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藍線 現階段造價是20億~~


ShangLai wrote:
我也有說到前後門都有刷卡機的情況下,可以節省不少時間,但花費會更高
不過,三車門的單節公車,我的確沒看過,就當我孤陋寡聞吧!

更高?現在一台公車雙車門雙刷卡機不就是基本配備嗎?
三車門的話頂多只是多一刷卡機,我是不清楚一台刷卡機的價格,不過應該不是天價到不能接受吧.
或許直接查有引進的三車門公車價格比較實在.
三車門的台中35路公車



ShangLai wrote:
連現在的雙節BRT,都無法紓解台中車站的人龍

你講的這句話就是我認為不需要在藍線蓋回收率低BRT車站原因.
因為也不夠藍線潛在運量, 之前舉例的ABT系統也不夠, 但是花費比BRT少,回收率超高.
將來台灣大道有其他高運量大眾運輸時候,專用道可能回收成一般公車專用道,不需要BRT封閉式車站, 所以蓋ABT系統不用擔心車站回收問題.
加上單雙節混和行駛更有彈性:
雙節跑全程(車站到靜宜),
單節跑運量高的車站到秋紅谷(因為涉及在台灣大道迴轉,所以單節方便).



ShangLai wrote:
另外,BRT本來就適合各種地方,包括台灣大道

我應該也問不少次了:
台中還有那裡的路還適合蓋要占用四線道的BRT呢?
包含之前規劃的六線都很適合?
A7R II +愛好開車的人
tslee502 wrote:
更高?現在一台公車雙...(恕刪)

其他線的BRT可以改成在路中央,車站設一個。
台灣大道一邊一個車站是使用原本的分隔島空間,並非另外佔用兩個車道。
崇德路,中清路,五權路都能設BRT,車道一樣不縮減,將路邊停車格塗消就可以,同時禁止左轉。台北許多道路就是這樣。別說這樣行不通,或是生意會不好做,有了BRT沿線生意只會更好!
tslee502 wrote:
更高?現在一台公車雙...(恕刪)

台中市現在馬路利用效率很差,一樣路幅的馬路,台北一分鐘若可通過100台車,台中大概只能通過50台。為什麼會這樣?路邊違停占道,左轉車回堵,一堆人慢慢開當大隊長,機車亂鑽,公車切進切出。舉中清路做例子,原本30米寬的路幅,若是BRT含車站占了約12公尺,還是有18公尺可以做汽車道,規劃成兩邊各兩車道及一機車道綽綽有餘,既不影響原本車流,也能讓道路利用效率更高(知道沒停車格不會在那慢慢繞或等人停車,有了BRT讓公車退出中清路,因為有BRT及全線禁停所以違停大幅減少,禁止左轉所以不會回堵)。在諸多因素改善下,台中的馬路利用效率就能大幅改善,沿路商家也能因BRT受惠!
一樣的情形在同樣30米的五權路及崇德路同樣適用!
以下為台中市道路寬度一覽表:

12線道(約80米):環中路

10線道(約60米):台灣大道.市政路

6線道(約40米):文心路.文心南路.軍福路.惠中路.太原路.興大路.雙十路

4線道(有中央分隔島,約30米):忠明路.忠明南路.進化北路.進化路.建成路.南平路.五權路.五權南路.五權西路.國光路.復興路.公益路.三民路.三民西路.東光路.錦南街.精武路.崇德路.大雅路.中清路.松竹路.北屯路.青海路.福科路.河南路.市政北一路.市政北七路.建國路.建國北路.山西路
-------------------------------------------------------------------------------
4線道(無中央分隔島,約20米):英才路.林森路.明權路.台中路.明德街.美村路.東興路.漢口路.大墩路.大墩南路.工學路.美村南路.惠來路.安和路.忠勇路.永福路.工業區一路.玉門路.東大路.中正路.公園路.自由路.南京路.大城街.向上路.西屯路.福星路.福星北路.學士路.敦化路.軍功路.振興路.朝馬路.永春路.永春東路.永春南路.五權五街.高工路

