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BRT的建議與分析(自己體檢版之終於結束了)


ahph_gmail wrote:
恭喜開版大大 拍XX...(恕刪)


時間: 2015.3.22 5:15~11:21
目的: 二次綜合分析,希望有成果...

第二批調查原則上只調查這一次,若有需要將調查第二次

分析後考慮另開新一棟小樓,或是本棟樓繼續加高...

有待更高明人士相救BRT,有待更多知道BRT效率的大家相救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50323/579190/

現行BRT專用車道在7/8將改成公車專用道,除了現在的BRT之外,原本在台灣大道的公車也可以行駛,中市公車將延長為10公里免費。

最後還是被決定淪為公車專用道了
辛苦樓主了做了如此詳盡的分析
短視近利的市長

BRT專用道改成"優化公車道",並要從站位收費,變成車上收費。

這兩項都是BRT的優點....就這樣改掉了....

還敢說這是 結合兩項的優點???



謝謝版大很努力的分析。






還有三個月,盡情讓不知道BRT為什麼叫BRT的民眾看見

宣佈完了,可以啟用閘門跟票卡了沒?
廢掉brt
周邊建商海報全都要換掉

難怪會跳腳

看來中港路沿線房價要跌了

廢掉brt
車禍變少塞車變少
市民笑呵呵
七月開車上中港路囉
小弟不才,有幾個問題
1.為什麼專用道畫在內外側車道之間,而不是畫在馬路中間?畫在內外側車道之間勢必會在切換車道時導致多餘的車線交叉而肇生事故

2.個人認為的科技樹是這樣長的:公車→公車專用道→BRT→輕軌捷運。為考慮最終輕軌捷運的姿態,應該也是以畫在馬路中央來得好。

BRT不是錯,錯在它跟其他的用路人都犯衝.....

tifiosi wrote:
小弟不才,有幾個問題...(恕刪)



過去徵收關係,台中的分隔島擁有許多私人土地,最終選擇蓋在現在位置。另外就交通層面無論蓋在哪邊影響都很大,總之台中選擇這樣的方式確實是現行最佳解。


稍微修正一下:
BRT只和用路車犯衝,實際上BRT對於人們非常友善。尤其大大提高人流運送,最新資料也顯示每班次BRT服務95人(單向哦)!現在只欠缺有遠見的路網,更能達成人流快而廣的運送
私人土地?
雖然說最近徵收很敏感
不過徵收安全島...應該的吧

蓋在中央車道的公車專用道已有先例
升級BRT也很簡單
就算升級到輕軌也有更多國外規劃的例子可以參考
對現有車道的衝擊也很低,大部分的用路人也都容易接受吧?

畢竟再怎麼規劃,中港路也是要吸收國道一號下來的龐大車流
不考慮中港路上其他的車輛去規劃,一定會被社會衝擊搞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