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h12345 wrote:
從照片裡可以看到, 有些路段設置公車專用道跟台中的BRT專用道很像,
但, 差別是:
1. 台中BRT專用道只能BRT公車走, 其他公車走慢車道, 造成慢車道一樣塞、一樣危險, 交通局是否同意一般公車也走BRT專用道是個問題??
2. 台北公車亭很小, 台中BRT站體很大, 而且BRT站都設在路口, 阻礙了快車道切換慢車道的視線, 有可能改嗎??
3. 以台北來看, 分隔島都很小, 而且沒有路樹阻礙視線, 對於一般車輛是比較容易判斷路況, 路樹要移??
4. 台北市很多路口都是禁止左轉, 除了減少與公車交叉的風險外, 也比較不會因快車道有左轉線被阻擋, 大改, 難??
是否可以參考改善?? 就看交通局了!! 拜託不要只怪市民....
之前應該說過了很多遍,你也參與討論了很多遍,應該知道,在BRT通車後,台灣大道上的公車路線大部分都會被移開,所以慢車道塞車的問題可以得到疏緩。
另外,你應該也知道,所有公車都湧入BRT專用道的結果,就是造成專用道塞車,還不如將公車移出台灣大道才比較正確。
另外,台北也是有大分隔島、高聳路樹的道路,如仁愛路與敦化南北路,甚而中華路也有點接近,因為大分隔島與路樹是既有設施,所以公車專用道只能設在快慢車道之間,這點與台灣大道是很像的。
除非你要將分隔島與路樹都移除,但如果這麼做,會有一堆環保與愛樹團體出來抗議......
herblee wrote:
信義路的公車專用道,二年前沒把擺在道路正中間,是因為地下在挖信義線
信義線是採取明挖的方式, 上面蓋鋼板而已, 搭公車可由縫隙直視"地下三層工地"
所以中央不能設公車專用道, 只能讓一般的小車行駛
那張 "信義路公車專用道,右前方大安公園"
是二年前的google街景圖,這已經在信義線通車後,信義路公車專用道,改到正中間了 !
南京東路公車專用道, 也改到正中間了!
還有,
1.新生南路的正下方是"瑠公圳", 公車專用道的公車站,因為公車起動/煞車, 地面壓出壓痕,公車專用道路面塌陷過很多次, 所以那個公車站是鋪有鋼筋, 再灌上水泥的
2.因為仁愛/信義路是單行道,新生南路左轉和平東路的車流量很大,所以公車專用道不設在正中間
3.新生南路在通過和平東路後,因為新店/中永和過來的車流量很大,所以有對向調撥車道,所以這段是沒有公車專用道的,也無法設在正中間
公車專用道應儘量放在道路正中央, 避免車流擾動!
試想一下,如果BRT專用道設在台灣大道中央,會有什麼後果?
首先,專用道會佔用一個車道,車站還會佔用一個車道,也就是說,三車道的快車道將會剩下只有一個車道....
唯一的辦法就是拆掉快慢車道之間的分隔島以及移植其中的路樹,再生出一個車道出來.....但這樣不但花錢,也會引起環保人士與護樹團體的抗議。
因此,這種有大型分隔島+路樹的道路,設置的專用道幾乎都在快慢車道之間,如仁愛路、敦化南北路、中華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