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天天開車走中港路(台灣大道)的開車族對BRT的疑問

都只有討論開車開車開車

原本三線道改成2線道+BRT

有沒有比較順或者有沒有比較塞,我是不知道

我只知道

機慢車道原本2線道縮成1.5線道

外加

1.公車要擠進來
2.右轉車輛要擠進來

有人關心一下騎士的觀點嗎?以下開放討論

幻紫瞳 wrote:
我有時候真的搞不懂...(恕刪)


老胡臨選舉才搞半調子的BRT
是不對
但人民的血汗錢,
也不能說丟水裏就丟水裏

如柯P說的
五十年該怎樣來看
是不是問題的解法反而簡單了

blackhades wrote:
對於問卷調查,我也很好奇題目為什麼會這樣設計,裡面有做過BRT的人才兩成多,為什麼題目不問這些人到底有幾成是天天通勤在中港路上的? 如果這些人雖然不坐BRT,但至少他們天天在中港路上開車騎車,這份問卷我會覺得比較有參考性。

但是如果答這份問卷的人,既不坐BRT,也不是天天在中港路上通勤,那為什麼要由這些人的意見,來決定BRT的命運? 怎麼不是問天天在中港路上通勤以及天天坐BRT的人? BRT對於中港路交通的影響,難不成做不出數據? 例如有無BRT之間,中港路各路口每分鐘通過多少車輛,或是中港路沿線平均行車速度的差別之類的,如果可以提出數據BRT哪裡不好,這不是比較科學?</blockquot

你應該要知道的是,甚麼問卷拉,民調拉,都只是政治民粹行為下的一塊遮羞布而已

對這些認真你就輸了,在意識型態之下,是沒有是非,沒有民意的
唯一有的,只有當政者無畏的意志存在。


UNO666 wrote:
都只有討論開車開車...(恕刪)


台北剛有公車專用道,也是汽車在慢車道與機車爭道
但隨著捷運網慢慢完善
開車丶騎車的人減少
導向公共運輸
這問題就緩解了

一段痛是免不了的
台灣政策和建設已經變成「網軍」治國

只要討好網軍,就會被冠上「好官員」

進而就會有選票

或許這個建設有它的缺點,但一定也會有它的優點

不過網路上的人,就像樓主說的,有幾個人是天天經過的

有多少人是天天搭乘的,很多人根本不是住台中

而政治人物最想要的從頭到尾就是煽動人心而以

在台灣,各節目、媒體,會真正中正理性的探討事情真相的根本沒有

這些人物只是在操弄你、我、他罷了,而就是大多數的人愛被操弄

blackhades wrote:
我星期一到星期五上下...(恕刪)


其實對於行車順暢度 , 我的想法和你一樣 ,
自從好幾個路口禁止左轉後 , 超順的 ,
當然假日靠近百貨公司的路段還是會塞啦~ 除非把百貨公司移走吧..
以前只要遇到可左轉的路口 , 我就要準備切到中線 ,
現在靠內線開幾乎都很順 ,
也比較安全了~

fish0727 wrote:
這些人物只是在操弄你、我、他罷了,而就是大多數的人愛被操弄

是啊!
所以我都不看電視的
整串最大的問題是

沒有人願意捨棄開車去搭公車或轉乘

都市發展人口一多...路開再寬也沒用

放諸四海皆準...
小弟我是一個從兩年前 就開始 每周都必須從世貿前進中華路夜市或是繼光商圈的開車族

開車會塞車的地方~
如下
1.中港交流道過後 朝陽橋 朝富路口 河南路口 塞車

2.接近忠明南路口 塞車

3.接近五權路口 塞車

很多人因該經過這邊都會塞吧!


我個人分析我說的三個會塞車的地方

第一個 台灣大道 朝富路口 我總覺得號誌燈怪怪的
因為主線道的台灣大道 永遠秒數就是比較少 少到很可憐
當然這邊就一定塞車 往往要等好多個紅綠燈轉換 才能通行

第二個 接近忠明南路口時
三線道 轉兩線道 加上要左轉的車輛 這邊又塞住了
右線車道要往中間切 又不一定能切過去 就慢了下來

第三個 五權路口 這邊有很多車
第一 市區 本來就多紅綠燈 裡面一定塞住難通行
第二 很多車在這邊都行左轉 很多車子又等到恍神 要轉不轉

每一個人都是有優選 有的人選擇開車、騎車、搭車
需求都是不一樣的

上下班或是周末 很難遇到不塞車的情況

之前我在路邊停紅綠燈的時候 看到雙節BUS通過之時 心中萬般的##%%@@$$

但是呢 有一次 停紅綠燈之時 小弟我看到哪救人的消防車、救護車通過之時
心中想了一下 他們快速地通過塞車的路段 可以提早趕到現場

七月份要開始實施 新的措施
當然有好處
七月份過後 所有學生 都暫停上下課
上班時間會塞車的路段會減少非常的多

利用兩個月的時間進行調整

我在想一個問題 哪麼公車適不是一下要切到內側 一下要到外側車道
這樣意外是否會增加呢??

還是公車還是一樣 就只會行駛外線車道 根本不會切到內線的公車專用道


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辦法
""""下列政策有影響環境之虞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七、交通政策。

政府政策評估說明書作業規範
七、政策評估項目之評估內容,逐項說明如下:
(一)環境之涵容能力:
1、空氣:指懸浮微粒( TSP及PM)、二氧化硫(SO)、二氧化
氮(NO)、臭氧(O)、鉛(Pb)及一氧化碳(CO)等各項空氣
污染物,是否符合空氣品質標準或涵容總量。

是否要併入一起考量 是否對環境影響


swku wrote:
去比較一下中清交流...(恕刪)


中清交流道以前假日不塞?? 這以前是多久以前?
我2006年到2010年之間每週日都要從中清大雅交流道開車返北工作,
每個禮拜都是塞著一整排,而塞車原因是高速公路在這段沒辦法消化,
一路從大雅塞到豐原導致回堵到平面車道,並不是2014年7月之後才出現特殊現象。

PS.其實只要繞一下從大雅方向上交流道就不用在平面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