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BRT 與 台北捷運?


sdttgod wrote:
先說BRT跟捷運是完...(恕刪)


不用跟台北捷運比了
台北BRT (307) 完勝 台中BRT
一次來三台~乘客自由選



(照片截取自專屬公車的空間部落格)

R390 GT1 原來我老婆才是老板™,特休天數=∞

lkj33hgt wrote:
不用跟台北捷運比了台...(恕刪)


還不是因為已經有"台北捷運"了,要是現在台北沒捷運網,結果還是跟現在台中一樣。台中這都只是開始而已,說不定未來台中捷運會增加一條。
北北基桃 總人口數近 千萬人

雙北用了非常多年 的公車

培養公眾運輸使用人數

BRT如果能培養出足夠的使用人口

改成MRT也是可行

但是總想著 一步登天

不管多少人用 就知道要砸大錢 做最好的

台灣挖到石油了是嗎??????????
BRT要類比的是台北不知道已經弄好多久的公車專用道吧
有人會覺得家附近多了一條公車專用道很厲害嗎
基本上就算是現行的台北捷運路網還是沒有相當密集
不可能每個人家裡附近都有捷運站
所以公車就扮演很重要的轉乘輔助角色
但BRT現在是反其道而行
把BRT當成主體....把其他重疊路線的公車砍掉
讓所有人都往這邊擠營造使用率很高的表象
說老實話個人是覺得還蠻奇妙的....
sdttgod wrote:
可是在01上都是一堆人在炮brt車站成本要800萬,竟然沒人在說北捷1公里50億有問題?


北捷不是鑽地走地下,就是建高架橋,而台中BRT是在現有馬路上,這成本能相比嗎?

北捷有些路線建設,還要徵地. 你知道台北市/新北市一坪地要多少錢?
台中BRT一寸地也不用徵收.

把台中BRT與台北MRT的建造成本拿來相比,完全沒有任何同質性可相比.

linyichun wrote:
BRT用現有的公路、分隔島做基礎,建構的費用雖然比較便宜,但是會有非系統造成的阻塞風險。
捷運(不管台北、台中、高雄)是蓋新的專用軌道跟車站,建構的費用較貴,不管是軌道或車站都是要挖地下或架高,但是不太有非系統造成的阻塞風險


唯有體驗過BRT,批評才有價值,否則一切都是口水。本此初衷,今花了一千多大洋,坐捷運,搭高鐵,轉火車,終於從台北來到台中,實際體驗及感受這域市(也是台灣)的新運具。路線從台中火車站至東海大學,沿途上下車數次,以下是小弟的觀察:
優點:1簡單明瞭:來台中無數次的我,第一次如此輕鬆的看著路線圖,便能到達我想去的點,對觀光客而言,真是太友善了(真遇到不少外國人)。
2.舒適:比不上MRT,但比一般公車舒適多了,不像傳統公車有惱人的轟隆隆的聲響及震動。
3.站體有設計感:一個讓視覺感到舒適卻又不會對路面造成壓迫的站體,相信是設計者在實用與美觀中已取得巧妙的平衡。
4.便利:平均6分鐘的時間,再也不會有錯過公車,下班不知要等到何時的遺憾。
缺點:1站體尚未完工:搭乘的幾站,都還見到工人在收尾,這未免也太沒效率。
2刷卡感應過慢:這未來會是正式管運的大問題。
3班距管控不佳:看到數次連二班一起進站。
4司機素質不齊:超有禮貌者有之;一副不耐煩臉色亦有之。
結論:BRT是公車的身體,但注入捷運的靈魂,它的優點,不是一般公車能及。期待號制優先系統能儘早啟用及班距能加密,個人相信它在台中會是市民的好朋友。
以上
bobbyhsu wrote:放一下馬後炮~~~強烈建議BRT高架化,高架化後一條要花36億,但是還是比MRT便宜很多,又可以減輕適用路的負擔


如果全程高架化,36億是蓋不出來的。部份高架化還有一點可能,但可能只有幾個路口.....

ShangLai wrote:
如果全程高架化,36...(恕刪)


只有幾個路口高架化...巨雷山嗎?

搖擺天秤 wrote:cooldu13 wrote:說真的,拿BRT的錢來補助台中市公車全線免費,會不會比較有效益。少開車,少騎車,多坐大眾交通工具,自然路上的車就少了。公車真的沒辦法 "完全" 解決一個城市的大眾運輸最主要的關鍵是複雜,其它的還不說你要從 A 點坐到 B 點,在公車站看落落長的公車號碼及站名有可能公車站有 10 個號碼的公車會進站,可以到目的地的有 7 個號碼你能很快搞清楚要坐哪一號公車?再來公車到站,你能看清楚是哪一號的公車進站每台車的車號都不同,不同公司的車型、顏色也不同然後短短時間內就知道到站的公車是你要的號碼,你可以坐上去?又每條公車路線都不同,你可以搞清楚什麼候該下站?這些資訊在短短的等公車時間,小小的公車站都要搞清楚除了固定路線的上班族和學生我不相信有人可以很自在的坐公車悠遊在城市中更別提外國人或是年紀大一點的長者了一個彰化火車站,北上也只分海線山線兩個路線就可以讓一堆人可以坐錯車了對比起公車複雜百倍的車號路網,真的適合當主要的大眾運輸工具嗎?也許最近很多人都會說公車整合就好整合...(恕刪)


看到你的回文後都沒人敢再回了。
老實說去完歐洲後會發現台灣很多地方不太適合大眾交通工具,除了像大台北這種過度飽和的都市,其他其實都不適合。

因為看完大家的回文都是在說brt很糟,
1,我騎機車變得危險麻煩。
2,我開車變得更擠更塞。

所以沒有真的人有搭大眾運輸的需求,因為大家還是會選機車或汽車。
人們根本想法和教育問題。
機車太方便了,除非要做個超舒適的捷運不然我為何不騎車,沒有棚子,那我騎車也是一樣淋雨有差嗎?

反觀歐洲國家,沒有人在騎車,汽車也不全然方便,能夠移動的工具就是走路和大眾運輸,也因為路上交通秩序很好,公車都能有效的準時抵達各站。

看來在人人要有一台機車觀念的國家,要執行大眾運輸計畫,真的不容易。

怎麼不說說高捷一公里花多少錢,然後到現在有沒有賺錢?
台北捷運一公里很貴,SO??新北+台北市人口數有多少??
那要不要叫上海地鐵拆掉,也來弄個整個都市都是我的BRT看看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