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車體大,是否真的適合台灣現有道路? 或是道路規劃是否有符合台中道路現況與台灣用路人行車模式?
- BRT體積大我想大家都有看到,是否對於架站和行駛路線有限制!
2. 速度相較於現有巴士慢,也許較難操控。所以如果多發一班巴士是否就可以符合載運量?
- 發車兩班與BRT一班的載運量與時間
- 發車兩班與BRT一班的油耗
- 司機考照與訓練和人員規劃
3. 建造BRT相對於台中發展是否有絕對性與直接性的提升與建設? 或是只是要找個題材出來?
個人認為,BRT與台中國家歌劇院一樣對台灣都有相當不錯的指標,只是這次的開幕與通車確實是比較草率,我想新聞在報導與
追蹤上大家都可以看的到軟/硬體設備是真的沒有到位且規劃完成與建設完成,既然要做,監督到99%再來通車或開幕,我想應該
大家會給予相當的掌聲與讚美,但是倉促的完工...何必呢?!.台北市現在也有個國際賽事沒啥人要來打的大巨蛋,一樣是殘留
問題的東西!!真的希望執政者與政府官在過程中能夠認真的監督與執行,就沒有這些不太必要的酸言酸語來討論了。
PS:巴士的司機真的辛苦了,工時又長。但是我想大家批評的是政策,而不是巴士司機。..報告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