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BRT若照世界標準評比應為「銀牌級」??

wxes9150103 wrote:
忘了在哪篇文看到一...(恕刪)

嚴格來說, 這段路並非 正式 的 BRT, 只是公車專用道的升級版
這是 Q52/Q53 LTD bus (Limited-stop service) 的沿伸路線

MTA 的 Select Bus Service (SBS) 是 紐約版 BRT 的名稱 ,SBS包含許多BRT的精神及構成元素,但和正式 BRT 的教案不是完全相符,所以自稱為SBS,而不是 BRT

SBS目前有 7線, 包括
B44: Williamsburg – Sheepshead Bay
Bx12: Inwood – Bay Plaza
Bx41: The Hub – Williamsbridge
M15: East Harlem – South Ferry
M34/M34A: West Side, then –
M34: East Side
M34A: Waterside Plaza
M60: Upper West Side – LaGuardia Airport
S79 Staten Island Mall – Bay Ridge
Woodhaven/Cross Bay Blvd 的Q52/Q53, 是未來計劃的第8線SBS

上面 ITDP 的標準也說,Busway Alignment 車道評分低於4分者, 是不能定義為 BRT

此種 Curbside bus lanes in the mainline roadway ,此種車道評分只3分
https://www.itdp.org/library/standards-and-guides/the-bus-rapid-transit-standard/what-is-brt/
只有 Woodhaven Blvd 這一段採取 Main road bus lanes 主線車道(快車道)最外側
在此段的北方銜接自 Roosevelt Av / Broadway Av, 是沒有公車專用道的

在此段南方的 Cross Bay Blvd (north of 165 Av)
又採取 Offset bus lanes 專用道緊靠於人行道

http://www.nyc.gov/html/brt/downloads/pdf/2015-03-woodhaven-sbs.pdf

在17頁, 報告自承, 第三案的車道置中, 對於Q52/Q53公車行車時間,(可節省42%),遠比第二案設於快車道最外側(只節省28%)佳, 第三案較佳? 最後卻是第二案出線中選?

這個計劃尚未成形, 台中仍然是唯一, 把BRT設於快車道最外側的例外
hgw0321 wrote:
所以要將快慢車道間...(恕刪)

lnln不敢啦,況且人家紐約外面是給人家暫停跟停車根轉彎用的,台灣慢車道一堆公車跟汽車還有機車
還是乖乖得維持brt專用道,別改成不倫不類的公車專用道.要改成美國那種混合專用道可以,中港路就不要禁行機車,我可不想有時候騎中港路還要閃三寶汽車
筆者已經看過評分表,針對藍線簡易評分結果為37分
也就是說台中雖然符合BRT定義,但只是普通等級

普通等級不是不好,但應該精益求精:
搭配未來路網以及短期相關改善,筆者估算可以抵達55~60分(銅牌等級)
搭配長期交通狀況改善,有機會進入銀牌等級,自己預估是64~68分(銅牌前段)


本次針對藍線評分,分數難以再輕易往上,硬體設施大多定案難以更改
sss89229 wrote:
筆者已經看過評分表,針對藍線簡易評分結果為37分
也就是說台中雖然符合BRT定義,但只是普通等級
...(恕刪)

ITDP 對於BRT有7個標準, 它對於 New York 的評分只有35分, 認定為 Not BRT
BRT Standard Score: 35
BRT Standard Tier: Not BRT
在第47頁
https://www.itdp.org/wp-content/uploads/2014/07/20110526ITDP_USBRT_Report-LR.pdf

此種 Curbside bus lanes in the mainline roadway ,此種車道評分只有3分

Busway Alignment 車道評分低於4分者, 是不能定義為 BRT


台中這種車道配置 ,和紐約woodheaven一樣, 以ITDP的標準,是不能定義為 BRT
是屬於 BRT Creep

這篇討論很精彩啊 !

怎麼會沉下去呢?

是 沉沒法則 嗎 ?
德國賓士 BRT公車
設計在馬路中央

台中怪異BRT失敗公車專用道
不是中港路中央
不是中港路旁邊

台中BRT失敗公車專用道是怪異設計在中港路快車道與慢車道中間

dailoan wrote:
德國賓士 BRT公車...(恕刪)


如果台灣大道上的BRT車道,照德國BRT車道這樣做,必須要將專用道與快車道阻隔,車道更限縮,勢必被更多民眾罵翻。
終於知道為何臺中BRT車道原設計在中間,後來改在外側這樣設置了!台灣大道和國外的車道相比,還真的是不夠寬。
dailoan wrote:
德國賓士 BRT公車
設計在馬路中央
台中怪異BRT失敗公車專用道
不是中港路中央
不是中港路旁邊
台中BRT失敗公車專用道是怪異設計在中港路快車道與慢車道中間


"成功"的標準是什麼呢????
要先定義清楚吧!!!

台中BRT 為什麼不是難路中央
這點有影響到效率沒錯
但那是有原因的
討論很多次了
其中之一就是中央以後的規劃是要蓋MRT的
您也很清楚

別人再提那是他不了解
你看了那麼多次還拿這點當
"成功" 的標準就很奇怪了


另外台中BRT的大陸製雙截車是 1200左右吧
賓士一台請教一下是多少錢呢???
開樓的都跑了 ~

後來都不來了 ....

跑到得銀牌 ~ !!

cyt7241208 wrote:
'成功'的標準是什...(恕刪)


德國的賓士BRT多少錢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台中的中國BRT車故障率很高
原廠還沒保固
要靠民間保養廠殺肉來修
這個標案當初不知如何開標的
如果站體不改幾乎就只能繼續買同款車
不管是當純BRT用還是混合公車用
但這種品質的車誰還敢繼續買下去
現在改站體 讓其他形式公車也能靠站也是不被目前這種車款綁死的解法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