原本4線道30米的道路,只要將路邊停車格塗銷,再搭配禁止左轉,一樣可以全線4線道再加上兩條BRT專用道,附贈一個中央雙向車站.簡單講,分隔線以上的都可以做雙向專用道BRT!
有些人會問那為什麼台灣大道有部分路段因BRT縮減了(民權路到五權路這一段),主要是因為台灣大道為林蔭大道(BLVD.),所以須保留快慢車道分隔島甚至植栽.相對的,上述30米道路本來就沒有快慢車道的植栽,用了BRT後差異不大,某程度而言更易搭建BRT!

getz9825 wrote:
以下為台中市道路寬度...(恕刪)


不管如何難處理的都是停車格被劃掉的延路居民

lordkikuko wrote:
不管如何難處理的都是...(恕刪)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去看看雙北的重要幹道,都是這麼做,不這麼做,路就這麼大條,不可能拆房子,再做拓寬馬路,台北忠孝東路曾經幹過拆房子,拓寬馬路這件事,以現在拆人家房子,就能捅出著麼大樓子(苗栗縣),誰還敢幹這種事?雙北汽機車要找停車位,不是停車場,就是巷弄,不然就不要買車,搭大眾運輸工具上班,台中要解決ˋ交通問題,勢必要跟進這麼做,馬路就這麼大條,不可能在變大了,台北市是禁止左轉,新北是重要道路禁止左轉,要左轉怎麼辦?到小巷子轉一圈,就能左轉
getz9825 wrote:
其他線的BRT可以改...(恕刪)

這個之前就討論到爛了...
站體做在路中央有兩個問題...
一個是照目前法規, BRT只能右方開車門, 所以必須要逆向行車(反正都專用道了, 這個好解決)
另一個就是不用再肖想MRT了, 因為無論高架或地下化, 沿線都要圍起來施工

還有, 龍龍的LRT照建築安全規範... 也是要圍起來施工的

反正蓋這種公共交通建設, 其目的講白了就是要逼開自小客的人不要開車
現在藍線就被炮的體無完膚, 未來其他的就呵呵了...
工廠苦命人の沒力人生... Orz
過期的礦泉水 wrote:
這個之前就討論到爛了...(恕刪)


這個問題早就討論到爛了
車站放中間的問題就差左邊開門右邊開門,說穿了就是紙上作業問題
其實並不是懶到連打幾分公文都懶得打
而是中間就牽涉到移動管線問題
對外的說法是留待MRT施工空間
在我看來是拖褲子放屁

三五十年後
這些雙節公車,公車站,灰塵渣渣都不知道清到哪個垃圾場了

比起在台北一個晚上就完成的東西
咱們台中重新鋪個柏油,劃上藍漆花了整整兩年

經費差了十萬八千里
直到現在
為什麼重新鋪個柏油,劃個藍漆,要花上數億的經費的原因
仍然像埋鐵達尼號的海溝
深不見底!



u82232016 wrote:
這個問題早就討論到爛...(恕刪)


BRT說穿了就是公車專用道的加強版,車子要不要設計左側開門,你可以實際走一趟台北,看看設計在路中間的專用道,看公車專用的使用狀況,再來下定論也不遲,再者專用道都是公車在走,如果你有看過2002左右,使用過的專用道,柏油路上跑出兩條凹陷的車痕,你就會知道,公車使用的專用道,柏油路厚度跟一般路面是不一樣的,有看過再來指責BRT藍線也不遲,再者議會都有資料可以找的到,柏油鋪多厚,需要多少材料經費,施工費用,都有紀錄說明,沒這些紀錄,工程是無法驗收的,誰敢驗收,那個公務員可以抓去關了,所以有沒有石沉大海?不需要在這裡放話,自己去翻就知道了
我想你誤解了!

我認為現行藍線BRT(台灣大道)是有其考量的設定,站體無須再更動了!

我只是覺得其他線應該趕快動工,也不用考慮甚麼LRT/MRT,BRT就是最務實的選擇!
過期的礦泉水 wrote:
這個之前就討論到爛了...
站體做在路中央有兩個問題...
一個是照目前法規, BRT只能右方開車門, 所以必須要逆向行車(反正都專用道了, 這個好解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