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BRT實際營運績效之個人淺見

paulgg wrote:
"一座進步的城市不是...(恕刪)

再多的數據只是理論,沒考慮到的是人性,忽略人性終究會失敗,以前去台北或高雄跑業務我會開車,因為捷運很多地方不會到,其實開高速是很累的,可是現在我尤其喜歡搭車到台北,因為捷運哪裡都有到,很方便!幾乎不用搭小黃,最棒的是還可以休息!
換個場景看台中,"目前"我絕對不會搭捷運,因為沒誘因,先想想
1.大部分的人會想的是:我住的地方根本沒連結到BRT站,為何我要先騎車或開車又或者搭公車去捷運站,而且還要寄車這樣到底是省錢?還是省時?(唯一的兩個誘因),難道寄車不用錢?,機車20汽車30一天停下來,上班的錢先被扣掉一兩百,可以騎車好幾天,轉車不麻煩?又或者花的時間比開車騎車來的短?所以現階段我只會考量兩個因素,當要去的地方好停車就開車,不好停,就騎車,因為被開單可能會更慘!
2.萬一我有下一個行程,可是還要在東轉西轉研究半天才能到,最慘的是延誤了時間最後還要花大錢搭小黃才能到,最後到底是省了錢還是省了時間,恐怕都沒有

再者,需要搭固定線路的只有兩者為大宗,固定的上班族跟學生,因為每天一定要去跟回,如果舟車勞頓的時間或金錢成本比就近租屋來的貴,自然搭的人會更少,要是能做到台北捷運這麼便宜,才會有看頭,算了一堆數據,認為塞車民眾就會改搭捷運或蓋了BRT就能大大的改善交通,這真是公務員的思維,也難怪為何百姓會對政府認為的德政無感的原因!

急就章的BRT真是該打屁股,在我看來BRT不是不可行,而是所有捷運系統還沒打造完成之前BRT只能用公車專用道來替代,不然應該注定要失敗,除非真是(走不知路:台語),因為民怨就足以使在位者坐立難安,如果想找罵挨或是想提早下台這倒是個不錯的好方法,明眼人都曉得,待捷運系統打造將近完成再把公車專用道升級成BRT,屆時連周邊人口都來搭乘,即使取消免費我看也有很多人搶著搭,為何?請自己想!
之後的收費標準也是一項重點,而且BRT停駛讓其他公車來行駛專用道應該會更混亂吧!!

BroadCast wrote:
收錢馬上空車!!!...(恕刪)


哈哈

為什麼我身邊搭brt上下班的人都說收錢之後還是會繼續搭車

自行開車/騎車上下班的成本>>>>搭brt

johnsonu0075 wrote:
再多的數據只是理論...(恕刪)


交通設施的設計,是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
不是因為你為了要搭BRT而刻意轉車來搭
你要去的地方,如果搭公車較快,你就去搭公車
如果你要去的地方有BRT,就可以搭
比較方便,也比較快
在台北有很多地方是搭公車比較方便的
如果為了要搭捷運,而去轉車
是没有這個必要的
BRT亦然!
johnsonu0075 wrote:
再多的數據只是理論,沒考慮到的是人性,忽略人性終究會失敗,以前去台北或高雄跑業務我會開車,因為捷運很多地方不會到,其實開高速是很累的,可是現在我尤其喜歡搭車到台北,因為捷運哪裡都有到,很方便!幾乎不用搭小黃,最棒的是還可以休息!
換個場景看台中,"目前"我絕對不會搭捷運,因為沒誘因,先想想
1.我住的地方根本沒連結到BRT站,為何我要先騎車或開車又或者搭公車去捷運站,而且還要寄車,是省錢?還是省時?(唯一的兩個誘因),難道寄車不用錢?轉車不麻煩?又或者花的時間比開車騎車來的短?所以現階段我只會考量兩個因素,當要去的地方好停車就開車,不好停,就騎車,因為被開單可能會更慘!
2.萬一我有下一個行程,可是還要在東轉西轉研究半天才能到,最慘的是延誤了時間最後還要花大錢搭小黃才能到,最後到底是省了錢還是省了時間,恐怕都沒有

再者,需要搭固定線路的只有兩者為大宗固定的上班族跟學生,因為每天來跟回,如果舟車勞頓的時間或金錢成本比就近租屋來的貴,自然搭的人就更少,如果能做到台北捷運這麼便宜,才有看頭,算了一堆數據,認為塞車就會改搭捷運或蓋了BRT就能改善交通,這真是公務員的思維,也難怪為何百姓會對政府認為的德政無感的原因!

