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rotMyFavorite wrote:有機車停車格就有人...(恕刪) 本文是討論停車格跟機車格在公車專用道上所能帶來的差異不是嗎為何著墨在人潮上面與商機呢應該把轉乘效應跟住戶占據停車格減少停放周轉率一起考慮才是討論的是政策,不是政黨或市長,謝謝
CarrotMyFavorite wrote:中正路上的店家也只..結果為了兌現每年9000格機車停車格的政見...(恕刪) 原來有這種政見, 難怪我家附近綠園道的人行道綠樹間最近劃設了不少機車停車格卻沒有半台機車來停車....真是表面的建設! 其實不用畫線也可停機車, 充數的建設華而不實.
nicalbaby wrote:還是你思路清楚一點多增加機車和腳踏車停車格才是正解,而且有大量人潮,商家還怕沒生意嗎 劃了機車停車格就有人潮??????騙騙小孩有用而已那條路上我實在是找不到有想去消費的店面改什麼車位都沒用的,台中除了特定地點外機車位都是空空的,很浪費的最好的改法還是公車民權進,台灣大道出原本的BRT只有仁愛醫院站,除了是地小外也應該是有要保留將來修改為民權進,台灣大道出13年前胡把大路的單行道廢掉絕對是錯的既然要廢BRT也乾脆把單行道改回來吧不過BRT真的是好物,可惜被政治化了7/8是BRT降格成公車專用道BUS+專用道+號誌控制+站外刷卡=>BRT --->台中BRTBUS+專用道+大量公車=>公車--->台北307,7/8後的幹線公車台中BRT =>420班次載5萬人幹線公車=>855班次載?萬人,人會多一倍嗎??李克聰:盼升級BRT逢甲大學運輸科學與管理學系李克聰教授建議,台北市可以把公車專用道升級成為BRT(注一),而且不管是公車專用道或是將來有機會發展成為BRT,路線都應該要與捷運相互垂直,這樣才會形成大眾運輸的交通網,必定可以提升台北市的大眾運輸使用率第二點是把台北市的公車專用道提升成為BRT,BRT的造價比捷運低,而且BRT可以設置立體月台,不管是高架還是地下月台,都可以讓民眾免去過馬路的不便,乘客也比較容易找到搭車的地點。