅谷站,就發生過,一連兩班都擠不上去,第三班來才擠上去的窘況,若是改成一般單節公車,這種狀況只會更嚴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