急就章的BRT真是該打屁股,在我看來BRT不是不可行,而是所有捷運系統還沒打造完成之前BRT只能用公車專用道來替代,不然應該注定要失敗,除非真是(走不知路:台語),因為民怨就足以使在位者坐立難安,如果想找罵挨或是想提早下台這倒是個不錯的好方法,明眼人都曉得,待捷運系統打造將近完成再把公車專用道升級成BRT,屆時連周邊人口都來搭乘,即使取消免費我看也有很多人搶著搭,為何?請自己想!(恕刪)



要改為公車專用道也要等已經在台灣大道沿路上車的大戶安全下莊再做嘛.
人家也是滿心期待去年12月起等著在家收割,哪知台中市民不捧場,我們吃
肉您們也會喝到湯,大家其實也是生命共同體嘛,縱使您住在和平區,有一天
也會鄉漲到您家啊.
幸好大戶們深不見底的就是口袋,深蹲20年放著養蚊也要等待再起的一天.


howard.huang wrote:
哈哈
為什麼我身邊搭brt...(恕刪)


現在假日我都停遠點再搭BRT了。停車費每小時50塊100塊什麼的是小事,繞半個小時找不到位子才是大事,這很難算成本..

樓主分析有理有據,非常到位,讚!

另外有人一直提到免費才會搭乘的問題,我個人目前也常用BRT,
如果改成要收費的話,我還是會把BRT當作選項,
畢竟一個小時的停車費可能就足夠我搭1~3趟BRT了。

johnsonu0075 wrote:
再多的數據只是理論...(恕刪)

如果每個人都短視 那麼這個城市的交通就不用發展了
因為不可能交通建設同時建設 同時完成
一定是 一部分一部分完工 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改善
總是會有過渡期 眼光放長一點 心量放寬點 城市的未來會更好

我想問一下學交通理論的人, 買車只買Toyota還是也會買賓士??

一樣可以到達目的地, 是Toyota舒服還是賓士舒服?? 如果你同樣都買的起的話!!

另外, 有人提到了重點, 常常沒位子坐, 比公車還難有位子坐, 是不是乘坐不舒服的一種.

不能老是只講快, 然後什麼都可以忽略, 只求理論不重實際.

hch2006 wrote:
我想問一下學交通理...(恕刪)


大大所言有失公允~~
我以h大的比喻往下假設:

1.假設A君現在每天都必須走路往返B地,每天要跟很多人一起擠在路途上,A君從10年前就下定決心要存錢買車
2.10年後的今天終於存到台幣80萬~
3.A君這2年也積極看房準備買屋,還必須按時給父母孝親費


「終於可以實現買車的夢想了」

A君可以直接拿80萬現金買一台toyota,也可以拿80萬當頭期款,貸款買一輛400萬的賓士

「Toyota跟賓士都能一樣快速的到達B地,但賓士又高級又舒適」 A君這麼想著...


但是!!

Toyota可以馬上付款交車~賓士卻必須等貸款申請核准,還必須清查還款計畫書~需等待2年以上
就算2年後買到賓士了,後面幾年接踵而來的是本金與利息的還款,還有要準備買房的頭期款和固定的孝親費...


結論:

一樣可以快速的到達目的地,載運的容量基本上相同
同樣要準備未來可能買房的頭期款,還有現在固定的孝親費~
買Toyota可以馬上使用,買賓士需要再等2年,且後續有龐大的貸款需償還。

請問各位依財務情快理性的考量後選擇是??

以上請將Toyota= BRT, 賓士=LRT , 準備買房=正在積極推展的鐵路山海環線 , 固定的孝親費=正在建設的捷運綠線經費 代入



註:賓士車貸款申請,及準備清查還款計畫書=輕軌建設數大捷法..需依法進行可行性研究、綜合規劃、細部設計等程序,並提請交通部審核,需明確列出財務計畫...等等等,耗時必定超過2年以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